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仪仗队,停止一切欢迎仪式准备!”

这是刘华清将军在面对美国军舰时的一声怒吼。1986年的美国海军首次访华之旅,本应是一场旨在促进双边关系交流的友好活动。


刘华清将军

然而,当美军水兵们刚刚踏上青岛港的那一刻,现场的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浓烈的“火药味”,浓烈到怎么都无法散开。

刘华清望看着眼前的美国海军,心里五味杂陈,思绪也飘向了遥远的1972年


美国海军首次访华

曾经的“中美蜜月”

那时尼克松刚刚访华,中美关系也随此开启了新纪元,正式进入蜜月期,双方在贸易、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开花,还举行过联合军事演习,彼此都在认真了解着这个曾经的对手。

也正是因为和美国人的交流,中国海军在此时此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彼时美国将中国视为友好国家,并授予中国一定程度的技术转让权限,同时开放武器出口,中国借此引进大批关键装备与技术。

例如,美国生产制造的LM2500燃气轮机,该燃气轮机性能先进,可靠性高,后来被用于052型驱逐舰的建造,极大提升了舰艇的动力性能和作战能力,推动了中国舰用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国后续国产燃气轮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驱逐舰

还有著名的黑鹰直升机,这款直升机的出现,为中国后续研制直-20直升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黑鹰直升机

此外,中美之间的这些军事和技术交流,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海军的发展。这段时间,中国的专家学者组团赴美学习交流,并在学有所成以后,带回大量先进军事理念与技术知识,为中国海军注入新活力。

可以说,正是因为与美国的军事交流和合作,中国海军这才接触到了先进的作战理念和训练方法,为日后走向蓝水海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十年代的中国海军

友好交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1986年时,当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提出希望对中国海军进行访问时,中国爽快地答应了。

其实,对于外国海军的远洋访问,当时的中国海军而言,仍是一件新鲜事。

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装备相对落后,中国海军难以肩负代表国家进行军种交流的重大使命。因此,海军在那段时间里与外界的交流极为有限。


八十年代的中国海军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国家的进步,海军舰队出国访问的条件逐渐成熟的同时,国内军港也更有自信迎接外国海军的来访。

对此,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深有感触。1985年,他精心策划了中国海军舰队的首次海外访问,深感收获颇丰,于是下定决心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


中国海军首次出外访问

海军既要积极出国交流学习,也要热情接待外国海军的来访。这既有助于加强我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又能让广大指战员了解世界军事的最新动态,熟悉世界主流海军的军事装备和战术战略,从而提升自身的军事素养。

因此,当美国海军提出来华访问后,中方出于促进两国海军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考虑,欣然接受了这一请求,并由刘华清司令员全权负责接待事宜。


八十年代的中国海军

鉴于1985年海军首次出国访问时因缺乏军事外交用语知识而发生的尴尬情况,刘华清司令员刻苦学习国际海军交流的礼仪,力求在接待过程中不再出现任何意外的差错。


刘华清将军

撤走仪仗队

可是没想到,意外还是来了。当美国舰队逐渐靠近青岛港时,我方人员拿起望远镜观察,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美国军舰上竟然没有悬挂满旗。

按照国际海军交往的通行惯例,出访他国的军舰在进入受访国港口时,必须在船尾杆右侧第一挂旗绳挂满通信旗,这是海军外交礼仪中的基本准则,美国作为世界海军强国,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访问中国的美国海军

刘华清将军深知,这看似微小的细节实则是对中国主权与尊严的漠视。他面色冷峻,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撤掉仪仗队,停止一切欢迎仪式准备!”

美方舰队指挥官显然没料到中方会有如此坚决的反应,他们试图狡辩,声称是因为匆忙准备而出现了疏忽。


但刘华清将军却通过通讯设备严肃回应到:

这绝非简单的疏忽,国际惯例是外交交往的基石,美国海军此举严重违背了外交礼仪与尊重他国主权的基本原则。若不立即纠正,访问将无法进行。”

意思就是美国人如果不端正态度,那就可以回去了

美方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与慌乱,他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在经过一番紧急商议后,美国军舰缓缓驶离港口,在稍远的海域停下,匆忙开始悬挂满旗以及进行一系列弥补性的准备工作。


美国海军访问中国

此时,青岛港内原本热闹有序的欢迎氛围被凝重所取代。中国海军将士们个个表情严肃,握紧了拳头,他们深知将军的决定是捍卫国家尊严的必要之举,也为自己能够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热血沸腾。

刘华清将军则在心中默默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明白此次事件虽可能引发外交波澜,但绝不能因此而退缩。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美国军舰重新驶向青岛港,此时已按规定悬挂好了旗帜,并在进入港口时鸣放礼炮向中方致歉。


刘华清将军这才重新安排恢复部分欢迎仪式,但规模已较之前有所缩减,他要用这种方式既展现中国的大度,又表明对原则问题绝不妥协的态度。

而这样的态度,正是中国海军,从弱到强,走向光明的阶梯

参考资料:

1、中国政府网《驶向深蓝—人民海军重要出访回顾》

2、《刘华清回忆录》:厚重的人生炫目的光彩.湖北党史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