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希望成为军火输出大国,但是仅有少数国家愿意“信任”印度产品,即便有敢入手的,那也可谓是:一个敢卖,一个敢买!印度军工的外销名声相当不好,印度制造的军工产品出口海外时曾经多次传出丑闻,出口到了厄瓜多尔的7架“北极星”直升机仅三年时间就摔掉3架,其余全部停飞,敢买货印度货,绝对需要勇气。
越南居然敢找印度人维护“基洛”潜艇
尽管劣迹斑斑,但是越南和菲律宾,这两大南海国家,还是出手引进了印度的军工产品。
印度与越南在军贸领域的交流不少,根据越南军事电视台在2025年1月30日的画面,印度派出海军潜艇维护专家为越南海军“基洛”级潜艇提供日常保障。越南海军曾经派出官兵前往印度接受了“基洛”级潜艇的培训,如今又首次曝光了,印度军事专家为越南提供俄制“基洛”级潜艇维修后勤保障。越南能够雇印度潜艇兵。估计是印度海军因使用“基洛”级潜艇多年,令其人员拥有使用与维护的经验了,也有保障体系,令越南敢于相信其能力。
越南潜艇兵与印度专家交流画面
越南的选择确实有点大胆,印度海军可是全球首个“基洛”级潜艇损失记录的创造者:一艘“基洛”级潜艇竟然在印度的码头上,被印度自己的导弹“击沉”了。
被打捞起来的印度潜艇
还有菲律宾购买了印度制造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2021年12月31日,印菲签署了购买“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合同,金额约3.7亿美元,涉及多套陆基“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系统,以及约100枚导弹。2024年9月,第1批“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已经交付菲律宾,装备了菲海军陆战队,部署在巴拉望岛,还有进一步的追加采购计划。
菲律宾居然选择了“布拉莫斯”反舰弹
“布拉莫斯”导弹为印俄合作开发,实则以俄制“宝石”反舰导弹的基础上研发,其导弹弹长8.1米,弹径0.67米,战斗全重3吨,射程范围为50~290公里,飞行速度2.5~2.8马赫。采用了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导引头+卫星定位的复合制导模式,除了反舰以外,也可以攻击陆上目标,但是其作战能力仍值得怀疑,推向国际市场多年没能卖出去,直到遇上菲律宾,成为第1个“吃螃蟹”的国家。
印度军工产品名声不佳,确实非常的影响其外销工作,只是少数国家才敢下单,而且原因不是印度产品性能有多高,关键还是附带优惠较多。印度为了实现成为军工出口大国给了相当优惠的政策,已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向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导弹,实际为菲律宾使用印度提供的军贸贷款进行融资采购,如果菲律宾方面最终毁约的话,印度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印度与越南的合作,其实也是印度主动提供的低价服务
越南由于财政上相当紧张,不得不接受能够提供低成本服务的印度。印度有使用“基洛”级潜艇、苏-30战斗机等装备的经验,确实可以为越南等国提供俄式装备的保障服务,但是其服务质量实在是值得怀疑。
目前印度依然试图扩大其军贸出口的范围,根据印度媒体《欧亚时报》2月1日的报道,印度尼西亚可能成为印度武器的最大客户,采购的范围从HAL攻击直升机直到超音速导弹。印尼总统将出席2025年的印度共和国日庆祝活动,视为双方在军贸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印媒还强调,本来印度尼西亚想采购“布拉莫斯”导弹,作为最早提出采购要求的东盟国家,只是菲律宾的采购速度更快。
印度专家教越南维护潜艇
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的说法过于夸张,印度尼西亚至今都没有签订采购“布拉莫斯”导弹的合同,连采购的消息也仅限于印度媒体单方面宣称。印度希望通过拉近关系的方式促成军火交易,专门提及印度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军事领域交流,例如印尼海军司令访问了印度,签署了重要文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等,实则只能算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军事交流,谈不上有多么突出。
印度和印尼只是日常军事交流,远没达成采购协议
印度尼西亚从军备多元化的角度,对印度产品表示一定兴趣,属于正常的,但是有兴趣就是想采购,还说潜在交易涉及教练机、直升机、自行火炮、小型武器和弹药、海岸导弹和舰艇?这个说法就有点夸张了。如今印度媒体《欧亚时报》将经济因素列为双方必要进行军贸活动的重要因素,只因印尼对印度的贸易顺差很大,为了保持贸易平衡,要求印尼采购印度制造的军火。印媒还把采购流程和缺乏可行的财务方案列为“阻碍”。
参考报道截图:
只能说印度想成为军工出口大国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心态无法认同,压根没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对未来只有想象力,缺乏付诸实际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