讼卦与需卦的卦象相互颠倒,而他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序卦传》所说:“饮食必有讼,故授之以讼。”当人人皆有需求,为了争取更多的需求,自然会产生矛盾纠纷。因此,讼便是与人产生纠纷而待人裁决,而讼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引起社会矛盾。因此,讼卦的主旨不是辨明是非讨论如何胜讼,而是要求人们做事初始就要注意理顺各种关系,从根本上杜绝讼端。
所以,讼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无讼。
讼卦的结构是下卦为坎为险,上卦为乾为健。乾健必然勇往无前,遇到坎险阻道不得前行,乾坎必然相争。从卦象看这是,乾为天健而上行,坎为水顺而向下,一者上一者下,天水相背,这便是两相背戾的争讼之相,因此卦名为讼。
虽说此卦为讼卦,但偏偏他并不是教人们怎么胜讼,而是循循善诱地以各种场景模拟和比喻来告诉我们纷争讼事并不是什么好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需要以和为贵,而不要动则争讼。
讼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只是一般人以讼胜为吉,败诉为凶。但《易》却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其所处的环境来论吉凶,如果做不到中信诚实,即便胜诉也埋下了祸根,亦是凶。
卦辞中有孚为内心诚信的意思,窒惕乃克制警惕的意思。意思是心中有不平,但也不一定非走到争讼的地步,即便迫不得已争讼,也需冷静而不过激,这样就可以得吉。且争讼毕竟是不得已之事,大可见好就收,但若事事分毫不让,得理不饶人,那么或许讼事是赢了,却输在了其他地方,或是惹上其他麻烦也说不定,不见得是好事,也有可能如入深渊而不得回转,便是《彖辞》所说的“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接下来,讼卦便以六爻为拟喻,为我们展示了陷于争讼中的众生相。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在讼卦的《彖辞》中提到喜欢滋事生讼的人多是外在刚强而内心阴险的人,因为刚而好胜且内心好占便宜的人最爱无事生讼了。因此,居于讼卦最下位的阴爻初六,显然不是好讼之人,且有退让之心。毕竟阴爻个性柔顺且居阳位,位置不正,因此即便发生了争执自己也并非全然无过。所以初六遇到了纷争,并不会坚持争到底,还会以退为进,争取在事态并没有激化的时候就尽快了结。这便是“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当冲突刚刚发生之时,尽可能避免过激的反应激化矛盾。毕竟生活中不同个体有不同需求,不同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小有摩擦争执是难免之事,有时候并不涉及是非对错,不过是个人的立场和认知不同罢了。因此,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多做纠缠,只需在事情未激化时,让双方冷静下来将事情理清言明就可以了,此时“虽有小言,其辩明也”,说清楚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后患了。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九二乃是讼卦之主,因此他的爻辞恰合卦辞的基调:止讼,避免连累无辜,造成更大的损失。
从卦辞可以看出,九二面对的是一场无法胜诉的讼事。九二与九五两阳爻处于敌应的关系上,但九五居中得正,九二虽得中未免位不正,因此这其中或许九二也有理亏之处,自然不管从内在缘由或者外在条件来看,九二都必败无疑。
因此,自知理亏,又深知若将讼事继续下去,自己必然吃亏。好在九二得中而行事得宜,因此选择及时终止了讼事,采取退让的低姿态,归逃回家,以此服软。这便是“不克讼,归而逋”。
而他这一举动不仅避免了让自己陷入必败的泥沼,也避免了牵连更多的无辜。毕竟旧时讼事,尤其世家贵族所牵连的不是个人间的纷争,而是家族派系间的残酷争斗。九二及时止讼的姿态让“其邑人三百户,无眚”。无眚便是没有灾祸,避免灾祸之意。这无疑也是及时止损,不单单为九二自身,更为了保全他身后的家族和民众,不让损失继续扩大,这何尝不是明智且眼光长远的决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在讼卦中,六三却不提及争讼的事情,而言食旧德。古语中,德者得也,六三食旧德便是安心守着过往所得,并没有争利扩张的野心,自然也就无心争讼。
且六三阴爻居阳位,阴爻本质柔顺,本就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且居阳位其位不正,也说明他的能力守住如今的所得本就有些力不从心,就更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了。在加上他目前所处的境地并不安稳,六三介于上下卦之间是个不平之时,又处在九二与九四之间,乘承皆阳爻,在两强之间夹缝求生存更需小心谨慎,以求自保,才是上策,又怎敢去争。
且六三上应上九,也是个不好应付的主,就如同《穿普拉达的女王》中那位强势的上司,若与之争不但没有胜算还会遭受损失。好在六三柔顺隐忍,不与之相争,自然讼事就无从生起,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对于六三来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只能“从上”才能得吉。
可见,在复杂的环境中,甚至群强环伺的环境中,就不要想着去扩大自己的利益,此时只需放下身段收敛锋芒,以柔韧的姿态应对险恶的环境来抱有自己既有的利益便可。在这种环境中,没有损失便是得,夫唯不争,便无人能与之争。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九四阳爻刚健,且居位不中不正,因此在讼卦中,九四便是个争强好胜,又行止不太妥当的人。不过好在他所处的是在上卦乾之初,虽不中但未过之位。因此九四虽与正应的初六挑起争执,但初六在矛盾还未激化时就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先示弱让事态不至于激化,再冷静的理清事情逻辑,将事情分辨明晰。
从初六和九四的爻位来看,都属不正,由此可见这不过是生活中的寻常小摩擦罢了,双方皆有失,也难以分辨谁是谁非,此时之需要一方小作退让,给个台阶事情自然就能揭过了。显然初六退了,此时若九四再咄咄逼人,自然就情理皆不占了,因此“不克讼,复自命”。反正争也争不下去了,不如就这初六给出的台阶,握手言和,皆大欢喜便可“渝安贞,而得吉”。
其实生活中很多小摩擦是非难解,对错难分。有时候不过是也因个人生活习惯或者立场不同而导致的误解,若因此紧咬不放,双方都咄咄逼人不肯让步,说不定便会演化为更大的争端。
九五:讼元吉。
在讼卦六爻中,唯有居尊位的九五是裁决讼事之主。
九五之所以吉,因为他居中得正,作为一个裁决讼事的审判者,他刚健中正,能够明断无私,甚至能让争讼双方息讼言和,这就是最理想的,主持公道的化身了,因此《周易》给了个“元吉”的赞誉。毕竟,对于不得已争讼的双方来说,最大的幸事莫过于遇到能无私主持公道的掌权者了。
讼卦卦辞中所说的利见大人,所见的就是九五这位中正无私的大人了。能够无偏无私,以中正的态度论断是非曲直,中而不过,正而不邪,诉讼者当然心悦诚服了。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讼卦上九居于上位,却没有实权,或则说他虽身份尊贵却并不值得受尊敬。因为如爻辞所说,以讼受服。上九是因为争强好讼,投机取巧,因此偶然得利,这样的人处高位也难以让人真心尊敬。
上九以阳爻居讼卦之极,阳爻本就阳刚好胜,上位过中且处卦极,说明上九是个喜欢咄咄逼人,争强好讼又不知悔改的人。因此他寻衅与六三相争,六三阴爻柔顺多有隐忍退让,使得上九侥幸获胜,而名利双收。
但上九投机取巧只能争得一时利益,若遇上公正无私的人来主持公道,那么之前取巧的所得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甚至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以及社死的下场,可谓是得不偿失。
以制造争端巧取豪夺获得的利益,是不值得鼓励的,随时都有可能弄巧成拙,即便一时占了上风,也没有好下场。
在生活中纠纷和矛盾时难免的,而讼卦体现的就是如何应对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智慧。
他提醒我们在面对纠纷时,应冷静,勿激化,遇强能退,得理饶人的智慧。更是提醒我们,做事初始就要注意理顺各种关系,从根本上杜绝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