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一则由《中国舰船研究》发布的论文引发全球军事界的震动:在一场由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发起的模拟海战中,中国1艘055型万吨驱逐舰与2艘无人母舰、14艘无人艇协同作战,成功拦截了美军8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发射的32枚战斧和LRASM隐形反舰导弹,并最终摧毁或驱逐了全部敌方舰艇。
055的确是很强,当055型导弹驱逐舰icon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在讨论和美军的“伯克级驱逐舰”谁厉害,后来随着055型导弹驱逐舰的性能不断披露,055也被誉为“全球第一导弹驱逐舰”。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艘055万吨驱逐舰的战力居然完全可以跟一整个美军航空母舰战斗群叫板,而且丝毫不落下风。(指的是央视公开的南昌舰前出独斗美军航母群20天)
055最厉害的就是可以在美军航母的打击范围范围之外,利用鹰击21破防美军宙斯盾,一发入魂,其搭载导弹112个垂发单元,其中光末端攻击速度为10倍音速的“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icon就48枚。
所以大家就能够明白,南昌舰追喵美军航母的意义在哪里了吧,这么近的距离被一个带着48枚超高音速反舰导弹icon的主力舰追瞄20多天,美军怎么会没有压力。
即使美军可以摧毁南昌舰,但是如今近的距离,美军航母打击群也逃不了,可以说是极限一换多。
但是一艘055摧毁8艘伯克舰,这实在是超乎所有人意料。
这场推演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的技术突破,更揭示了未来海战的核心逻辑——无人化、智能化、体系化。
传统海战以航母、驱逐舰等大型载人平台为主力,但随着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和分布式杀伤理论的成熟,无人作战系统正从“配角”转变为“主角”。
无人水面舰艇(USV)和无人潜航器(UUV)通过模块化设计、自主导航和蜂群协同能力,大幅提升了战场适应性。例如,美国的“海上猎人”无人反潜艇能在五级海况下自主航行70天,执行反潜任务;中国的JARI-USV无人战斗艇则装备垂发系统和相控阵雷达,可执行反舰、防空、反潜任务。这些系统无需人员直接操控,既能降低伤亡风险,又能通过数量优势形成饱和打击。
一艘伯克级驱逐舰的造价超过18亿美元,而无人艇的成本仅为百万至千万美元级别。在模拟推演中,055驱逐舰的无人僚舰不仅承担了前出侦察和拦截任务,还以“消耗战”策略大幅削弱了美军的高价值导弹攻势。这种“低成本换高损耗”的模式,正是未来海战的核心逻辑之一。
此次055摧毁伯克舰,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无人协同作战的实战验证,而这正是美军所害怕的。
这场推演之所以震撼,关键在于它颠覆了传统海战的力量对比逻辑。
055驱逐舰背后是由2艘无人母舰和14艘无人艇组成的“智能舰队”。无人母舰作为移动指挥节点,释放无人机和无人艇执行侦察、电子干扰和导弹拦截任务,而055则依托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1500公里、速度6马赫)发起远程精确打击。这种“有人-无人协同”模式,既放大了火力密度,又分散了敌方防御焦点。
美军发射的LRASM导弹属于AGM-158型导弹,巡航速度0.8马赫,战争部重量454千克,命中精度2.4米,拥有500公斤重的半穿甲爆破弹头。它在白天或黑夜的恶劣天气中使用精确的路线和指导,除了使用GPS之外,还使用红外探测器找到特定攻击目标点,甚至能够通过被动无线电侧向来静默攻击。主要分为三种型号。
A型是最早期的版本,射程为370公里;B型则是“增程型”,简称JASSM-ER,射程大幅提升至900公里;C型为LRASM,俗称“远程反舰导弹”,射程也同样超过900公里,顾名思义,其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方军舰。该系列导弹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度隐形化和智能化,能够基于各平台获取的战场信息自主规划飞行路线,有效躲避敌方的防空拦截系统。
早在2024年初的时候,美媒公开了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制作的台海中美战争模拟,其中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马克·坎西安(Mark Cancian)担任主角讲解中美对战兵推。
CSIS就提出美国成功战胜解放军的关键,远程轰炸机在解放军防空射程之外发射LRASM(反舰巡航导弹),450枚LRASM能够全灭解放军的所有海军力量。
作为亚音速隐形反舰导弹,LRASM的主要优势是能够低空掠海飞行,减少被雷达发现的可能性。然而其飞行速度较慢,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给目标舰艇留出了机动和规避的空间。除此之外,它的隐身能力并不绝对,只是降低了雷达的探测距离,我军采用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探测其存在,再加上中国台海距离我大陆仅仅几百公里,还有大陆陆基雷达和预警机构成的多重防空系统作为支持。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号称拥有500千米射程,但是LRASM目前全低空估计也只有400km左右,这对于要执行投送任务的枪骑兵来说,直接就是活脱脱的靶子。
可以说,无论是LRASM还是JASSM本质上是靠堆数量突防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其隐身性能在有完整防空体系尤其是大量预警机的中国面前效果很低,在防空系统面前基本属于打靶的水平,所以,其主要突防手段是堆数量+大量MALD进一步堆数量,使得中段识别查证和拦截难度大大增加。
但是在本来雷达技术+无人机技术全球领先的中国面前,这样的导弹技术毫无意义。根本难以突破我军的防御系统。尤其是其亚音速飞行特性(依赖隐蔽突防)在无人舰艇的广域预警网络下暴露无遗。
无人僚舰通过实时数据链将目标信息传递至055,配合舰载红旗-10防空导弹和电子战系统,实现了100%拦截率。而055的反击则依托鹰击-21的突防能力,在美军舰载机(如F-35)抵达前完成首轮打击,形成“先发制人”优势。
055驱逐舰的推演胜利,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揭示了未来战争的本质:胜负不再单纯取决于武器性能,而是体系化、智能化和成本效益的综合博弈。在这场无声的革命中,谁能率先构建“有人-无人协同”的作战网络,谁就能掌握制海权的未来。而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推演既是实力的证明,更是向全球发出的信号——在无人海战的赛道上,我们已不再追随,而是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