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人们对于春节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数不尽的教师群体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论文。基于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新闻专栏即日起发出“山东教师的寒假日记”征集令,邀请山东省一线教师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2025年寒假最难忘的一线故事和精彩瞬间。
文|烟台招远市十字道完小教师 刘晓云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寒假既是忙碌学期后的休憩时光,更是自我提升、沉淀积累的宝贵阶段。回首这段假期,充实与收获交织,为新学期注入了满满的能量。
知识进修:专业提升不停歇
假期伊始,我便投身于教育书籍的海洋。平日里周旋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之间,阅读专业书籍成了奢望。如今,捧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中前沿的教育理念、详实的教学案例,让我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边读边记笔记,将那些可操作性强的策略整理成册,像是“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这些宝贵的知识,为新学期课堂革新备好了“弹药”。
线上课程学习同样充实。参与了多场教育专家的讲座,聚焦教育技术融合。学会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设计趣味游戏化课堂,如语文诗词背诵可通过线上“诗词接龙闯关”激发学生积极性;数学几何知识用3D建模软件辅助讲解,让抽象图形具象化。每掌握一项新技能,脑海中就浮现出学生们课堂上兴奋求知的模样,动力愈发强劲。
家校共育:假期关怀不间断
寒假虽休,与家长、学生的联系从未掉线。线上家长会是我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桥梁。精心准备PPT,向家长总结学生一学期表现,从学业成绩到品德发展,用数据、实例说话。对于成绩波动学生,单独沟通,和家长一起剖析原因,制定假期学习计划,如为英语薄弱的学生规划每日单词背诵、简单对话练习打卡任务。
学生遇到学习难题求助,我总是第一时间响应。通过视频电话,手把手教数学解题步骤,逐字逐句指导作文写作思路。记得有个学生对寒假作业的阅读理解愁眉苦脸,我引导他先通读全文、圈划关键词,再联系上下文分析,几遍下来,他终于开窍,电话那头传来开心欢呼,那一刻,所有付出都值了。这份关怀让家校关系更为紧密,为新学期共育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调适:身心蓄能再出发
适当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春节期间,我沉浸在传统年味里,和家人一起写春联、包饺子、守岁,感受亲情温暖,疲惫一扫而空。闲暇午后,捧一杯热茶,看一部温馨电影,或是漫步公园,欣赏冬日景致,让身心从忙碌节奏中解脱。
身体是革命本钱,假期坚持运动。晨跑时,呼吸清冷空气,感受活力回归;跟着线上健身课程跳操,汗水挥洒间,压力随之释放。规律作息搭配健康饮食,整个人状态焕然一新,以饱满精气神迎接新学期挑战。
新学期展望:砥砺奋进启新程
回顾寒假,知识、情感、身心皆满载而归,也对新学期满怀憧憬。课堂上,我将运用所学,打造更高效、有趣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开展“小小百家讲坛”,让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分享文学感悟;数学课组织“生活中的数学大发现”活动,引导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班级管理方面,优化小组合作模式,引入积分竞争,激发团队协作与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持续强化家校合作,定期组织家长进课堂分享职业故事、生活技能,拓宽学生视野。
这个寒假,是成长驿站,更是奋进新起点。身为小学教师,承载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我将带着假期积累,在新学期用心耕耘,助力学生茁壮成长,书写教育新诗篇,向着更高教育理想稳步迈进,让每一日教学都熠熠生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