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的“南辕北辙”,印度绕道4000公里,只为避开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正在跟蒙古国签署一项地质和勘探领域的协议,同时还在规划焦煤的运输路线。
一名印度高级官员说,尽管途经中国更加便利,但印度还是更倾向于走俄罗斯的路线。
非要舍近求远,印度是咋想的?为何要对印度保持警惕?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印度版的“南辕北辙”
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而且钢铁需求还在快速飙升,而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可以给印度供应大量的焦煤,所以印度打算跟蒙古建立合作关系,进口蒙古的焦煤。
然而,关于焦煤的运输路线,印度却非要“南辕北辙”。
大家都知道,蒙古国是夹在中俄之间的一块夹心饼干,要想把矿产从蒙古国运出来,不走中国就得走俄罗斯。
而印度想从蒙古国运焦煤,可能的路线有3条。
第1条,就是取道中国,从蒙古边境有现成的铁路直达天津港,然后海运直达印度;
第2条,北上俄罗斯,走俄罗斯的远东走廊,再从海参崴出海,经亚太运往印度;
第3条,也是最离谱的一条,还是北上俄罗斯,但要往西走到东欧,然后经过高加索山脉,再途径伊朗,最终运回印度。
总体来看,第3条路线是印度鼓吹多年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但基本不具备可行性,没什么考虑的必要。
而前两条路线相比,无论是运输时间还是经济效益,走中国都显然要比走俄罗斯强,但印度还是更青睐第2条路线。
印度明明在南面,却要先把蒙古国的矿产往北运到俄罗斯,再往南走运回去,这不就是地地道道的南辕北辙吗?
更离奇的是,三哥为了绕开中国,不仅要走远道,还宁肯多花钱,简直是变了性情。
一生抠搜的印度人,突然大方了
一直以来,印度给人的印象都是斤斤计较,是那种一个钢镚掰成两半花,出门不捡便宜就算吃亏的主。
但一直抠搜的印度人,这次突然大方了。
从蒙古国运煤炭,走俄罗斯和走中国两条路线有多大区别?
经过俄罗斯的路线要长4000多公里,而路线越长就意味着运费越贵。
现在中国是全球产钢第一大国,印度虽然排第二,但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两者都不在一个水平线。
也就是说,现在印度炼钢的成本本来就比不过我们,如果煤炭成本进一步拉高的话,那么竞争力还会下降。
而且蒙古国到俄罗斯这条路线,铁路运力基本是聊胜于无,到时候只能靠货车拉,不光运费高,效率也要低得多。
反观中国这边呢?
蒙古国已经把中蒙边境口岸的货物运输铁路修好了,而且从内蒙入境直接就能搭火车运到天津港,堪称一片坦途。
不过,就算中国这条路线千般好、万般佳,三哥到头来就俩字——“不用”。
一向把中国视为“洪水猛兽”的印度,这次还是一门心思想走俄罗斯,自认为这是最理想的一条线路,宁可多花钱。
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印度当局把绕开中国当成第一要务,但印度钢铁企业的诉求,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稳定、顺畅、高效、经济的把煤炭运回来,管它走中国还是俄罗斯。
要警惕了!印度又在图谋啥?
印度如此矫情,究竟在戒备什么?绕开中国真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明面上看,印度担心的就是贸易安全,害怕到时候咱们随便找个莫须有的理由,把这条路线一卡,断了印度的煤。
可仔细琢磨一下,这种担忧实在大可不必。
印度自从建国以来,每年都是贸易逆差,尤其是从中国每年都得进口好几千亿的商品,这些商品哪个不是从中国的港口和机场出发的?
为何现在买蒙古国的煤,反倒把牌坊立上了,死活不愿意从我们这里走,有这必要吗?
但我们在看笑话的同时,也得对印度有所警惕。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当一个人突然毫无由来地对你表现出巨大的戒心时,他很可能是对你产生了什么坏心思。
更何况在印度的眼中,中国一直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尤其是近几年来,印度基建高速发展,带动了钢铁产业的起飞,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二,尽管相比中国钢铁产业的差距还非常大,但难免会让印度产生挑战的心思。
就在几个月前,印度还针对中国钢铁加了关税,如今再加上特朗普重返白宫,新一轮贸易战蠢蠢欲动,印度很可能又在准备什么阴招,想借势对中国钢铁产业下绊子。
一旦双方真在钢铁领域发生了正面冲突,那限制印度炼钢用的焦煤,还真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选项,也许正是因此,印度才死活都要选择绕道吧。
所以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印度的行为如此奇怪,我们就应该保持警惕,尤其在钢铁领域,要未雨绸缪才能避免吃亏。
印度买蒙古的焦煤,这本来是一步妙棋,毕竟双方贸易互补,完全是天作之合。
但奈何,三哥做事实在太拧巴,硬生生上演了一出南辕北辙的戏码,令人笑掉大牙。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