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劣根性——见不得人好。

你越是过得好,等于在别人的伤口处撒盐,别人越是仇视你。

你越是过得不好,等于给别人提供了乐子,别人越是捂着嘴巴偷笑。

不希望别人过得好,而希望别人过得差,为什么会有如此极端的心理呢?

只能说,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差距极大、内卷极其严重的年代,人性被扭曲,这是分分钟的事儿,谁都无法改变。

现实无法改变,那我们就需要保持警惕,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希望你过得好的人,基本上,会对你做这些事。



一、扭曲你的情况,在背后唱衰你。

在人情社会,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比如说,一场亲戚,别人得知你过得比他们好,那他们就会在背后说你的闲话,甚至连“为富不仁,没有良心”都说了出来。

你可能就不理解了,我只是过得比他们幸福而已,为什么就会被他们唱衰呢?

因为别人见不得你好。你的好,对于别人而言,就是妥妥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说得难听一点,你越是过得好,那些不如你的人,越是希望你快点死。

典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大家都一起穷,吃观音土,那没问题。可要是你有钱,而他没钱,那他绝对会仇恨你。

不然,为什么如今的“仇富”现象会这般严重呢?嫉恨之心,就在于此。



二、得知你过得好,就羡慕嫉妒恨。

既然谈到嫉恨之心,就不得不谈到一种心态,羡慕嫉妒恨。

大家都是闺蜜,你婚姻幸福,她婚姻不幸福,那她一开始会羡慕你,进而嫉妒你,最后就会对你产生恨意。

你的闺蜜会想,凭什么你能婚姻幸福,而我的婚姻不幸福呢?这不公平,我不能接受。

身为局外人的你,肯定会觉得“很可笑”,心想,我是否幸福,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你要如此心态扭曲呢?

就跟这两个字有关,攀比。

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认识,就会互相攀比。就跟过年的时候,亲戚之间互相攀比谁有钱,谁的房子更大一样。

人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好,而不希望别人过得好。现在的人,攀比心理严重,总是把别人的不幸,当成是自己的快乐。而把别人的幸福,当成是刺眼的光芒。



三、平白无故,就认为你不是好人。

现阶段,存在一种极其扭曲的风气——你过得比我好,那你就不是好人。

这是什么逻辑?其实,很多人都不讲逻辑,永远都按照极端的情绪去为人处世。

见到过一个案例。某朋友财富自由了,就不再工作了,而是选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周游名山大川,日子滋润得很。

由于他每一次外出,都会发朋友圈记录。某个好友看了他的朋友圈,就斩钉截铁地认为,这人天天去旅游享受,妥妥的享乐主义,不是什么好东西,就该枪毙。

他的这些想法和言语,传回到朋友的耳中,朋友都惊了,我有钱,就到处旅游,享受 生活了,关你什么事儿呢,怎么这人如此极端,就跟恐怖分子一样呢?

后来,朋友才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过得好,而他过得不好,那他产生极端的心理,认为比他过得好的,都不是好人,就是必然的事儿。

这年头的戾气太严重了,你的工资收入,要是比别人还高,别人也得知你的工资收入,那别人对你的态度,绝对是敌视的。要警惕。



四、主动避开你,跟你保持距离。

再怎么要好的朋友,一旦产生了差距,就有可能各走各路,相互避开。

当你还身处底层的时候,你就会跟同为底层的人士交朋友。别人也觉得,大家都是底层人,没啥差距,很好打交道。

当你跨越了阶层,晋升到了中层,那你就会跟同为中层的人士交朋友。这个时候,以往的底层朋友,就会见不得你好,而跟你斩断关系,分道扬镳。

也就是说,随着你跨越了一个层次,先前那些低层次的朋友,就会跟你“缘尽”。

典型的“阶层不同,不必强融”。别人融不进你的圈子,你也融不进别人的圈子。大家已经是陌路人了。

要牢记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要主动陷害别人,也不要缺乏防人之心。在这个年头,你不害别人,可不代表别人不害你。

文/舒山有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