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正赛大幕已经拉开,相比起赛场上的精彩较量,或许赛场外发生的事件更加牵动着人们的心弦。


2月3日,林诗栋在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新加坡大满贯男单第一轮比赛中发球。新华社发(邓智炜 摄)

近日,在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正赛开始前,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乒协围绕世界排名及WTT系列赛事的赛制,与国际乒联、WTT核心团队进行了交流。

赛历安排过于密集、奖金水平与赛事定位不相匹配、高排名球员未充分获得应有的签位保护……多位国乒主力从球员角度提出了问题和建言。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提出的隐藏世界排名、取消强制参赛、单独给予功勋运动员参赛名额(外卡或其他形式)、对WTT全年赛历进行优化等建议,体现出对运动员的尊重和保护。

2024年年底,国乒奥运冠军马龙、樊振东和陈梦正式退出世界排名,在世界乒坛引起轰动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WTT退赛罚款等规定的讨论。国际乒联随后召开执委会会议,批准成立专门工作组以负责收集运动员的反馈意见,并审查现有规定。过去几周,工作组与运动员、教练员、成员协会、运动员随行人员代表以及器材制造商都进行了直接沟通,确保其在提出推荐方案前已听取各方意见。

这项工作的重要节点是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期间举行的运动员论坛。此次论坛为运动员提供了就重要规则发表意见的平台,包括参赛规则以及2025年WTT手册的调整。国际乒联主席索林、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兼WTT董事会主席刘国梁,以及国际乒联集团首席执行官丹顿出席论坛,体现出国际乒联致力于开展公开、平等对话交流的态度。

工作组还积极与会员协会合作,收集运动员的直接反馈。除了多个协会主动提出反馈意见之外,工作组还与中国乒协举行专门会议,同时还联系了马龙、陈梦和樊振东,希望听取他们的具体建议。


退出世界排名事件发生后,国际乒联力求最大范围倾听利益相关方的声音。完成对规则的修改需要时间,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国际乒联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充分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原则,确保其作出的决定能够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员的利益。

仅就赛历安排过于密集这一项而言,2025年WTT赛历显示,全年包括四站大满贯赛、六站冠军赛、总决赛加上球星挑战赛、常规挑战赛以及支线系列赛和青少年系列赛。考虑到今年还有世乒赛、世界杯以及洲际赛事,赛程如此密集,对运动员的体力和精力都构成了很大挑战。如果运动员疲于奔命,比赛精彩程度自然会大打折扣,赛事价值与品牌收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的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阿昌塔表示,其目标是促进运动员以及围绕其构建的赛事体系共同发展,打造一个更加强大、更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这不仅关乎当下运动员群体的切身利益,更着眼于未来一代又一代乒乓球运动员的长远发展。”

在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运动员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何让最核心的资源受到尊重和保护,考验着规则制定者的智慧与担当。只有真正做到以运动员为中心,一项运动的长远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来源:苏斌/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