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在万众瞩目中如约上线。今年“百花迎春”以“共唱团圆家,百花再出发”为主题,以“家”为主线,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的联袂出演、各艺术门类精品的汇聚一堂,围绕“小家、大家、国家”,在展现新时代中国文学艺术界艺术成就的同时,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家国情怀的艺术盛宴。
“新春齐回家”的精彩开篇,拉开百花齐放的序幕。书法民俗秀《同有一个家》富有创意也颇具挑战,不仅将音乐、书法完美融合,在有限而密集的时间内展现出优美的书法作品,闪现剪纸、糖画等民俗作品的精湛工艺,加之两岸三地艺术家同唱“同有一个家”,以及多名书法家书写“家”字来辉映联欢会的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暖场效果。
《点赞新时代》《相亲相爱一家人》《你笑起来真好看》《一路生花》……由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嘉宾代表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十三首歌曲汇聚而成的《蛇年迎新春 开门送祝福》,带动舞台上下成为欢乐喜庆的海洋。从书法民俗秀《同有一个家》,到团圆组曲《家之情——温暖如初》,再到经典旋律《家之路——守望阳光》,“家”元素的温情、深情贯穿始终,印证着主持人所引用白居易的名句:“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从《同有一个家》书法与民俗的融合,到《江山如画》的美术与歌舞的交融,从“80”“90”后老艺术家们的精彩献唱,到新生代顶尖舞者的优美舞姿,全方位呈现了不同艺术门类的高超水准,彰显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也展示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深情唱团圆”的不断升华,呈现百花争艳的景象。第二篇开始的《东北一家亲》展现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深扎”组曲《家之大——情满四方》则分别展示全国各地的生动面貌,有小康真情《小花》中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多元交融和美满幸福,有边疆风情《归园田居·放羊调》展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时尚化的民族风情,还有大湾激情《一湾潮起》,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在改革前沿奔涌向前的昂扬态势,实现了从一域到全局的跨越。
地域跨越的同时,还有着时代的飞跃。相声《时代三人行》以60、80、00后的“PK”,展现时代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年代摄影秀《暖》将镜头跨越70年,不仅记录着平凡人在时代下的变迁,也以一个小家的幸福变迁,印证着大家的生活改变,映射出国家复兴下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而内容上也精彩纷呈,既有戏曲三唱《白蛇传》,由广东粤剧院、浙江婺剧团、上海昆剧团分别以粤剧、婺剧和昆曲三种不同的剧种共同演绎《白蛇传》经典传说。也有魔术旗袍秀《金风玉露》,将杂技的难度、旗袍的魅力与魔术的神秘贯通融合。丰富多彩节目争相斗艳,不仅让观众大饱眼福,更深刻领会到小家温馨背后的国家强盛。
“百花满家园”的呼应点题,绘就百花盛开的画卷。晚会第三篇不仅将“百花满家园”演绎得淋漓尽致,更凸显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理想情怀、奋进姿态与责任担当。第一个节目《家之兴——歌以咏志》,对晚会“家”元素进行呼应的同时,更通过节目实现了精神的升华。从张靓颖《我的梦》的梦想力量,到阿云嘎和黄霄雲联袂演唱《海的尽头是草原》的民族情感,再到《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昂扬风貌,三首歌曲饱含着梦想与青春的力量。
广州歌舞剧院所表演的舞剧《英歌》,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国家级非遗的“中华战舞”魅力,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的源远流长。而情景朗诵《党的女儿》,更是在致敬“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的同时,展现出人民艺术家们的价值坚守与勇毅担当。“无论何时何地,我永远是党的女儿”的表白,以及之后《红梅赞》的呼应,更是将此次春节大联欢推向高潮。
《再一次出发》的歌唱和背景图、视频的集中展现,不仅是对耄耋之年的文艺前辈、初露锋芒的青年才俊扎根基层、奉献群众的再赞誉,更是对文艺工作者们践行“家国情怀”的再动员。而最后全体演员合唱《我的祖国》,生动展现了文艺工作者们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为这场“家国情怀”的艺术盛宴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迈上新征程吹响了新的号角。
(作者系江西省作协会员)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编辑 | 贾潇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