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节

都是对生活新的期许

过去生活的酸甜

如今回看,也成了人生中绚烂的风景

这个佳节

小北推出【荷风旭语·新春篇】

走近几位平凡却不平庸的新区人

在他们身上

感受向上的力量

感受暖心的温情

布满磨痕的木制货架,播放复古音乐的老式收音机,风格鲜明的插画挂历,还有黑胶唱片、胶片机……

当你走进这栋一比一复刻还原旧时光的楼房里,也许会惊诧于时光的切片被如此完整地保留。

这个三层小楼房位于葛塘街道中山社区黄马组的一角,收藏者名叫周星星,一个被很多人称为“疯子”的狂热收藏爱好者。

集满这一栋楼,周星星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


最远奔赴过1000多公里

周星星是一名75后,土生土长的葛塘本地人,“爱上收藏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记得当时是看到了一枚老胸章,一瞬间就吸引到我,大脑里有个强烈的想法,我要把这些东西都保存下来。”周星星说,这就是他收藏的起点。


如洪水开闸一般,周星星的收藏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天南海北地搜集各种老物件,雨花石、徽章、照片、挂历、瓷器、家具、电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从江浙沪到周边的安徽,再到更远的福建、甘肃宁夏,最远的时候周星星到过银川,距离南京1000多公里。路途中,热情高涨的周星星甚至忘记吃喝,心里只想着目的地有件藏品在等着他。


老物件是生活变迁的见证

历经二十多年,周星星投入几十万,收集了数千数万个大大小小的老物件,从未转卖过任何一件。


“这个是从一户拆迁的人家收过来的,他们当时打算拆了卖柴火的,最后我花钱把这些都买了下来。”周星星指着一个衣柜说道,上面还摆放着一幅老式结婚照。

纵观周星星的藏品,很多东西并不是特别值钱之物,但对于周星星来说,都各有其珍贵之处。



“我收藏的目的很简单,不是为了钱,就是想保留住旧时光,你看到的这些旧家具、老照片等等,他们都是生活变迁的一种见证。”周星星说,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这些东西终究会消失,再也看不到了,他想尽自己的力量保留住。

考虑到藏品越来越多,一直放在家里不合适,周星星租下一间库房,用来专门放置藏品。几个月前,了解到葛塘正在建设黄马文旅项目,街道也有意引入特色项目,双方便进行了接洽。不久前,周星星便将藏品都搬进了黄马的楼房,并进行了布置,房子不远处还有一小片田地。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对于周星星的举动,很多人都不理解,同行也不理解,更有人说他是“疯子”,觉得他是外星人。因为这项狂热爱好,在还没有库房之前,周星星和家人也矛盾频出,拉黑微信、“扫地出门”是常有的事。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周星星摸了摸身上的二手衣服,快乐地笑了笑,对于别人诧异的眼光,称他“疯子”的事不甚在意。在他看来,收藏的价值不在于物品本身的市价,他们背后的人与故事都是宝贵的财富。


周星星回忆,自己曾经从一位老人那收了一座雕像,个中曲折让人难忘。

有一天,一位熟识的人发给他一张照片,周星星循声而动,了解到物件的主人是一位老年人。要到了地址后,周星星上门表明来意,希望老人能将雕像转给他。

对于这个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老人表示不理解,并且拒绝了他的请求,不愿意卖与他。周星星耐心地解释,表示自己并非奇货囤积、占为据有,本意只是想收藏,老人如果愿意,随时可以过来参观,也随时可以把东西拿走。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周星星没事儿了就拎着酒和菜找老人聊天、下象棋,“权当陪陪老人,即便收不成,交个朋友也是好的。”被周星星的真诚打动,老人最终将雕像卖给了周星星。


时光流转,又是新的一年,周星星最大的愿望是能在黄马深耕,打造好他的小楼房,追逐更多的记忆,供大家参观,“希望大家都在这慢下来,远离片刻城市的喧嚣,享受生活的慵懒。”

素材来源 | 葛塘街道

视频、图 | 林涛

文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