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呈周(右一)正在给年轻工人做技能培训

1月15日,菏泽巨野县山东聚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总工程师王呈周被授予2024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这段时间,向他表示祝贺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很多人上前与他握手、合影。而他还是跟过去一样,还是那个与机械设备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一身灰色工装、一顶安全帽、一双劳保鞋,初心不改。

当记者追问获得这份殊荣的感受时,他谦虚地说:“2024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称号给了我,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工人群体的认可,是我们一线工人共同的荣誉,我为自己是中国工人中的一员而感到光荣。”

爱读书钻研 身残志坚用技术追逐梦想

时间回到1970年,王呈周出生于巨野县田庄镇西杨楼村。在他周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造成左腿残疾,这让本来就经济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初中一年级,我父亲因病去世,我一边读书一边帮母亲忙活责任田的庄稼,就这样一直维持到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王呈周回忆说,因为残疾,农田的体力活干不动,拉车挑担不能胜任,一心梦想学好一技之长的他进入了一家农机厂当了学徒工。

“那时候,每月工资十四、五块钱,领了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看书、买书。剩下的再给家里买点酱醋油盐,一年到头几乎剩不下钱”。王呈周说,当学徒的2900多个日日夜夜里,图书馆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都是这样一点一点从书本中寻找解决的方法,通过长期的点滴积累,理论与实践结合,才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我把别人用来打牌玩乐的时间花在阅读与学习上,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学会打牌。”王呈周笑着说,白天跟师傅学习技术,晚上就自学高中全部课程和《电动机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结构力学》等大学专业课程。

王呈周给自己定了规矩:“按照当时师傅对我们的标准要求是‘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维修、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照着这个标准努力学习,才能合格出师毕业。” 经过多年的滚打磨炼,王呈周在学徒期间不仅全面掌握了“车、铣、刨、磨”等机械加工技术,还学会了设计制造农机具。

事事有交代 “办公室”搬到生产车间一线

走进王呈周的办公室,二十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坐着四五个人,几套简易办公桌椅、一个摆满机械设备专业书籍的文件柜,把不大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

2010年2月,凭借着精湛的手艺,王呈周应聘到全国墙体材料装备龙头企业——山东聚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祥机械”)当了一名技术工。

“我们企业的大部分客户主要生产砖、瓦等墙体材料,在走访客户的时候,我了解到码坯是新型墙材生产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人工码坯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码坯不均匀,影响成品质量和产量,客户急需一种全自动码坯机。”王呈周说,2012年4月公司任命他为“全自动码坯机”研发小组组长。

为了尽快研发出新装备,王呈周坚持在一线办公,把办公室搬到生产车间,这样方便及时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和职工技术水平,搜集客户和一线工人的所思、所盼、所需,保证事事有交代。

“从王工的办公室到生产一线,就是楼上楼下不到一分钟的工夫,这缩短的时间,不光从空间距离上与企业近了,更是拉近了王工跟工人们的感情,从心里与大家贴得更紧了。”聚祥机械董事长庞守恩感慨地说。

“因为新设备涉及自动化专业,我之前接触的比较少。没有好办法,我又扎进图书馆开始‘恶补’《机械力学》《PLC控制用户编程》等自动化专业课程,查阅国外资料,带着问题和方案到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向教授、专家请教。”就这样,王呈周边学习、边设计,边请教,一次次升级改进,一次次的程序优化,终于研发成功了全自动码坯机。

现在,王呈周研发的码坯机可顶替12人的工作量,一年为用户节省人工费50多万元。2014年10月,该设备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时至今日,该产品已更新了七代,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

600多个日夜 全国首台卸砖打包机“出炉”

全自动卸砖打包机是国内墙体材料生产厂家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设备,也是墙材生产线装备中难度最大、程序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设备,国外虽有产品问世,但“水土不服”,且价格昂贵。

2018年,王呈周下决心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啃下这块硬骨头,聚祥机械成立了“全自动卸砖打包机攻关小组”,还是让王呈周亲自担任组长。

“外国人的设备出现故障停机了,只得高薪聘请外方专家来修理,却一点也不透露出了什么问题,这让国内很多墙体材料生产厂家心里觉得憋屈。”不甘心受制于人的王呈周待在办公室,蹲在电脑前,查找资料;下工厂,研究技术路线;办公桌前,设计技术方案,光图纸就绘制了30000多张,叠起来有一米多高。

经过600多个日夜的奋战,聚祥机械独自研发的全国第一台全自动卸砖打包机于2019年10月6日,在新疆阿克苏试车成功。该产品一经问世,立即轰动国内墙体材料行业,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客户纷纷前来“取经”,产品很快销往16个省(区、市),并出口吉尔吉斯斯坦、蒙古、老挝等7个国家。

“国产的全自动卸砖打包机一年能为我们节省人工费80多万元,操作更加便捷,其故障率有着大幅的降低,公司在产量、效率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重庆璧山建材厂董事长徐华说。

王呈周研发的全自动卸砖打包机,开辟了国内砖瓦等建材制品自动化卸车打包的先河。其独有的砖瓦产品的交叉码垛技术、在线编组预留叉车孔等新技术,引领了我国建材产品储运的新观念,在新型墙材全生产流程的智能制造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近两年,王呈周还参加了人工智能装备“智能清扫机器人”的设计和研发,该产品获得了山东省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菏泽市科技进步奖和菏泽市“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奖。

攻坚挑大梁 一次抢修消除0.3秒的滞后

2022年夏天,河南永城永煤集团新型建材公司用了多年的多功能砖坯编组机,在翻坯后从二号皮带至三号皮带的过渡中,砖坯偶尔出现错乱,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由于故障出现没有规律,并且机械运动非常快,找不出故障原因,难倒了现场技术人员。”临危受命的王呈周连夜驱车赶往现场,在机械旁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一边观察一边录视频,在近百次的视频回放中,终于捕捉到了两次故障的出现。

“我发现在砖坯刚刚离开二号皮带和三号皮带接触的瞬间,三号皮带的启动出现了不到0.3秒的滞后。”王呈周告诉记者,由于摩擦力不均匀,二号皮带推送的砖坯在三号皮带上出现了滑移。

砖坯错乱的原因找到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三号皮带电机不定期启动滞后?是信号线虚接?是伺服电机响应不足?还是程序指令有漏洞?王呈周习惯性地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反复检查程序指令,测量信号电缆,校核伺服电机,最后发现由于一个PLC供电的直流电源工作不稳定,造成外部电网的脉冲电压干扰串入控制器。当他解决完问题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10点了 。

正如王呈周办公桌上写的那句座右铭:“业精于勤技在专,行则将至事必成。”凭着一股“钻”劲,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呈周从初具复杂零部件加工能力,到精通多种主流制图软件的应用,再到能独立调试、创新改进技术,一路走来,王呈周成了墙体材料生产装备研发和维修的能工巧匠。

2020年12月,王呈周荣获“齐鲁工匠”称号。2023年4月,省委、省政府授予王呈周“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后继有人,是眼下王呈周最高兴的事。在个人技术日益精进的同时,他把培养年轻技术工人作为己任。在王呈周的带领下,李雷从助理工程师逐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李瑶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制图能手的蜕变……

“做好传承,带动更多产业工人成为‘工匠’,是我的责任担当。”王呈周寄语年轻人,“要干字当头、勇挑大梁,练好技术,为中国制造发光发热,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年轻人持续奋斗。”

菏泽日报 记者 李若生 苏成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