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近年来频繁获得央视报道并成为重要活动的举办地(如2025年春晚分会场),其背后既有历史渊源、战略定位的支撑,也有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综合优势。



1、影视产业的历史积淀。自1987年央视在无锡建立首个外景拍摄基地以来,双方合作持续深化。无锡影视基地(包括三国城、水浒城等)累计接待700余个影视剧组,四大名著改编剧及金庸武侠剧等经典作品均在此拍摄,成为央视影视内容的重要生产基地。此外,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在5G智能拍摄、影视特效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吸引了央视网络春晚等大型节目在此录制。

2、战略协议与平台共建。2021年起,无锡与央视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总站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能传播、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领域合作。例如,央视国际网络无锡有限公司在无锡打造的“清晏审核智能云平台”和“博闻大数据”项目,成为媒体内容审核与传播的技术标杆。

3、民营经济标杆地位。无锡的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6.3%(2023年),远高于南京(46.1%),且拥有34家江苏民营企业200强企业、100家民营上市公司,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背景下的典型样本。央视通过报道无锡民营企业的活力与效率,展示其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示范作用。



4、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无锡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全国领先,拥有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和传感器产业园。2024年央视《经济半小时》等栏目多次聚焦无锡的“智驾之路”和产业升级,凸显其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5、江南文化的集中展现。无锡是首个入选春晚分会场的江南城市,其太湖风光、惠山古镇、锡剧、惠山泥人等文化遗产,成为央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窗口。例如,2023年央视《太湖美音乐会》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全景呈现无锡的生态与人文之美。

6、文旅融合的现代实践。无锡借由“文化旅游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漫画展”等诸般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国际传播加以融合,凭借央视这一平台,将城市的“朋友圈”予以放大,从而吸引了全球的瞩目。



7、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无锡地处长三角中心,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2025年春晚分会场选择无锡,旨在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十周年”战略,展示区域协同发展的成果。

8、智能传播与国际化形象。无锡通过承办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与央视合作打造“锡音”正能量传播系统,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城市国际形象,成为智能传播技术的实践高地。

9、社会反响与城市品牌效应。无锡入选春晚分会场后,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既有对城市文化底蕴的认可,也有对现代发展成就的赞叹。央视报道不仅强化了无锡的“江南文化名城”标签,也通过春晚等全球性平台,将其塑造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城市。



无锡的“央视曝光度”源于其综合实力与战略价值的叠加:既有影视产业的历史纽带,也有民营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现实支撑;既是江南文化的载体,又是国家战略的践行者。这种多维度的优势,使其成为央视报道中兼具“故事性”与“时代性”的典型样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