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战略力量对比,或许会因为特朗普上台后的“弄巧成拙”,而从2025年开始加速逆转。

距离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职位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星期时间,他签署批准的诸多行政命令也开始进入执行阶段。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和朝鲜领导人会面】


这标志着美国的国家战略政策正式向着特朗普所期望的那样,进行大范围调整。而在这个过程中,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就是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对朝鲜核问题的态度。

因为特朗普在就任后的一场采访中破例调整了对朝鲜的称呼,将其称为“拥核国家”。

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包括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美国从未认可过朝鲜的“核拥有国”地位。特朗普的这番话,很可能意味着美国将在朝核问题上和朝鲜平等对话。


【港媒报道特朗普破例调整了对朝鲜的称呼】


这种堪称异样的态度转变背后,很可能预示着两点问题。

一个是特朗普有意放弃“半岛无核化”战略,缓和与朝鲜的关系,降低其对美国的威胁。

另一个是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已经成长到美国需要依赖各种手段遏制的地步,最起码要遏制在一个美国可以接受的水平。

毕竟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踏足朝鲜领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所展现的态度,颇具他的个人性格特色。说白了就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一切以利益为重。

这导致了在2017—2021年的第一任期中,特朗普虽然成功在任期前半段缓和了和朝鲜的关系,被朝鲜领导人在板门店邀请跨过三八线。

但之后由于对朝缓和政策的利益不高,同时朝鲜在拥核问题上的立场非常坚定,见朝鲜弃核无望的特朗普随即调整了对朝战略,两国关系也迅速降温。


【特朗普越过三八线踏足朝鲜领土】


特朗普的这一决定连带朝韩关系也受到了影响,搞得文在寅在任期最后2年一直在想方设法修复这一裂痕,公开表态愿意和朝鲜领导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举行会晤。

可以说,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里,美朝之间的交流完全可以用高开低走、不欢而散来形容。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核心原因,就是彼时的美国仍然坚持半岛无核化战略,试图通过一系列政治许诺,让朝鲜单方面弃核。

而朝鲜以前吃过美国“空头支票”的亏,所以就算特朗普和文在寅表现得再有诚意,朝鲜也不可能同意这个要求。


【朝鲜的火星-19洲际弹道导弹】


再加上拜登任期的4年里,朝鲜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洲际核武器投送能力有了大幅增长,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其对美国的战略威胁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一系列因素使得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中面临的挑战,远大于第一任期。他想要在任期内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继续延续之前的半岛无核化政策,而是需要另辟蹊径。

那就是以“承认朝鲜核地位”为筹码,换取朝鲜将核力量,尤其是可以威胁美国本土的战略核力量规模,裁减、限制在一个可以被美国接受的范围内。


【朝鲜的火星-18洲际弹道导弹】


毕竟现在的朝鲜不可能弃核,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卖个顺水人情。同时朝鲜的国力决定了他们很难拥有太大规模的核武库,只要美国不在乎日韩的安全、不去主动刺激朝鲜,那么以美国自己的体量,朝鲜的核威胁还不及中俄两国的零头。

而这也引申出了第二个因素,那就是中国的核力量。“中国正在积极扩大核武库,并将在2030年达到美俄同等水平”的结论,是美国国防情报局在去年年底得出来的。

而现在距离2030年只有6年了,且特朗普的任期在其中占了三分之二。如果特朗普想要美国继续在未来掌握核优势,他就必须想办法遏制中国核武库的增长规模。


【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想找中国谈核裁军又不是一年两年了,特朗普第一任期也干过,可中国从未接受。究其原因,中美之间的核力量差距让中国在战略博弈上有明显劣势,长此以往会让中国陷入不利地位。

而现在,美国可以利用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拉着中国举行中美朝三方会谈,并以朝鲜的核力量、日韩的核技术扩散为筹码,邀请中国展开核谈判。

毕竟朝鲜拥核,最担心的就是日韩。这两个国家很可能也会寻求自研核武器,而这会进一步导致亚太安全形势恶化,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但美国可以遏制这种情况发生,前提是中国愿意和美国展开核谈判。反之,美国很可能会刻意策动日韩核扩散,给中美博弈增添更多变数。

当然了,特朗普想借题发挥是一回事。中国会不会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底,日韩的综合国力也不比美国。就算拥核了,对我们的威胁也不会太大,一如朝鲜对美国的威胁一样。

甚至考虑到美国一直奉行核讹诈战略,以及日韩在核问题上的“不稳定性”。面对潜在的核威胁,中国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快核武库的扩充速度。美国遏制中国核力量的想法不仅不会实现,反倒是可能加速中美战略力量的此消彼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