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晚舞台上,小品《借伞》火出圈了。
其中陈丽君饰演的许仙,那扮相一亮相,社交平台瞬间就被弹幕刷爆了!
“这许仙也太俊俏了吧”“终于等到陈丽君”,大家的夸赞铺天盖地。
作为斩女又斩男的“老公姐”,陈丽君这两年的大火看起来是意料之外,其实是情理之中。
陈丽君出生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这座小城,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越剧的韵味。
小时候,陈丽君的音乐老师总会在课堂上放一段越剧,那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一下子就抓住了小陈丽君的心,成了她艺术启蒙的火种。
13岁那年,陈丽君心里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学越剧。
可父母却忧心忡忡,苦口婆心地劝她:“学戏太苦了,你能受得了吗?不会后悔吗?”
但陈丽君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我不会后悔!”.
就这样,她一头扎进了越剧的世界,进入了嵊州越剧艺术学校。
在学校的日子,简单又艰苦。
练功房、教室、寝室,三点一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一星期只有3小时外出时间,其余时间都泡在练功房里。
每次练基本功,一个动作就得重复无数次,手累得直发抖,汗水不停地从脸上、手心、后背往下淌,滴在地毯上。
累到坚持不住的时候,她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喊:“这条毯子上有多少人的汗水,你也要留下自己的!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
凭着这股子韧劲,2008年毕业时,16岁的陈丽君就拿下了全国艺术院校“文华奖”地方戏组金奖。
可她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选择继续求学,向着更高的舞台迈进。
后来,陈丽君考入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刚进去,她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从花旦转工小生。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意味着她要把之前学的很多东西推倒重来,从最基础的手、眼、身、法、步开始重新练起。
练云手练到虎口疼,学武戏五脏六腑都跟着痛,连声带都因为过度练习出了问题。但陈丽君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她也遇到过挫折。
第一次演贾宝玉的时候,老师说她不像。可陈丽君没有气馁,不断琢磨角色。
多年后,当她再次演绎《葬花吟》时,终于找到了感觉,实现了从“不像”到“不一样”的蜕变。
2023年,一部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让陈丽君彻底火了。
她在剧中饰演玉面修罗贾廷,折扇遮面、邪魅一笑的模样,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老公姐”的名号也不胫而走,一夜之间,她收获了百万粉丝。
这部剧的成功并非偶然,经典IP、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再加上大量年轻人的创意碰撞,还有新媒体传播和观众的二次创作,共同造就了这部爆款越剧。
陈丽君在揣摩贾廷这个角色时,还参考了韩剧、电影里的演员表演,给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剧作家罗怀臻评价《新龙门客栈》标志着越剧的第三次“青春觉醒”。
第一代越剧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和妇女解放,第二代则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演员们呈现出个性解放。
而到了陈丽君这一代,越剧走进了互联网时代,在屏幕和网络上展现出独特魅力。
陈丽君很清醒,她知道流量有起有伏,她只希望能让越剧获得更长久的关注。
2024年,陈丽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综艺《乘风2024》。
这一跨界举动,引来了不少质疑声。但陈丽君没有被这些声音吓倒,她在微博上写下自己的心声:戏曲需要传承,更需要传播。
恩师茅威涛也鼓励她:“只要想清楚,就勇敢去做,老师支持你!”
得到鼓励的陈丽君,在初舞台上选择了《天命》。
她一人分饰两角,融合越剧唱腔和剑舞身段,一袭红妆惊艳众人,迅速登上热搜。
可参加综艺对陈丽君来说,并不轻松。
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差异很大,戏曲的鼓板节奏和流行音乐的主旋律截然不同,她连流行歌都很少唱,更别说在节目里融合两者了。
跳舞也是个难题,从古典身段到现代舞感,她只能一点点摸索。但陈丽君告诉自己,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到了第二次公演,她和萨顶顶、柳岩等人合作《溯》,唱腔和舞蹈都有了明显进步,一个蒙眼飞跃的动作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在节目中,当被问到什么是女性力量时,陈丽君回答:“女性力量是多元的,是不被定义的。”她自己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陈丽君从嵊州小城一路走来,在越剧的舞台上创造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流量和关注,又勇敢跨界综艺,为越剧传播开辟了新道路。
她是越剧传承的新生力量,让人们能够通过她更多的了解越剧,能看到一个古老戏曲创新的能力和延续的力量。
作者 | 木易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