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国家启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各地积极响应,致力于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自然在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中成果显著,除了大家期待已久的盛京医院国家儿童(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外,医大一的国家级项目,也迎来了全新进展。
1.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竣工交付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正式竣工,中心位于浑南区白塔一街210号,也就是医大浑南院区,总建筑面积94890.33㎡,其中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92776.33㎡,地下三层、地上五层。
据此前医院介绍,其内部将打造细胞治疗研究转化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多组学生物样本库、医学检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新技等等。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达到了大约480万,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总数的24%,占全球首位。而且,从目前的医疗情况来看,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京沪江浙等地区,庞大的患者基数与较高的发病率,加上异地就医对于病患多重折磨,让癌症防治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中之重,也凸显出打造国家肿瘤区域中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未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将全方位革新东北地区肿瘤诊疗体系,大幅提升诊断精准度与治疗效果,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级医疗服务,减少长途奔波异地就医的困扰。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计划于今年竣工
与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一街之隔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目前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项目总建筑面积58600㎡,其中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筑面积58540平米,分为地下二层、地上九层,包含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信息指挥、培训演练、教学科研、物资仓储等使用功能。
据了解,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建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过往紧急救援任务中表现卓越。在2020年抗疫期间,他们迅速响应,奔赴武汉等抗疫一线,承担物资运输、驻地消杀及感控等重要任务,圆满完成救援使命,彰显了强大的应急救援实力与担当精神。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建设完成后将通过平急结合、医防融合,发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作用,将为这支队伍提供更先进的硬件支持和更完善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其救援能力,对于提升区域内紧急医学救援水平与能力、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研究和成果推广意义深远。
从新建医院到区域医疗中心的落成,再到医学教育的提升,一系列举措正为市民的健康生活加码,相信在未来,沈阳还将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医疗体系,为市民甚至东三省的居民健康福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