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状况,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冷战。

但殊不知,在二战之后,冷战之时,美苏还曾有过短暂的合作时期,共同对英法下手,等到英法一蹶不振以后,美苏之间的斗争才到了高潮。

靠着满肚子的小心思,美国干垮了英国,打崩了法国,斗没了苏联,联合国五常当中,硬生生被他搞残了三个,有且仅有中国一个,挺过了美国的毒手,这其中的缘由,究竟为何呢?


(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要解释这个缘由之前,首先还是先聊聊“五极”理论。

越南战争时期,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有着五个影响全球的力量中心,即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中国,这被后人称为“五极”格局。


(尼克松)

这所谓的“五极”与当时的联合国五常,有着极大的重合关系。中美苏三国均为五常国家,而西欧中的英国和法国,同样有着这样的独特身份。

最后一个日本虽然没有这样的身份,甚至还背负着二战的罪责与耻辱并在战后失去了军事上的大国地位,被限制了部分主权,但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是让美国对它刮目相看,将它视为“五极”中的一个。


(六十年代的日本)

斗垮英法

都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美国表面上将另外五个力量中心视为与自己平起平坐、有能力改变和影响世界的国际支柱,但背地里却因自己的野心,早已有了对其他“五极”下手的打算

事实上,他们在提出这个理论之前,就已经采取了行动。


(美国为了自己的霸权,无所不用其极)

首先,它下手的对象就是联合国五常中的英法两国。这两个国家与德国一同构成了“五极”中“西欧”的核心力量,同时它们也是老欧洲的代表,是二战前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份和地位,让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伴随二战崛起的超级大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削弱老欧洲势力和旧秩序,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格局。


(美苏是战后的两级)

而这个新格局的起点,就是苏伊士战争。美苏两国清楚地知道,英法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呼风唤雨,全在于它们拥有广袤的殖民地。

而利用彼时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破化这两个国家的殖民体系,就成为了遏制英法的关键。


(英法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目标)

于是,当反抗英法殖民统治的苏伊士战争真的爆发后,美苏凭借着默契,迅速采取了行动。在战后两大超级大国的共同打压下,英法不得不选择了妥协,承认了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殖民体系的崩溃,也宣告了美苏两极格局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巩固。英法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恢复到二战前的辉煌。连带着尼克松口中的“五极”之一、继承了老欧洲显赫历史的“西欧”势力,也因此一蹶不振。


(苏伊士运河战让英法一蹶不振)

干翻苏日

而打垮了英法以后,美苏也很快就开始了冷战,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事件,都是这一时期两国对抗的缩影。这些冲突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给相关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但与此同时,却也给另一个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60年代的日本)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五十年代时代时,日本还是一个因为美国的轰炸而一穷二白的蕞尔小国,但朝鲜战场的枪炮一响,却意外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黄金万两,靠着给朝鲜战争的美军提供后勤补给和战争物资,日本经济迅速复苏并蓬勃发展,创造经济崛起的神话。

而这个神话发展到了六十年代时,更是一度让世界震惊,以至于尼克松要特别将日本奉为“五极”之一。


(60年代日本已经非常发达)

眼看这边还没有弄垮苏联,那边又冒出了日本,美国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就在这时,美国人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苏联擅长重工业,但轻工业相对薄弱,严重依赖于内部经济循环;而日本的情况则截然相反。

这一发现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美国开始巧妙地操纵国际市场和资源分配,同时对苏联和日本施加压力,以维护自身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美国靠着华尔街控制了市场)

针对苏联,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封锁和资源限制措施,企图削弱其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

同时,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进一步孤立苏联,遏制其扩张势头。这使得苏联不得不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无休止的军事竞争中,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崩溃和民众的不满。


(美国迫使苏联军备竞赛)

而对于日本,美国则采取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策略。一方面,美国利用日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要求其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开始调整对日政策,从单纯的扶持逐渐转向一定程度的制衡。

通过这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苏联在90年代轰然倒塌;而日本则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三十年”,经济发展陷入了长期的停滞。


(日本步入失去的十年)

底牌已被看穿

然而,在对付西欧、日本和苏联时都显得无所不能的美国,在遏制中国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美国的底牌,早已被中国看穿.

美国在对待这些国家时,从未局限于单纯依赖军事、经济、政治或外交的某一单一力量,而是始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精心编织成一套错综复杂且多层次的战略体系。

这些国家往往因存在某些方面的短板,而成为了美国战略打击下的牺牲品。


(苏联轻工业跛脚给了美国可乘之机)

然而,中国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历经百年耻辱与崛起的艰辛历程后,中国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必须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不容许任何领域的短板存在。

因此,中国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深入而彻底的改革与发展,力求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依赖。


(中国在各个领域都有不俗的实力)

正是由于这一坚定而明智的发展策略,使得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乃至其他诸多领域,都难以找到对中国的有效遏制手段。

中国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实力,已经让美国的诸多策略变得徒劳无功,昔日的底牌如今已黯然失色,彻底沦为废纸一般。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2、上观新闻《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十大“技术手段”,会被“移植”吗?》 3、澎湃新闻《苏伊士运河,为何最终塑造20世纪世界格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