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结束一开工,“立法院”新会期进行报到,全台多个推动罢免蓝白的团体就前往“中选会”,送交包括罢免18位国民党“立委”与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第1阶段提议书,朝野蓄势待发的罢免大混战正式揭开序幕。不断拉高罢免声量的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更呛声,“立法院”本会期将是“罢免会期”,是史上朝野最对立的时代,“有信心在9月1日,'立法院'下个会期报到前罢免掉41位国民党区域'立委'”。
如此嚣张无状的狂言,出自被视为已失控、抓狂的柯党鞭之口,可说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用意只在制造冲突话题、升高朝野对立,扮演好点燃民粹怒火、激化朝野翻脸的“冲组闯将”角色。反倒是赖清德,各种团结、和谐的好话照说不误,却始终纵容柯建铭对他的“打脸”,这是在考验赖清德的演技?还是旁观看戏者的智商?
罢免须经3阶段程序,真正决战仍在第3阶段的投票,届时是否能冲破25%投票率门槛,乃至分出胜负才是关键。若绿营的罢免案连投票门槛都无法跨越,只会让整个罢免行动失去意义,必将使自己严重内伤。尤其绿营现在采取的是遍地烽火的全面开炸,其正当性、必要性以及反作用力的难以控制,都极可能使其话讲得越满,届时伤得就越重。
紧接着,蓝营也将针对特定绿委送出第1阶段罢免连署书,其“精准打击”锁定民进党团干事长吴思瑶的操作已经形成声势,如果推波助澜、一来一往,绿营机关算尽、劳心劳力,最后反使自己的席次得不偿失,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
更惨的是,未来这1年在大罢免的乱枪扫射下,朝野“立委”既要配合各自政党进行政治攻防,又要兼顾地方回去护盘,如何让他们认真审议法案?整个社会也将被拖入无休止的政治恶斗、民粹杀伐,真正攸关民生的政策与法案必将成为牺牲品,这难道是执政党想要的结果?
不幸的是,事态发展似乎就是如此。赖“政府”上任8个多月来,对于“立法院”通过的法案,只会以覆议或“释宪”抵制,或者抹黑、抹红在野党的监督制衡,在真正的治理表现上并未让人民有感。外界认为当家不闹事,当家者反倒认为天下越乱、形势越好,也才有机会改变现状。殊不知这是完全不顾民意现实、否定民主选举,扭曲宪政体制的病态反应,只会让自己玩火自焚、愈陷愈深。
赖清德现在虽有柯建铭当防火墙,即使罢免风潮内耗全台却烧不到自己,但这就像是二战末期的日本,企图以神风特攻队扭转战局,一开始的确吓到美国,也取得部分战果,但很快地就自曝其短,彻底破功。
大罢免在绿营党鞭挥动下,一开始似乎颇具声势,但很快地这种不具正当性、只能得到部分狂热者支持的政治自杀,终将经不起广大中间选民理性的思辨,赖、柯与绿营的政治大梭哈,最后极可能是一场荒谬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