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读者纠正影片的一个“硬伤”,他认为费扬古作为鹰犬,生命的最后时刻应该喊出“救大清”,而非“救中国”。我认为,这却是导演有意为之。“救中国”简单三个字,却如一声惊雷,撕开了电影深层意蕴的口子。
起初,费扬古作为清朝官员赴美,本是带着抓捕革命党、稳固清朝统治的使命。但在美国,他遭受了洋人警察的肆意凌辱,被强迫脱衣搜身、下跪。曾经在国内,他好歹也是体制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可在列强面前,他的身份和尊严却一文不值。
紧接着,八国联军侵华,紫禁城沦陷,皇室尊严扫地,这一系列事件彻底摧毁了他对大清的幻想。他看到了大清在列强面前的软弱无力,看到了这个腐朽的封建王朝只顾自身享乐,早已失去了保护百姓、抵御外敌的能力。此刻他终于明白,只有拯救中国,才有一线生机。
费扬古的这一转变,与电影结尾所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救大清”到“救中国”,本质上是从维护封建特权统治,转变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大清的法律,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充斥着特权阶层对底层民众的压迫与剥削。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下,底层百姓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冤假错案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则是打破这种腐朽旧秩序的利刃。它否定了特权阶层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不合理现象,追求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秩序。当法律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出身贵贱、财富多寡、地位高低,整个社会才能摆脱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一个国家,如果法律沦为特权阶层的玩物,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陷入混乱与衰败。只有当法律成为维护每一个公民权利的坚实后盾,才能凝聚起全体国民的力量,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赋予了每一个人平等的发展机会,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基石,也是真正的立国之本。
《唐探1900》借费扬古之口,喊出了“救中国”的时代强音,又通过电影结局揭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刻地反映出只有打破旧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中国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浴火重生,实现真正的独立与富强。这不仅是对那个动荡变革时代的深刻反思,更是对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