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良斯克州防空系统探测到多个不明飞行物接近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关键节点。乌克兰特种部队出动多架改装无人机,采用饱和攻击方式突破防空网,命中输油管道多个关键设施。
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年输送能力达到5000万吨。此次袭击造成管道系统压力骤降,多处管段受损。俄罗斯能源部关闭受损管段阀门,调度备用管线保障输送。然而,由于损毁范围过大,维修工作预计需要数周时间。
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启动战略储备,确保民生用能。欧盟能源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方案。此次袭击将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在未来数月内大幅波动,各国工业生产成本显著上升。
德鲁日巴管道承担着俄罗斯对欧洲40%的石油出口任务。此次袭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剧俄欧关系紧张。
1月8日凌晨,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编队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军工综合体展开突击。扎波罗热州马达西奇工厂遭到精确打击。该厂是乌克兰最大的军用无人机生产基地。工厂主要装配车间、试验场和地下仓储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
此次行动出动图-95MS战略轰炸机、图-22M3中程轰炸机等百余架各型战机。空袭持续4小时,共发射巡航导弹和无人机300余枚,摧毁乌军无人机生产线15条,战术导弹装配车间8个,地下弹药库3座。
俄军还对乌克兰全境军事目标实施打击。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重要城市的军事指挥中心、通信枢纽、防空设施遭到密集轰炸。多地供电系统受损,全国70%地区陷入停电。
俄罗斯国防部称,第5近卫坦克旅对盘踞在库拉科夫要塞群的乌军发起进攻。战役持续72小时,乌军伤亡惨重,防御体系全面崩溃。
库拉科夫要塞群由15个地下掩体组成,拥有完备的防空系统和通信设施。乌军精锐第25机械化旅和第92机械化旅共6000余人据守要塞,配备美制M1A1坦克30辆、布拉德利步兵战车80辆,以及大量北约制式武器装备。
俄军首先出动电子战部队,瘫痪乌军通信系统和无人机指挥网络。随后Su-34战斗轰炸机编队携带制导炸弹,对要塞群实施精确打击。第5近卫坦克旅主力在自行火炮支援下,分三个方向对要塞发起突击,经过激烈巷战,逐个清剿装甲掩体。
乌军紧急调派第93机械化旅1万余人增援,但在俄军米-28武装直升机和Ka-52武装直升机的拦截下,增援部队遭受重创。战役进入第三天,工兵分队在掩体出入口布设反坦克地雷,切断乌军退路。被困要塞的乌军弹药弹尽粮绝,最终投降。
此次战役共击毁乌军各型坦克45辆、装甲车126辆、火炮89门,击落无人机35架。乌军阵亡3280人,4750人被俘。这是乌克兰军队自2024年以来遭受的最大损失。战役结束后,俄军缴获大量美制武器装备,包括完整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一套。
由于西方援助力度减弱,乌克兰军队面临严重的弹药和装备短缺。士兵伤亡率居高不下,训练水平和作战意志明显弱于俄军。俄军战术水平和装备性能显著提升,特别是在电子战和精确打击能力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乌克兰军队被迫采取收缩防御战略,放弃部分防御阵地。俄军在多个方向保持进攻势头,重点突破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方向。如果战况持续恶化,乌克兰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失去更多战略要地。
2024年以来乌军阵亡人数是俄军的2.8倍,装备损失率超过补充率。如果无法获得新的大规模军事援助,乌克兰军队将难以维持现有防线。俄乌冲突或将进入新的阶段,谈判解决的可能性增加。
本次库拉科夫战役暴露出乌克兰军队在战术指挥、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反映出整个乌克兰军事体系面临的系统性挑战。随着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双方实力对比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可能影响未来战局走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