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似乎很容易,只要你怀上了,就可以升级成功了。
但怀胎十月,你可能要面临各种不舒服的孕反;生孩子的时候,你可能要面临九死一生的未知危险。
等宝宝平安降生的那一刻,你觉得终于可以解脱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一)
有一位乐乐妈曾跟我反映:自家宝宝总频繁夜醒,她每晚睡不好,两个小时就得醒来给宝宝喂奶,还要换尿布、哄睡。
有时候等宝宝睡着了,她的困意却没了,没办法只能躺在宝宝旁边玩手机,刷刷短视频、逛逛购物平台、看看小说。
等她玩累了,想要睡觉时,却发现宝宝又醒了,又只能开始新一轮的哄睡,自己每天晚上都睡不好,都快抑郁了。
确实,我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曾经也是这样熬过来的。
通常夜里才是我们宝妈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所以拿手机刷一刷,成了我们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
但这看似平常、没问题的举动,却可能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二)
妈妈在睡着后的宝宝旁刷手机,有哪些危害?
1、会干扰宝宝的睡眠。
手机发出的蓝光会刺激宝宝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可能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本来宝宝睡眠周期原本就短,所以才会出现频繁夜醒。
如果妈妈在旁边玩手机,少了褪黑素的影响,宝宝会更频繁地夜醒,不仅宝宝的睡眠质量变差了,连妈妈自己也可能会被“整崩溃”了。
就像上文中的乐乐妈一样,她越在宝宝旁边刷手机,孩子醒得越频繁,这对大人和孩子的睡眠都不好。
2、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国内外医学研究表明:宝宝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状态下分泌的,宝宝的睡眠质量越好,分泌生长激素就会越多,原则上对长高越有利。
但如果妈妈在宝宝睡着后玩手机,导致他们睡眠质量差,那么宝宝就可能一直处于浅睡眠状态,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能会减少,从而影响身高。
在一些临床案例中,医生发现部分发育迟缓的宝宝,其家庭环境中存在宝宝睡眠时周围有电子设备光线的情况。
3、可能会破坏孩子的视力
上海知名眼科专家吴乃川教授介绍说:视网膜中的黄斑区是眼睛中收集信息最丰富最敏感的区域,直至儿童4岁左右才发育完全;而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晶状体相对清澈,无法有效过滤光线,眼睛更容易受损。
尽管宝宝睡着后,眼睛是闭着的,但妈妈玩手机时发出的蓝光,仍然可能会对宝宝的视网膜产生一定的刺激。
而宝宝的眼睛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视网膜中的黄斑区还很弱,对蓝光的抵抗力较弱,长期让宝宝暴露在蓝光下,真的可能会破坏他的视力发育。
再说,宝妈在黑夜中刷手机,也会影响咱们自己的视力,还可能会导致一些眼部的病变,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之前在网上就有爆过一个二胎宝妈深夜刷手机猝死的案例,为了宝宝和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尽量不要熬夜玩手机。
(三)
妈妈如何玩手机,才不会伤害到宝宝呢?
1、物理隔离法:姐妹们尽量别躺在床上玩手机,要到另外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玩一会儿手机,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等咱们有睡意后,再把手机放下,然后再回到床上和宝宝一起睡觉,这样妈妈和宝宝的睡眠质量都更好,母子也更健康。
2、升级装备法:把咱们的手机设置成防蓝光的模式,或者给手机贴上防蓝光膜,让宝宝的身子侧向另一方睡觉,给宝宝分床睡,都是可以的。
3、睡前玩手机,尽量不要挑兴奋的事来做。
像那种追长剧、玩游戏、看小说,宝妈白天做比较好,晚上如果越刷越兴奋,根本停不下来,会影响睡眠的。
宝妈晚上适合刷一小会儿小视频、看短篇育儿文章,或者购物,时间把握好的宝妈,基本能做到不超时,睡眠质量更好。
虽然说咱们在宝宝身边刷手机,短期看不出有什么坏影响,但长期累积下来,危害可能就会暴露无遗了。
希望姐妹们在没造成很大的伤害的时候,就能够抵住诱惑,多为宝宝和自己的健康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