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约加大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力度,引发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重要军事目标实施28次精准打击,重点打击对象包括军火库、弹药储存设施以及军事装备维修基地。

利沃夫州一处大型军火库遭到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后,现场发生连环爆炸,爆炸持续数小时。该军火库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储存有大量北约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此次打击造成乌军重要军事物资损失,还导致周边铁路和公路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乌克兰西部地区的军事物资运输网络。

在哈尔科夫州,俄军出动图-22M3战略轰炸机,对一处地下军火库实施精确打击。爆炸声传播范围达数十公里,显示该设施储存大量弹药。乌克兰方面承认,此次打击造成部分新到货的北约援助武器装备受损。

俄军此轮密集打击行动是对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加快对乌军援的直接回应。美国国防部此前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包括“海马斯”火箭弹、155毫米口径炮弹在内的军事援助。俄军此次打击显示出其在战略情报侦察和精确打击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库尔斯克战场,俄军调整战术,采取“无人机引路、地面部队跟进”的作战模式。俄军首先派出“兰策特”等多型无人机对乌军阵地实施侦察打击,摧毁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后,地面部队随即发起进攻。

乌军在苏贾地区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抵抗。乌军在该地区成功击退俄军及其盟军发起的多波进攻。双方在多个据点展开激烈争夺,战线多次往复移动。俄军出动大量装甲车辆进行突击,乌军则利用反坦克导弹等武器予以还击。

库尔斯克战役进入关键阶段,俄军试图通过持续进攻压缩乌军控制区,切断其补给线。俄军在该地区取得一定进展,已控制数个重要制高点。乌军则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利用机动部队进行反击,试图稳定战线。双方在该地区投入大量兵力,战事进入相持阶段。

在库拉霍沃战场,俄军“野兽”第114摩托化步兵旅经过持续两周的激战,成功完全控制战略要地舍甫琴科村。这一胜利使俄军成功切断库拉霍沃乌军主要补给线,对该地区乌军形成包围之势。

舍甫琴科村位于库拉霍沃工业区西北方向,是连接该地区与乌军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俄军占领该村后,获得有利的火力控制位置,还切断乌军在该地区的主要撤退路线。俄军第5集团军已成功将战旗插上扬塔内定居点制高处,随后迅速占领泽列尼夫卡等周边村镇。

俄军特种部队已成功渗透至安德烈夫卡村,这意味着库拉霍沃地区的乌军处境更加危急。由于战局急剧恶化,库拉霍沃工业区内的乌军部队因未能及时收到上级撤退命令,面临被全面包围的危险。该地区被包围的乌军人数可能超过500人,其中包括多支专业化工业区防御部队。

在捷尔任斯克战场,俄军投入约6万兵力发起大规模进攻。经过近7个月的持续作战,俄军已控制捷尔任斯克市区约85%的区域。

捷尔任斯克作为顿巴斯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俄军在该地区投入包括第1坦克军、第20摩托化步兵师在内的精锐部队。乌军目前主要依托第10号矿井等工业设施形成防御体系,这些设施在苏联时期就被设计为具有防御功能,地下部分可抵御重型火炮轰击。

一旦俄军完全控制捷尔任斯克,将为进攻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要塞创造有利条件。君士坦丁罗夫卡要塞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最后的重要防线之一,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巴赫穆特。乌军已在该地区构筑纵深达15公里的防御工事,包括多层地下掩体、反坦克壕沟和混凝土碉堡群。

俄军已在捷尔任斯克东部地区投入新式T-90M主战坦克和重型火炮系统,为最后的总攻做准备。乌军在第10号矿井区域组织多次反突击,试图打乱俄军进攻节奏。由于补给线受到严重威胁,乌军的反击效果较为有限。随着俄军不断加大进攻力度,捷尔任斯克战役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出现关键性突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