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最近《哪吒2 》热映,我相信有一句话,肯定击中了无数父母的心。
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老龙王,最后发现自己错了。
因为没有哪个父母能为孩子扫清所有的障碍,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生。
老龙王说:“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
作为老父亲的我,何尝不希望小小鱼能多听听我的建议,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事。
这样能更快捷,又能少犯错。
可我发现,这仅仅是想多“控制”孩子。
而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太多太多。
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被父母牢牢控制或者替代的时候,心里感觉担忧。
有一次早上带儿子去吃蒸饺。
他这个小吃货已经是那里的常客。
而我常常也会遇见爸爸带着孩子吃早餐。
也有爷爷奶奶带着背着书包来吃早餐的孩子。
那天我们跟一对父子同桌。
小男孩年龄跟儿子一般大,清清秀秀的。
一边跟爸爸撒着娇,一边小心地说着“吃吃吃……快点。”
还不停地踮着脚蹦着。
而这个爸爸呢,一直在用微信语音聊天。
自己吃一口,然后喂孩子吃一个。
有时候聊天久点,孩子就伸长脖子张开嘴等着,催着。
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
这个小男孩瞧了儿子一眼。
小朋友总是喜欢观察另一个小朋友的。
饺子上桌,我给儿子递去一个装醋的小蝶,给他添了一点醋。
然后他自己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而我就在等着我的馄饨上桌。
这时那个男孩看着儿子拿筷子吃有趣。
也去拿了一双筷子,想自己夹着吃。
弄了一下不会,就又去试了几次。
这时不耐烦地爸爸直接把筷子夺了去,放进了筷子筒里。
然后照旧喂孩子吃。
而孩子也乖乖地在一旁等着喂食。
小男孩就一直在那“呃呃啊啊”的催促着,像极了嗷嗷待哺的小燕子。
爸爸稍微慢了一点,就叫的更急。
这样的情形,爸爸似乎更习惯一些。
过了一会,孩子说要“na na la ”,很急的样子。
原来是要喝水。
爸爸又递过去一杯水。
最后吃完了东西。
一边聊着语音的爸爸,一边又拿来纸要孩子擤鼻涕。
很有经验的爸爸,对孩子的照顾可以说细致入微。
可看得出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所以孩子看上去很娇弱,非常黏人。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一种尝试的欲望。
某一个时刻也会小心翼翼地走出父母划的那个“圈圈”。
可一旦父母发出禁止的指令,马上就吓得逃了回去。
再也不敢去尝试。
2
当我们谈论一个小孩子的某一个表现时。
很多人说是不是杞人忧天?
难道一个孩子长大了不会用筷子吃饭?
当然会,长大了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会。
可有一种孩子,身体长大了,心理却还是一个婴孩状态。
我们往往把这种人称之为“巨婴”。
为人父母不得不警惕。
什么都等着孩子今后长大了再去做。
往往就迟了。
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都有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
特别是心理发展,更是不能忽视。
父母之爱有两种状态。
一种是依恋状态。孩子一般在0-3岁最为需要。
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呵护的阶段。
一时没见到妈妈,孩子就会哭泣。
一离开妈妈去学校,就忍不住哭泣。
父母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无条件地呵护和关爱,会让孩子的心理有安全感。
而孩子一旦能力增强,就会有明显的独立意识。
父母就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去获取经验。
这就是分离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走上独立。
就拿用筷子来说。
一两岁的孩子就会喜欢筷子,把他当作好玩的玩具。
但是孩子把筷子放进嘴巴奔跑时非常危险的。
所以当儿子那时候玩筷子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了危险性。
一看到他玩就劝阻了。
但到了快4岁的时候,他自己也想拿筷子吃饭。
这时候我就让他在餐桌上拿筷子。
刚开始他抓在筷子尾部,我就会告诉他怎么调整。
慢慢地他就能掌握方法,自己夹住菜。
当他知道了筷子的功用,就再也不会拿去玩耍了。
很多的父母,不给孩子机会。
“不解释,你长大就知道了。“ “我说了算,因为我是你妈!“ “不要说了,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不行,太危险了。“
可就是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往往能让孩子获得独立的机会。
给他们机会,哪怕错了,也没关系,慢慢来。
3
我们真的不要太“在意”孩子。
其实,放手的爱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因为放手不是“放养“。
放手跟限制孩子比起来,不知道要多几千倍的深情和用心。
当我带着儿子出门,有时候买菜回来。
他提着一袋子菜,我提着一袋子菜。
邻居见到就会打趣“小小鱼,你爸爸又欺负你了,这么大的袋子也要你提。”
而在奶奶家里吃饭,他那时候就等着奶奶喂。
我板着脸,吓退奶奶,断了他的念想。
他自己要去做蒸蛋,打蛋掉了蛋,搅蛋又倒了蛋液。
可我还是得耐心地教会他,而且一起打扫战场。
当他出门时一开门就甩门时,我教会他为人扶门的习惯。
如今他出门的时候,如果是先开门,他会习惯性地为后面的人扶着门。
因为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为别人考虑的修养。
而当其他的孩子享受着父母的娇宠,享受着被替代的美好时。
他却在自己独立的路上吃着苦。
要知看到他吃苦,我也心疼。
但我愿意承受这样的心疼。
当然,我们喂孩子吃一顿饺子只要几分钟,干净利落。
孩子自己吃可能要十多分钟,而且可能会掉身上,可能惹出很多的麻烦来。
可我愿意做后者,陪着孩子去惹麻烦。
因为我知道,有一天他就不会有麻烦,而是自信而勇敢地搞定自己遇到的这些麻烦。
放手,其实是更深沉,更有勇气的爱
4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在给孩子爱的同时,请记得要适当放手。
在孩子需要独立的时候,得体地退出。
孩子独立得越早,越能承受这生活的风雨。
温室里的花朵禁不止风雨,每一个父母都知道这个道理。
可一看到孩子吃点苦就心如刀绞。
一旦觉得麻烦就赶紧快刀斩乱麻地替代孩子去办好。
在孩子应该做决定的时候,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控制孩子。
其实很多家庭,孩子黏人,离不开父母,都是父母自身的原因,父母紧紧地牵着孩子的手,管的太多,被无穷尽的焦虑笼罩。
可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这个令人心碎的事实:必须放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种爱不是控制,更不是替代。
而是当孩子有一天离开了自己。
或者自己哪一天自己永远离开了孩子。
自己是不是真的安心。
而孩子是不是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幸福生活。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点击下方小程序可参团购买,谢谢支持,一起成长。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
您 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 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弟弟,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累计发布了800多篇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