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基 层

相聚东由留码头 共赴“年味盛宴”

农历正月初六晚上临近8点,赶往东由留码头的车辆多了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前来欣赏实景水面演出灯影秀《七里长歌第二季》。


大型水上演艺《七里长歌第二季》在七里河东由留码头和同心岛之间的水面上精彩上演。韩文洲摄

该剧情分为春节始祖、邢地长风、万象更新、恭贺新岁、天下和谐五个章节。以唐代邢州为背景,结合邢台文化年俗与爱情习俗,通过游船、龙船队、打铁花、灯影秀等元素,共同打造宏大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晚8点整,在音乐声中,光影艺术逐一点亮东由留码头南侧建筑立面,高楼大厦的外墙仿佛变成了巨大的显示屏,色彩斑斓的光影在上面跳跃、交织。随着光影变幻,音乐也变得激昂起来。

伴随画外音介绍着邢台春节习俗的发展和变迁,游船升起旗帜缓缓出动游向同心岛观众席。船上,有的在写桃符、有的在点鱼灯……观众席前的水面平台上,28艘竹筏拼接在一起,呈外八字从北向南扩散。竹筏上亮起彩色灯带,演员在各自点位进行舞蹈表演。不时有激光束从水下装置中迸发而出、划破夜空,共同编织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最后一个章节,水面平台的火壶表演、同心岛对面的打铁花,连同大厦外墙显示屏上的电子烟花秀同时上演,光影交织、绚烂夺目,带来了一场超脱现实的梦幻之旅。市民忍不住举起手机拍着录着,在“光影盛宴”中,不时传来欢呼声、鼓掌声,共同庆祝蛇年新春。

“演出太震撼了,这几天陪亲朋好友来看了好几次!”市民王盈盈说道。

去年以来,我市立足“百泉复涌”历史新阶段,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加快谋篇布局“泉”文章,聚力打造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东由留码头景区就是聚焦泉文化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正致力于为游客带来集游、购、娱、吃、住于一体的新潮体验。

这个春节,东由留码头更是全力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激活春节消费市场潜能。以“热辣滚烫·码头过大年”为主题,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打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春节盛会。在这里,除了观看灯影秀《七里长歌第二季》外,市民还可以到东由留码头街区品火锅美食、看机器人表演、赏非遗舞蹈、与巡游“财神”互动领福袋……通过体验新意百出的娱乐活动,大家共同感受着节日的喜悦,品味着浓浓的年味。

逛古城文创店,把“邢州风物”带回家

北起清风楼,南至火神庙,府前南街全长300米,正常步行不超5分钟。然而,就在这条街的北口,不少游客刚迈步就被“钉住”,一待就是十来分钟。是什么让他们“挪不动脚步”?

清风楼前,青砖灰瓦下挂着一排红灯笼,一旁“邢州风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答案就藏在这家文创店里。

2月3日,记者跟着游客一起挤了进去。指尖刚碰到邢白瓷的冰箱贴,眼睛又被“邢台古八景”贴纸勾了去,转头瞧见印着“沾喽”方言的抱枕,鼻腔里忽地钻进“邢州饮子”的茶香——品种丰富、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让邢台的历史文化就这么变得具象可亲、触手可及。

“邢州风物”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文创旗舰店,由邢台日报社策划运营。店铺巧妙划分邢福流通所、邢台方言考试院、大唐瓷韵、邢州代言人、邢台味道、扁鹊中医香囊等6个主题区域,300余款数千件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文创设计融入邢台本地历史文化,把邢台记忆变为摸得着的邢台礼物。


市民正在选购文创产品。梁慧丽摄

门店中间摆台位置,一款“邢台”字样的冰箱贴是店里“人气王”。雄浑太行山、灵动达活泉、古韵清风楼等23种邢台特色元素的手绘形象凝聚成“邢台”两个字,创意十足,上架4个月,已售出1000多个。

“春节前,我们特意给这爆款添了件‘红衣裳’,做了个新春限定版。”邢州风物文创店负责人孙涛笑着说,“您瞧,来店里的客人,十个有八个都揣着它走,都说要把这份‘邢台味儿’带回家过年。”

古朴可以有趣,传统亦可潮流。今年春节假期,店里新设计的清风楼对联冰箱贴、内丘神码系列文创“年货”,也以其深厚文化内涵和新颖设计成功出圈。展架前,市民李丽正在挑选对联冰箱贴。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今年是她第一次回家乡邢台过年。“今天来这儿,打算买点冰箱贴、明信片等家乡特色纪念品带回美国,跟外国朋友也秀秀咱邢台的文化。”李丽说。

一份“邢台礼物”,不仅让市民游客把城市记忆装进行囊,也成为我市促消费新的增长点。


文创店内的酸枣汁售卖区。梁慧丽摄

“来一提酸枣汁。”顺着声音望去,一位年轻游客正提着一提包装精美的酸枣汁走向收银台。仔细一瞧,瓶身上还印着“邢州风物”的标识。“目前,我们精选了太行酸枣汁、平乡非遗芝麻糖等邢台特产,专门做了联名款,包装也设计得更对年轻人胃口。”孙涛说,“我们希望用这些‘新瓶装老酒’,让更多人爱上邢台味儿,也给咱本地特色产业添把火。”

春节假期,店铺二楼还有非遗工笔画艺术展。宁晋县非遗工笔画展在这里展出,几十件涵盖花鸟、人物、山水等多个领域的精品力作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笔触细腻,展现出工笔画这一传统技艺的精湛与魅力,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游客们在此驻足欣赏,探寻非遗之美,沉浸于艺术与传统交融的体验之中。

春节乡村游 品别样年味儿

“这里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共存,是放松身心的‘桃花源’,来得值!”日前,邯郸的王梓萌在朋友的邀请下,来到信都区羊范镇北唐村的语荷田园游玩,欣赏太行岩彩画,品尝地道农家美食、荷花宴特色美食,观看精彩民俗表演,这趟乡村游让她十分尽兴。

乡村作为民俗文化资源的聚集地,无疑是年味十足的地方。春节假期,下乡拾年味、寻年俗、觅乡愁的市民游客明显增多。我市多个乡村通过挖掘资源优势、增加活动策划,推出乡村旅游系列产品和活动,点亮游客的假日生活。

春节乡村旅游热,折射出我市乡村振兴成效。近年来,我市大力建设和美乡村,充分发掘乡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村落建筑等资源优势,持续打造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吸引八方来客。


语荷田园开展民俗表演。

语荷田园作为老牌乡村旅游景区,今年春节期间,在往年民俗展演体验的基础上,又特别推出了音乐专场、孝文化文艺演出和千人大锅菜等活动。“为满足大家对养生的需求,我们还特别推出了荷花药膳宴,激发莲藕、荷叶等食材本身的食药同源特性,为来客提供不一样的新春美味。”语荷田园项目负责人张宏丹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日均客流达上千人。


市民游客来到小刘村采摘草莓。

“这草莓看起来好大颗哟!”近日,走进宁晋县贾家口镇小刘村的草莓园里,10多位游客提着塑料筐边挑选边采摘,不时用手机记录下开心瞬间。这个春节,不少市民游客呼朋引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乡村采摘游。草莓园销售部负责人董会静说:“近些日,30多个草莓大棚日均接待游客200多人,售出草莓900多斤。”

当乡村游与非遗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信都区梅花小镇内,游客刘雯籍说,他在网上刷到信都区梅花小镇的打铁花、火壶非遗表演视频,直接被吸引过来。即使已经在网上看过他人分享的视频,2月2日晚,他仍然被精彩的表演惊艳到。“准备过两天和家人一起过来,再次体验非遗的魅力。”他说。

庆源排鼓、藤牌阵、乱弹、梅花拳……连日来,多个乡村的非遗活动陆续开展起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体验,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充满乡村韵味的视觉盛宴,也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气象、新发展。

作者: 邢台新闻传媒 中 心记 者郭文静 梁慧丽 王芳

来源:邢台日报

编辑:韩亭亭 范永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