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羊城晚报法国巴黎特约记者 唐颖岑 通讯员 粤文旅宣

采访协调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统筹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当地时间2月2日,广东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来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霸气起舞!

他们在第三届“欢乐春节满巴黎,龙狮贺岁舞香街”活动上震撼亮相,把热烈欢乐的“中国年味”和诚挚美好的新春祝福带到了凯旋门下。

这是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下,西门英歌队蛇年新春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此前,他们已持续惊艳亮相德国哈瑙、法兰克福以及法国里昂。

同样让人惊艳的是,在2024年夏天,法国巴黎已成立当地自己的英歌队,属欧洲首支英歌队!蛇年新春,来自广东的西门英歌队借此次宝贵的表演机会,也与法国当地的队员代表展开文化交流,增进友好情谊。


凯旋门下英歌起舞

情意深浓,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英歌表演在香榭丽舍大街中段与凯旋门之间进行。英歌队员们身着传统戏服,绘着脸谱,手持木槌,整齐列队,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起舞,尽展岭南文化的豪迈与雄壮。

第一遍先是朝向凯旋门舞过去,路人听到锣鼓喧天,停下脚步,远远观察;待到从凯旋门折返表演时,更多路人驻守两边,有的上前用手机拍摄。

当英歌队再次舞向凯旋门时,路人观众向队伍靠近过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热情高涨。保安和工作人员在一旁不得不大声为英歌舞队开道,维持秩序。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围拢过来,将岭南的英歌队员簇拥在中间。他们争相与演员合影,大家对英歌队员的装扮设计表示好奇和赞美,感叹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

记者在现场采访得知,法国观众被英歌的节奏和舞蹈深深震撼,非常高兴看到他们将富有地域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带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带到美丽的香榭丽舍大街!来自美国、爱尔兰等国的游客也期待,未来能在他们当地看到中国英歌舞的表演。

欧洲首支!巴黎也有了英歌队

有趣的是,此次演出并不是“中华战舞”首次舞动法国巴黎——其实,巴黎已有自己当地的英歌队!在2024年夏天,欧洲首支英歌队正式在巴黎成立,组织方正是法国潮州会馆,他们已在2024年9月和今年初举行过小型演出。

西门英歌队在赴巴黎演出之前,已与法国潮州会馆方多次接洽,交流互通。在大年初五的演出过程中,法国当地的英歌队员不仅到现场观摩学习,还主动为西门英歌队提供了很多后勤支持。

法国潮州会馆青年组主任、副会长杜来顺是法国英歌队的创始人,练过8年中国武术的他也是队内的主教练。在多方协助下,他们得到过汕头潮阳忠精英歌队在教学与物料等方面的支持。

据他介绍,这支法国英歌队内有潮籍华人,有非潮籍的华裔青年,还有不同肤色、不同面孔的国际友人参与,成员的年龄跨度在11岁到40多岁之间,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一种美妙的协同效应已经形成,英歌文化的凝聚力将大家团结在一起!”杜来顺感慨道。

“文化和艺术应该由全人类共享,它能增进人们生活的和谐,这是在法国组建英歌队的意义。”杜来顺表示,此前法国英歌队的演出已成功激起当地群众的热情,此次西门英歌队闪亮登场,一定会让当地群众爱上这种传统舞蹈,并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法国潮州会馆会长许葵则欣喜地表示:“英歌是‘英雄的歌舞’,此次在巴黎的演出能让外国友人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他还提及,目前法国公民持普通护照来华30天免签,此次表演能成为一个契机,吸引他们去中国、去广东,进一步促进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身份认同,海外华夏儿女寻根

看过英歌舞现场的人,无论国籍,无一不被那气势恢宏的场面震撼。而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而言,英歌舞所具备的强大感染力,足以唤醒他们身为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

杜来顺是法国第三代华裔,其爷爷来自澄海、外公来自揭阳。可是出生在巴黎的杜来顺,此前从未亲眼见过英歌这种源自潮汕的传统舞蹈。

在杜来顺看来,英歌舞便是当地潮籍华人与“根”重新紧密相连的媒介,是他们找寻作为华夏儿女身份认同的途径。

“英歌舞为我带来了巨大的能量。”队员威尔逊(Wilson)是潮籍华人,对他来说,加入当地英歌队是一种重新发现潮汕文化的方式。

“英歌舞让我们重新与自己的文化根系关联起来。希望有一天,我们有机会和潮汕英歌同台共舞!”杜来顺激动地说。

来源:羊城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