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穷亲戚”风波背后:我们该如何看待婚姻里的经济问题?

这两天,杨乐乐回娘家过年的事儿在网上闹得挺火。照片里娘家房子看着不怎么起眼,墙面斑驳,家具也挺旧。不少人看了直摇头说:“汪涵这么有钱,咋不给老丈人家换个新房子住?”

我跑新闻这么多年,看到这事儿就想起一个问题 - 婚姻里头钱要怎么花才算合适?

先说说这事儿本身。杨乐乐在社交平台分享的视频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包饺子、吃团圆饭,那种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老一辈人住得简单,但过得踏实。

说到这杨乐乐的娘家房子,我去年做过一个关于城乡住房差异的调研。农村老房子简陋是常态,全国还有不少老年人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里。老人家习惯了,也不愿意折腾搬家。



一位研究家庭关系的专家跟我聊过,现在的小夫妻在处理两边父母的关系时,经常会遇到钱怎么花的问题。有的人觉得该一碗水端平,有的觉得谁更需要就先帮谁。

我采访过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妻,男方是独子,女方有两个兄弟。他们的做法挺有意思 - 商量好每年给双方父母的固定预算,具体怎么用完全交给父母决定。有的老人愿意攒着给孙子买学区房,有的喜欢每天买点好菜改善生活。

要说汪涵和杨乐乐这个情况,从新闻专业角度看,咱们能看到的信息太少。一张照片就给人贴“抠门”的标签,多少有点武断。再说了,改善父母居住条件,也得尊重老人的意愿。



杨乐乐这事儿火了后,我特意打电话问了几位读者朋友。大家想法还真不一样。买菜大妈老刘说:“只要孝心到了就行,房子好坏不重要。”住在小区的王师傅却觉得:“有能力的话,还是该给父母换个好房子。”

回头看近几年的民生新闻,明星们的“富养穷亲”话题时常会引起热议。但实际生活里,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外人很难评判对错。

眼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与其热议别人家的房子好坏,不如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说到底,比房子值钱的,是那份亲情。



着眼长远,社会要继续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这才是咱们该关心的正事儿。

老张啰嗦这么多,就是想说,婚姻里的经济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夫妻俩有共识。至于外界的评价,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