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妈就会告诉我“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这句话是他对生病的我的安慰,也是说出了社会的现实。
一个人能够平平稳稳,少去医院,这就是晚年最大的幸福了。正是因为生病的不可预测,才造成了我们对医保的不可或缺,因而医保的变化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2025年,医保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四大变化,影响着受益人的生活健康。不仅影响着在职工作人员,还影响着退休养老人员,本文将带你解读细节,答疑解惑:
01,“打包一口价计费”
国家医保局印发的DRG/DIP2.0版分组方案,要求各地自2025年1月1日起落地实施。
多数人看到这里不明就里,这是啥意思,又是弄一些高大上的词汇搞得大家云里雾里。DRG/DIP是什么?由于这是专业术语,很多人不理解也很正常,所谓DRG/DIP,其实就是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以前看病是按项目付费,做多少项检查就交多少钱。就拿一个感冒发烧来举例,验血一个价,拍片一个价,而以后则变为打包付费,感冒发烧的常规操作打包起来一个价。此价位为指导价。
医院若让患者交的费用超出这个指导价,超出部分就要医院自行承担,医保不报销;若低于这个指导价,结余部分就是医院的收益。
例如,患者去医院看病,这个人得了感冒发烧普通疾病,假如医保预算一口价是800元,医院最后收费900元,那超额的100元需医院自己承担。如果医院只收费了700元,那结余的100元费用就是医院的收益。
网上很多人都对“过度医疗”议论纷纷,这次改革也是想的办法能够达到这一目的,避免医院为了盈利开各种检查,从而减轻看病的负担。这种方法不知道有多少人接受和不接受,且看且观察。
2,门诊预交金不强制收费
国家卫健委1月20日宣布,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预交金有方便的地方,提前交了到时候扣起来更便捷,但是也给一部分人增加负担,所以,这次改革就是自愿交,不强制。愿意享受便利的可以提前交,不愿意增加负担的不用交。
3,即时结算范围更广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部署安排,2025年的目标是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即时结算的达成,表明医保基金的支付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这种变化蕴含着诸多益处,从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流程,到提升医保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以后生病就医与医保报销更方便。无论是对患者就医体验,还是医疗体系的高效运转,都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04,跨省共济
从2024年底试点以来,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16日已经有11个省81统筹区实现了跨省共济。
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作为职工医保的主要受益群体,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变化向来十分关心。2025年,在国家医保政策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最大的变化就是进一步推进跨省共济,以更好地满足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及家庭共济等需求。
若你与近亲属分别在不同省份,那么你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可通过医保钱包跨省转给近亲属使用,可以做到一个人参保,家里人一起享受的一种医保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