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背后肯定出现了大问题今天好好跟大家浅析一下,很多人这几天大骂乌尔善魔改中国神话,其实不完全是他的锅今天重新复盘了一下,也看了了一些行业算是顶级的团队的观点那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目前《封神2》呈现出来的内容一定不是最原先的剧本里边的作战方案,很多人都在怀疑《封神3》其实根本没拍,乌尔善在走一步看一步今天打听了一下并没有这么严重,之前肯定是集中把三部的大体剧情全部都拍完了,但是问题是《封神》的拍摄和后期跨越的周期太长了,中途经历了资方的暴雷以及口罩事件很多事不能说太明白大家懂的。
本身我们的电影工业水平就不高,原先的乌尔善也是野心勃勃想干一部史诗级的能载入电影历史的神话巨著,但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能控制的,很多观众其实也看出了问题第二部莫名其妙删掉了很多戏,尤其是和网上透露出来的纪录片里边的一些情节,画面片段很多东西是对不上的比如说姬昌怎么一出来就挂了?
他临终有没有什么交代?姜文焕后续怎么样了?怎么就没了?然后申公豹召唤出来的蛊兵打西岐怎么没出现呢?大概率这段戏被挪到了第三部,然后据说导演原先是设计的是哪吒杨戬和魔家三将来打他而不是殷郊,但为什么后来变成殷郊去打了呢?这其实都是疑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因为发生了很多突发事件制作周期变长,导致第一部第二部后期制作不是同一拨人,第一部特效预算是充足的是能保证的,因为首战即决战第一部如果失败了后面两部直接可以不用上了。
但因为这片子之前拍摄资金断流过,所以第二部很多后期制作是在第一部票房回血之后才能继续往下推进的,原先乌尔山说“第二部暑期就能上”!为什么拖到了春节档和大家一起内卷呢?我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资金问题导致制作的计划变了,而且我怀疑因为第一部票房最后是26亿多,我记得实际是低于预期的资方是赔了点钱的,所以导致资方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再去支持第二部的后期了。
因此肯定是删减了大场面的特效或者更改了制作的计划,原先很多S级的镜头可能就会变成A级那A级镜头就会变成b级,据我所知第一部的后期可能90%几都是老外做的,但是第二部其实很多的镜头交给了国内的团队开始做,这其实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预算是有下降的,所以整个的导演组应该是重新进行了大量的补拍,然后也找了很多新的编剧进来一起改戏来填这个坑,因为它已经不是按照正常的制作逻辑和创作规律来做内容了。
当然万善团队本身有没有存在问题?我觉得是有的错误预判了市场的形势,为什么要魔改设计?姬发和邓婵玉的感情戏呢?殷郊这个法相以及通天教主的形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争议呢,其实不认为是为了迎合国外市场做的,让土行孙和邓婵玉站在老外面前谈恋爱人家肯定不能接受,这毕竟是一部商业化的电影,那其实原先《封神》的出品方包括导演团队都是非常有野心的,也请到了很多国际团队比如音乐、音效上请到了很多高人。
但这锅粥没炖好两边就都不讨好!乌尔山也是没有想到首先市场环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然后这几年国内的特效团队其实进步这么快完全是可以和国外团队竞争的,比如《刺杀小说家》《流浪地球》请的都是国内团队做的包括《黑神话悟空》,其实只有真正把中国文化特质做出来我们才有可能国际化你一味迎合别人成不了的,但是可能当时的中国电影人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吧!
乌尔善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钱花了也不少,但预期错了市场变了那最后就被现实各种的走一步看一步,结果一步错步步错才让《封神2》变成了这种尴尬的境地,这里其实我也是一声叹息吧!因为过了这个村也很难再有下一个店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很难有这么多的资源再去砸一部这样的作品,所以我内心还是充满了遗憾希望第三部啊看导演有没有什么方法补救一下,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