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1913.10.15-1976.7.3),出生于原四川省荣昌县(今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现代画家。陈子庄早期作画,时号兰园,中期号南原、下里巴人、陈风子(陈疯子)、十二树梅花主人、石壶山民等,晚年号石壶。代表作有《山深林密》《秋山如醉》《溪岸图》等。著有《石壶论画语要》。1976年7月3日,因心脏衰竭逝世,享年63岁。


桃花 16.5cm×22.5cm

陈子庄谈艺录

◎怀素《自叙》引许御史评他的草书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此诗很好,对于绘画很有启发。“志在新奇”,是指风格,“无定则”即没有别人的框框,也没有自己的框框。

◎又引戴叔伦评其草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即是说兴致未来无好画。一幅好画,往往偶然得之,爪熟自落。画家本人再画第二次也画不起。


钟进士 66cm×42cm

◎陆机《文赋》云:“虽抒轴于余怀,怵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此与“志在新奇”可互相印证。

◎关于资料问题,可先分期购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画册。这一步工作必须尽快完成,现在看真迹不容易,要充分利作印刷品。起手眼光要高,气象要大,以后才有发展,等于建屋,先把主要屋架立好,以后再搞内部装修。要按计划学,每次学习有每次的目的,有的是要求必须达到的,有的仅是要求留意的,要分清楚。


古瓶红梅 67cm×33cm

◎一辈子没有机会接触大家的人,一般说来不会有什么成就,因其本心未受到过启发,性灵未受到过熏染。

◎画画学别人,是自找枷锁,完全效法古今名家书画的做法是错误的。要贵在创造,画自己想的画,那是自己主观与客观结合而产和的,是独特的,不可代替的。


柳鸭图 69cm×44cm

◎学泰戈尔的诗,可以丰富绘画的思想感情。好的文学艺术,都是以能激发人的内心感情、启发人的思路为第一要旨。

◎杨万里有一首诗:“雾里江山看不真,但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赵尧生学这首诗写了一首,最后两句是:“中天挂出如钩月,曾照洪荒第一年。”赵诗比杨诗更开阔雄奇。赵先生可谓善学古人者。


猫石图 82cm×42cm

◎学习中国画以书法作基础,五十以后,悟得此中道理,可进入艺术境界。否则只是播弄技法,三技施毕,则越画越孬。

◎(有人把蜀山写生稿给先生看)你画的树是石涛的树。写生不能带着框框去,应该是去体验自然。其实写生的时候画不画都不关宏旨,重要的是观察、体会、比较。


小鸡图 30cm×38.5cm

◎写生时对自然景物不能硬搬,要取其精华。认识精华所在便是功夫,学画者首先要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智慧。

◎绘画应自己命题,自己造意。例如为某人祝寿,要根据其人性格、身份选取题材,不能动辄就是松鹤。有了题材,还须造意,务使此种题材、此种造意施于此人可,施于别人则不当。


远眺(二) 92cm×46cm

◎学生在学术主张上反对老师,有不同意见,在创作理论上有分岐,这是好事,不是坏画。艺术要这样才有发展。如果老师说弟子反对他不对,这实际上是奴隶主的思想,想永远埋没别人。学生尊敬老师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只是尊敬,不能发现其缺点,这也是奴隶思想作祟。人总有缺点,为什么不能发现呢?作为发现而论,无论优点缺点,都是一种进步。

◎我的画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生活。前人诸家中,我常学方方壶、孙龙、石涛、八大、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人,此外还参以秦汉砖瓦、殷周铜器等。


渔归 20cm×27.3cm

◎我的山水画,艺术思想保守者皆以为判道离经,我则认为判得还不够。当然,我是一边画一边摸索,不是突然插反旗的。突然插反旗的人,往往是喊出口号来抬高自己的。如时下流行的《毛竹图》,画面只有两层(近景竹,远景竹筏),秀气,女人气,难看,这给人有何享受?这不是艺术。如说有两层也算创造,则黄宾虹之画往往十层八层,早已有之了。画面的层次不能层层分开如舞台上的幕布,层次之间不能断然划分,要有过渡。

◎我自憾年青时读书少了,然此亦生计所逼,无可奈何。早年,我天不见亮就起床练字,然后以特制的长管笔悬肘习画,写小雀飞、鸣、宿、食各态及变化,再后就是画卖钱的画,有空闲了才读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每日里思想沉浸于艺术气氛之中。但因卖画为主,书读少了。


柳岸人家 23.5cm×31cm

◎我对年青人的希望是:第一,要好学。尽管未上过大学,但要超过受过大学教育的水平。每周读一篇文章吧,两年也应读完两部古书了。第二,学毋过杂。不要画画、雕刻、塑像、贴鸡毛……什么都搞,钻一门就够了。第三,不要好名。

◎程子曰:“得天地之虚灵。”虚则灵,满即是患。凡名位功利之事要让人,当仁则不让,此谓合天地之德。


崖畔人家(一) 26cm×34cm


蜀中山水册(三)25.5cm×32.5cm


山水册(四)17.5cm×24.5cm


睡禽 26.3cm×33.8cm


雪梨枇杷 26cm×34.5cm


迎风牡丹 63cm×44cm


壬寅册之一


壬寅册之二


壬寅册之三


壬寅册之四


蜀山之奇图页


甲辰邛崃图页


雨后斜阳图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