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律师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中国律师并没有很久,从清朝沈家本提出到民国的《中华民国律师暂行条例》。虽历经坎坷,但成长迅速。记得刚执业时发言的主题是“为理想主义热血,报世界以善意。”执业至今,又有了许多新的感悟,今年我的主题是“变与不变——保持热忱,拥抱变化”。
1
今年的收获
欣慰的是2023年的刑事案件,在2024年取得了结果,上周一最后一位当事人释放,全部都能回家团圆过个好年。刑事辩护是法律王冠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除了技术性强有着天然的专业壁垒和安全隐患,最吸引人的是对公权的对抗,辩护权本身就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法治进程和人权保障程度。
为权利而斗争。回想学生时期,法学家耶林谈及权利斗争是权利人受到损害时,对于自己应尽的义务。人的生存不是单由法律之抽象的保护,而是由于具体的坚决主张的权利,坚决主张自己的权力,不单单是利益,而是名誉、人格的问题。到现在更能意识到这背后沉甸甸的责任与当事人的寄托,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
虽然法律条文基本人人可懂,人人可谈,但是背后的逻辑、思想、价值观很深,绝非轻易可领悟的。随着办理的案子数量增多,对法律的价值与处世哲学体悟愈深,能够将法律作为自己的事业愈感荣幸。这个行业带给我的收获,是对人性的观察、洞察力;深刻理解社会运转和法律运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法庭上拼的是证据,要讲逻辑,讲重点,要先听到对方的逻辑错误并精准反击。理性平和地辩护,对法官裁判起到“拾遗补缺”的功能。辩护制度存在的哲学原理就是使裁判者做到“兼听则明”,通过刑辩律师提供的不同于起诉书的另一个“故事版本”,使法官做到“对不利与有利情形一起注意”。每当法官在我发言的时候,这个全场我最重要的听众,身体前倾饶有兴趣在听的时候,我知道我和我当事人的机会来了。每每遇到专业过硬认真办案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前辈、对手,都会从他们身上学习,都会增添法治的信心和希望。
2
生活本身就是在修炼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出自禅宗中的一则公案。故事是这样的:时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慧海回答:“用功。”问:“如何用功?”慧海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相似)否?”答“不同。”问:“何故不同?”师答:“他(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即百种思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并非轻易可以做到,这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智慧。
用力过猛耗尽心力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律师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挑战。会做饭的好处是督促自己吃好每一顿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做好每一件工作。加班、熬夜、出差是家常便饭,学会休息很重要,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挑战。
选择这个职业,意味着内心的强大。每个人都有特别艰难的时光,日升日落,总有黎明。对峙逆境绝境而奋起或改变,面临高光顺境时刻而不骄躁。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非善意打击。心理学上有一个投射原理,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所有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想法、期待、判断和投射。别人如何评价你,反映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内心。三毛曾经在《撒哈拉沙漠》里面写过一句话:“你对我的百般注解构不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
法律之外,更有生活。休息时间跟随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打卡各大博物馆,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更是一场自己的生命、意义的重新发现、思索。养成一项运动爱好,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锻炼身体。大汗淋漓之后,是身心的舒缓。热爱生活更热爱工作,二者不冲突。
3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但总会有办法
时代一直在变,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变化,面对着经济的下行周期,不确定性是每个人都在面对的。但有些基本的东西却始终保持着它的重要性。这就如同在汹涌的波涛中,总有一些坚固的礁石可供我们立足,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变化背后的不变本质。挑战背后就是机遇。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就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今年很喜欢的一本书是《平面国》,是英国一位牧师于1884年创作的寓言小说,在大众信奉魔法、巫术,现代物理学连影子都没有的时候,他在畅想高维空间。感知到理性和求知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书中二维空间的正方形遇到了三维空间的球,面对知识的有限,保持谦逊和探索,不放弃思考和探索。同时,这本书的作者是超越自己所处时代的人,希望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智慧,穿越历史的周期,坚定地走下去。
我常常在想工作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挣钱、体面的生活,好像也并不是,直到我读到一句话“精神上的独立与自主,无畏惧的生活与工作”,这应是伴我们一生追求。秉此,我们去遇到合适的人与人群,去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很荣幸能够成为鑫士铭光荣集体的一员,给我们归属与支持,有鼓励我们青年律师的发展的土壤,有专业、优秀不断追求卓越的前辈榜样,有一同进步互相学习的伙伴。最后,愿美好与天地共存,愿奋斗与理想比翼齐飞。
蔡菲菲
专职律师
教育背景
2015年-2019年,山东大学(威海),获法学学士学位
擅长领域
为DBR Lafite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青建集团等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金融借款合同、买卖合同、劳动人事争议等民商事案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办理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敲诈勒索罪、涉黑恶等刑事案件辩护,多位当事人取得不起诉、缓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