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的混乱局面3日继续上演。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当天宣布,由他出任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美国媒体评论,这意味着这一独立联邦机构“事实上”已被美国国务院接管。
这是2018年8月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国务院大楼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沈霆摄)
局面混乱 职员懵圈
据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多名知情人士描述国际开发署3日处于“混乱”状态。例如,数以千计职员和承包商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了访问办公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的权限;不少持外交护照、仍在海外执行公务的承包商突然不知后续工作如何处理,而依照惯例,叫停项目原本需要提前15天通知,让他们有时间收尾。
3日零时过后不久,国际开发署大量工作人员收到电子邮件,被告知天亮后不用再前往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总部办公楼上班。邮件说,“国际开发署总部将于2025年2月3日对职员关闭”,其中部分人可远程办公,极少数负责办公楼维护等基本工作的职员则会另行接到通知、仍可前往上班。
一名在某栋附属办公楼上班的国际开发署职员披露,该楼3日倒是进得去,但是高管们建议员工收拾好放在办公室的物品,下班时带走,以防今后几天突然发现进不了楼。于是,“大伙儿都在收拾物品,太可悲了”。
过去一周,国际开发署已有近100名高级职员被停职。其官网从2月1日起无法访问,其在X平台上的账户也已下线。与其合作的公共卫生研究院1月28日晚通知600名员工,他们因对外援助项目冻结被解雇。
国际开发署两名安保高官2月1日晚遭停职,起因是他们拒绝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官员进入国际开发署总部办公楼获取机密信息。消息人士说,遭停职的是安保主任约翰·沃里斯和副主任布赖恩·麦吉尔。
长期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对外援助为名,资助干涉他国内政等活动,在国际上广受批评。
美媒解读:事实接管?!
种种混乱情形持续引发对美国国际开发署今后命运的猜测。对此,鲁比奥3日访问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期间向媒体披露:“我出任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
鲁比奥没有说明国际开发署是否将并入美国国务院。不过,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解读,鲁比奥出任代理署长,意味着这一独立联邦机构“事实上已被美国国务院接管”。
鲁比奥3日说,他出任代理署长后,具体工作指派给美国国务院官员皮特·马罗科处理。在唐纳德·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马罗科曾在国际开发署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人形容马罗科“熟悉该机构的运作机制,每走一步都在设法废掉这个机构”。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多年来围绕国际开发署议题争执不休。共和党主张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政策制订和资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特朗普亲信、白宫办公厅副主任斯蒂芬·米勒曾指责国际开发署是民主党天下。民主党则认为国际开发署应该是一个独立联邦机构,有自主决策权。
特朗普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以评估项目是否有效、是否与本届政府对外政策保持一致,导致数以千计援助项目暂停。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在采取行动以剥夺国际开发署的独立地位,将其置于美国国务院控制之下。
马斯克近来频繁发表抨击国际开发署的言论,并要求撤销该机构。马斯克3日在他的X平台上说:“就国际开发署那些事,我(与总统)详细讨论过,他同意应该取消这一机构。”
面对媒体询问,特朗普3日表示,取消国际开发署这件事“很早以前就该做了”,他认为不需要获得国会批准。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