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AC镂空铜印,牛头神人
蛇年将至,祈运求吉,
财运滚滚,见者有喜。
感谢大家相伴乐艺会又一年,我们在此探索,在此鉴赏,在此发现,在此获得价值,奉献我们这一代人的见识与欢乐,不亦乐乎。祝大家新年都能有新的开始,心的生长,薪的升涨。
蛇年大吉 财运滚滚
乐艺会文物艺术灵蛇专题9
域外综合篇
1、无眼者文录
无眼者:《萨珊印上的“神”与“王”》一文中叙述:
在萨珊印上,这位大神活脱就是一位“武装到牙齿”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看下面这件印(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品)——
赫拉克勒斯是古典艺术史上著名的“裸奔男”之一,而他的十二桩伟业中有一件便是打败了九头蛇许德拉(克里特,希腊古典晚期斯塔特钱币)。
但是在萨珊印上和九头蛇战斗的却是个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大英博物馆藏品)。
其实这里的怪物并非九头蛇,而是拜火教神话里最为凶恶的恶龙达哈格(也叫阿基达哈格,Azi Dahag,“阿基”就是龙的意思)。传说他有着很多个头,残暴而强大,统治了人间上千年,最后被英雄法雷东(Faeredon)打败并绑在达玛万雪山下的牢笼里。(各位今天去伊朗旅游的话不妨到达玛万雪山看看那条龙是不是还在,大雾~~)
无眼者:《裸衣岂为斗马超》一文中叙述:
即使是希腊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接受裸体的。彩陶画上出现的英雄很多衣着鲜亮,包括后世最“喜欢”裸战的那位赫拉克勒斯,在这件彩陶罐上也穿得好好地和九头蛇干架呢。
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形制篇》中叙述:
BMAC镂空铜印的制作通常较实心阳文铜印更为精致,体量也更大。而其中尤以巴克特里亚地区出土的镂空铜印最为精美,许多表现神人、神女题材,以及复杂的连缀动物花纹的印章俱出于此。
BMAC镂空铜印,中间的方形四周分别是花、鸟、蛇和弯月(或牛角)
大英博物馆收藏
BMAC镂空铜印,几何纹饰
大英博物馆收藏
BMAC铜印上表现的动物纹饰非常丰富,除了羊、牛、虎、猴等哺乳动物,还有鹰、天鹅、乌鸦,以及鱼、蝎子、蛇等爬虫类。风格抽象却又能准确把握动物的特征和形态,既不像两河艺术那么写实,也不像东方的会意而庄严,却是自有一番意趣(和战汉的玉器倒是有些)。
BMAC镂空铜印上的动物纹饰
大英和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无眼者:《庞贝:面孔、文字和他们的故事》一文中叙述:
痴迷
丰收的季节,
是时候奉献青春的果实——
参与祭祀的男女,虽然没有任何背景,在明暗光线的处理上却是绝妙的。
装饰祠堂上的祭祀场景壁画。祭坛上一对祖先在贡献祭品,他们的脚下是一对雌雄蛇靠近放满松果的祭坛。另一侧的神龛上有猪头、奶酪等祭品。
我们是最好的——
一位奴隶的金跳脱,内层的铭文注明它是由女主人赠予的。
无眼者:《刀石呓语:寒光照铁衣》一文中叙述:
而今天要说的是作为印章珠纹饰的那些武士们。
武士题材几乎出现在所有文明的印章(珠)上,但是在希腊,其描绘手法和式样却更为丰富多彩。比如下面两件印章(珠)。
话说回来,希腊佣兵和冒险者们在别人领土里滋事的时候确实不会考虑那么多负面的问题。
而雅典娜则恰恰相反,她也是一位战神,却受希腊人尊敬。她象征着战争中的计谋、智慧、战术和勇气。所以工匠们在印章珠上可以毫无顾忌地描绘这位全副武装的女神。
无眼者:《阿姆河文明印章:纹饰篇》一文中叙述:
和印度河谷印章一样,很多BMAC印章上的纹饰反映了当时居民的信仰和日常生活,却因文献资料的匮乏而难以解读。然而,通过比对周边文明如埃兰、伊朗东部、印度河谷,乃至两河流域、叙利亚、安纳托利亚甚或爱琴文明的图像体系,我们可以对其中一些图像的内涵和渊源做出一些推测。同时,它们也很好地证明了史前交通融合的兴盛。
持蛇人和“兽主”
持蛇人的形象在BMAC的各种类型印章上都普遍存在。虽然这让人第一眼想起爱琴文明的持蛇女神,不过它其实有着地理上更贴近的亲缘——伊朗。类似的持蛇恶魔形象在石器时代晚期的伊朗印章上就已经出现了,继而流传至两河流域和埃兰文明最早的滚印上,甚至在日后的两河艺术中还会间或闪现(比如亚述艺术中一些恶魔就常作双手持蛇)。
BMAC持蛇人石质双面印(其中一面)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持蛇人石印
伊朗(5000 - 4000 BCE)
大英博物馆收藏
拉玛希图护身符上的持蛇拉玛希图恶魔
新亚述帝国(900 - 626BCE)
大英博物馆收藏
持蛇的形象可能是“兽主”的最早形式,它象征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所仰仗的一种“神力”,只不过略显苍莽和原始。在天界诸神的秩序形成后,这种形象便被逐渐归于“混乱”乃至“邪恶”的范畴,故而在亚述和巴比伦文明的后期常作为恶魔的标志。
蛇肩、有翼和牛头神人
在伊朗东南部的一些遗址如“被焚之城”(Shahr-i Sokhta),特佩·亚雅(Tepe Yahya)等出土的滚印上可以看到肩部长有蛇或一对翅膀的神祇形象。美秀博物馆则藏有“同款”的神像。这是伊朗东部特有的地方神祇形象,而在BMAC出土的阳文铜印上也出现了类似的神像,它们往往骑着虎(或豹)、天鹅或蛇,或坐在椅子上。
伊朗东部的有翼神祇形象
左侧:出土于特佩·亚雅的滚印,采自【Potts 2001】
右侧:银鎏金神人像,采自【美秀博物馆 1998】
BMAC镂空铜印,有翼神人
出土于巴克特里亚南部,东京古代东方博物馆收藏
采自【Baghestani 1997】
在阳文铜印上,这种形象有时变得颇为复杂,比如肩部伸出一对鹰的神祇,或者坐在奇怪异兽上的神祇等。
BMAC镂空银印,肩上伸出动物的神人骑异兽
出土于巴克特里亚
采自【Baghestani 1997】
BMAC镂空铜印,肩上伸出鸟和物体的神人
出土于巴克特里亚
采自【Baghestani 1997】
与翅膀对应,有一些神人形象还长着鸟头,且采用“兽主”形式构图的非常常见。
BMAC铜印,鸟头英雄搏蛇
洛杉矶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最经典的是出土于巴克特里亚的一件仪式银斧,上面的“鸟头英雄”正在和一猪一龙搏斗。一块陶片上也有类似的滚印留下的鸟头英雄搏兽画面。
BMAC银鎏金仪式斧头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带有滚印印痕的陶片
出土于巴克特里亚的Gonur Tepe
采自【Sarianidi1994]
在佳士得拍卖的一件鎏金印上描绘了有着华丽双翼的鸟头英雄,它的翅膀长而飘逸,可能受到了两河流域或埃兰艺术的影响,同时还有几个可能是印度河谷文字的字符。
BMAC鎏金印,鸟头英雄搏兽
佳士得拍卖
牛头神人的形象也不少见,其中不乏“兽主”形态的。
BMAC镂空铜印,牛头英雄搏蛇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出土于“被焚之城”,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采自【Baghestani 1997】
来自杰罗夫特(Jiroft)地区的绿泥石容器中此类持蛇的牛头女神,持兽的神祇等非常常见。此类容器因其外部丰富精湛的浮雕而成为风靡西亚的奢侈品,在乌尔王墓、波斯湾等地均有发现。
杰罗夫特出土绿泥石容器上的持蛇神人
约2000BCE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杰罗夫特出土绿泥石容器上的持蛇神人
约2000BCE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吴佳玮,笔名无眼者、桑托。《弯月王朝》西方古珠印文化传播平台创始人,上海青年书法协会篆刻研究会委员,域外古印章和古珠饰文化研究者。
【主持活动】
2016年12月,西泠美术馆《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展》协作策展人,展品提供者。
2017年1月,上海珠饰博物馆于尚演谷《沉淀千年的美—世界古文明珠饰展》策展人并作展程讲座。
【专著】
《泰坦之境—古典宝石雕刻上的希腊诸神》2017.12出版,第二作者
【刊文】
《滚印—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古老艺术》《华夏地理》2016.5
《印记戒指—指节上的辉煌史》《收藏•拍卖》2016.8
《在伦敦,逛博物馆会上瘾》《收藏•拍卖》2016.11
2、伊朗国家博物馆
悦目赏心拍摄
杰罗夫特出土绿泥石容器上的持蛇神人
约2000BCE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花脚大仙拍摄部分
杰罗夫特出土绿泥石容器上的持蛇神人
约2000BCE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
三、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
花脚大仙拍摄
四、邂逅·美索不达米亚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特展
申一涵拍摄
五、文明的眼睛
百件文物说叙利亚万年历史
南京城墙博物馆特展
无极斋拍摄
六、“叙”写传奇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拍摄
七、太阳的子民
——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
深圳南山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