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其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3月4日,也就是暂缓执行至少30天。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产品加征关税,这意味着特朗普下一步或许将主要针对中国。

按照现有消息来看,美方希望能就此事与中方进行通话,至于中美双方能否达成协议还有待观察。



言归正传,我先来给大家梳理一下特朗普暂缓对墨西哥、加拿大产商品加征关税一事的来龙去脉。

2月3日晚间,有美媒透露称,特朗普已经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了电话,通话的结果就是美国和墨西哥同意暂缓一个月执行将加征关税的措施事宜立即暂缓一个月执行,此外墨西哥方面还承诺会派遣一1万名国民警卫队人员管控美墨边境。

无独有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并且同样承诺会加强管控边境,以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实事求是地说,从此次特朗普暂缓对加墨产品加征关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嗅出以下两个信号。

第一,特朗普所谓的关税政策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本意根本就不是要扭转美国的贸易逆差,而是这后面隐藏隐含着更大的议程。

换言之,特朗普如果不向其他国家发出高额的关税威胁,那其他国家可能就不会搭理他,这样他就无法实现“美国优先”的国家利益。

有必要提一嘴的是,虽然加墨两国如今通过向特朗普做出一些承诺,换取了美国暂缓对其商产品加征关税,但30天后特朗普是否还会提出新条件尚未可知。

第二,中美是否也会和美加、美墨一样达成协议?

此前我曾提到,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相比,特朗普对中国进口产商品加征10%的关税措施已经算得上“手下留情”,而这背后归根结底还是特朗普想与中国下一盘更大的棋。

10%关税对中国影响较小,特朗普对此也心知肚明,中国的反制力度也同样不大,从这意义上来说,过去两个星期,里面中美整个的生态情况相当不错,而且中美两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很大。

当然,这个协议既包含贸易本身又包括贸易以外的东西,这仅是我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最后是否如此,还是以官方消息为准。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中国官方目前提出,可以重启第一阶段协议的执行。

此前,该协议于2020年1月20日左右签署,当时疫情还未爆发,中国同意在两年内购买美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

然而,美国声称该协议并未得到完全执行,其中包含多方面的原因,但客观上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那么现在是否有可能重启协议呢?

实际上,大概在五年之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规模提升,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日益增长,无论是工业品、消费品还是农产品,从整体趋势来看,都需要大量的优质商品。

而关键在于,中国从哪里购买,这个非常重要。当前的市场已经不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

在商业领域,我们常说已不再处于产品经济或服务经济时代,而是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这是非常客观的。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应该明白,中国并不缺少资金,但是向谁家购买需要慎重考虑,也就是向哪些国家投入资金。

正如现在的年轻人去餐厅时,会先询问餐厅有什么菜品一样。中国也会询问美国,看看美国能提供什么。如果美国能够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那么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中国也就愿意重启第一阶段的协议。

那么,美国对此将如何回应呢?这可能是未来几个小时内,中美两国领导人需要进行沟通的内容。

除此之外,是跳出贸易问题,涉及到中美在全球层面上,包括双方的呼应、协调、博弈,甚至是合作的问题。这种合作一定是策略性的,应通过无数个或多个策略性的步骤来实现战略性的进展,正如我此前所阐述的观点。

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俄乌战争。



坦率地说,特朗普现在有些打脸般的尴尬。以前我们的一位伟人曾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虽然“一万年”是形容词,但大家都知道,特朗普曾扬言,如果他上任,会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尽管这同样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15天时间过去了,至今为止,俄乌战争仍未能解决。

可以说,特朗普现在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他不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事态也也许会变得更为复杂。

另外,今天大家要关注内塔尼亚胡抵达华盛顿这一事件,他是特朗普上任后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期间,双方主要讨论加沙停火问题。目前的停火只是暂时性、策略性的。

至于俄乌战争,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特朗普,这个“帮助”肯定是策略性的,策略性背后我们有自己的战略议程。在这个过程中,既然特朗普愿意做交易,那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和他做一些交易。

因此,我个人大胆对此假设,特朗普将推迟对中国加征所谓的10%关税。当然,对中国而言,推迟与否并不重要,但如果美国不推迟,那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期执行和推迟都是关乎诚信和态度的问题。

所以,我们将观察未来几个小时的情况。当然也可能协商未果,那么特朗普就可能采取行动,这就将是一个负面的策略性转折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