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山东各地的大集一片热闹景象。在费县大集上,红灯笼、春联、福字挂满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其中,费县手绣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卞成飞正现场制作着独具特色的荷包,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走近费县手绣的摊位,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绣作品,有精美的挂饰、有实用的荷包,还有寓意吉祥的蛇年图案,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费县手绣独特的艺术魅力。卞成飞告诉记者,她为即将到来的蛇年准备了许多图样,“马上到蛇年了,我创作了一款《蛇盘兔》的玩偶摆件,在民间是‘蛇盘兔必定富’的寓意。蛇也代表钱串子,所以我在蛇的身上钉上了满满的铜钱,寓意2025年能够招财进宝。”



卞成飞告诉记者,为了迎接新年,她前几天还绣好了一幅《灵蛇献瑞》刺绣画,“我在蛇的身上设计了葫芦的纹样,身上和旁边有蝙蝠、铜钱,寓意‘福在眼前’。同时,《灵蛇献瑞》刺绣画还融入了费县手绣很多特殊的针法,比如打籽绣、长短针、平针、挑针。”这些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图案栩栩如生,将生活气息都绣进了这一针一线之中。


在费县大集上,费县手绣绣出了浓浓的年味儿,蛇年图案的荷包、吉祥纹样的摆件等作品成为热销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追捧。卞成飞说,“荷包、摆件等作品一天能卖个七八十件!有的游客是买了自己佩戴,有的是送给亲戚朋友、亲人,都是求一个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更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费县手绣的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它融合了鲁南地区的民间文化和审美观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费县手绣的图案多以花草蔬果、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为主题,色彩鲜艳明快,线条流畅自然,构图饱满富有装饰性。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费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卞成飞表示,费县手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和喜爱。春节期间,绣娘们更加忙碌,卞成飞向记者盘点着她近期的工作安排,“目前商家们订制的手绣都绣得差不多了,不过绣娘们还在加班加点赶制作品呢,因为还要做120多份伴手礼的订单。”

在费县大集的热闹氛围中,费县手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同时,今年春节申遗成功,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卞成飞自从2018年开始就将源自沂蒙山区的手绣技艺带到了欧洲、美国等地。“2025年想要把一些新材料应用到手绣上,新材料可以通过温变的变化,展现不同的色彩,让绣面看上去更加的灵活。”在卞成飞看来,春节申遗成功,更加提醒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要肩负起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责任,同时也是对手艺人不断创新传承方式的鼓励,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大众新闻记者 宋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