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在日本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确实令人惋惜,不过不少人都觉得:
得亏她是在日本感染的,不然要是在大陆去世了,大殖子们、绿蛙们恐怕又要狂欢了!
而且,要是大S是在国内感染并治疗的,根本就不会到达死亡这一步,甚至半小时都能出院!
为什么呢?
1.医疗体系差异的关键——中国的大医院反应速度
对于普通人来说,世界上医疗水平最好的应该是中国大陆的常规医院。
哪怕是在小城市的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也是十分强悍的,更不用说大城市的了。
在中国,尤其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通常具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医生团队专业且经验丰富。流感一旦加重,病人能快速得到检测和治疗。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大医院拥有极高的医疗信息化水平,医生可以实时共享病历、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确保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
更何况,以大S的经济条件和名人身份,肯定是能在国内找到最好、最快的医疗资源,半小时治好不是夸大。
2.日本分级医疗体系的局限性
日本的医疗体系实行的是分级制度。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大多数常见病的初步诊疗,只有较为严重或紧急的病例才能进入大医院。像大S这种初期只是个流感的病情,只能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初步治疗,毕竟若是没有基层医院的处置意见,流感大医院也不会收治住院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医疗体系非常完善,医院的治疗水准较高,但其分级制度却常常导致某些患者未能及时进入专业的重症科室,最终丧失治疗机会。
如今日本流感日渐严重,如果仅依赖于基层医院的初步检查和治疗,肯定是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的。而且,流感在严重时会导致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像大S这样的有基础疾病(大S此前曾多次被报道患有癫痫、心脏二尖瓣脱垂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医疗反应稍微迟缓就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日本的这一分级医疗体系,虽然能够为轻症患者提供便捷的诊疗,但当疾病进入更复杂的阶段时,可能会在医疗资源和反应速度上有所延误。
3.日本流感形势严峻,医疗或将瘫痪
据报道,日本近期流感疫情严重,病例数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报告流感病例64.39例,是前一周的约1.5倍,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创下过去10年的最高纪录。
此外,部分地区出现了流感药物短缺的情况。例如,总部位于大阪的大型仿制药公司“泽井制药”宣布,因生产的治疗药库存不足,将暂时停止向医疗机构等供应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
因此,建议前往日本的游客和居民提高警惕,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出现流感症状时及时就医。
大S的悲剧暴露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即使是在一个发达国家,医疗体系的分级和资源分配仍然有其局限性。相反,中国的医疗体系,特别是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通常能够提供更为快速、精准的治疗,尤其对于复杂病情的应对能力更强。
而且,对普通人来说,中国的医院已经是最好的了。
不过对于大S来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