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最喜欢的一个汽车博主抛出了 2025 年汽车圈最大的悬念——大家会愿意花 30 多万买理想纯电系列这种新式造型的电车吗?





看下面的评论,70%以上都是不愿意的。



当然这并不能代表真正要买车的那批人的意见,毕竟买车这事儿谁掏钱谁说了算。



但显然仅从外观设计来看,理想 ONE 和理想的 L 系列是非常成功的,好评率在 90%以上,到今天还有车企在模仿理想 L 系列的设计,具体是谁就不点名了。

那么理想为什么不接着用 L 系列的「壳儿」去开发纯电产品系列呢?



比如现在的宝马就是这么做的,3 系、X3、5 系、7 系的燃油、插混和纯电都是用的同一套外观内饰设计,而且从最终的销量来看,宝马的纯电动车是在 BBA 中最高的,2024 年宝马、奔驰和奥迪的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分别是 42.7 万辆、18.5 万辆和 16.4 万辆。

同时现在的问界 M9、腾势参数图片) D9、岚图 FREE 等车型也是混动和纯电共用一套设计,这样还能缩短开发周期、节省成本,那么理想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重新开发一套造型呢?

理想 ONE 和 L 系列为何成功?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来看看理想 ONE 和 L 系列的造型为何如此成功。



传统燃油车因为发动机变速箱等结构的限制,一般车头都比较长,而且因为传统的豪华燃油车要塞进 6 缸、8 缸甚至 12 缸的纵置发动机和纵置变速箱,因此车头会格外长,经过上百年的审美熏陶,大家已经形成了传统豪华车的审美,即长车头、长 L113 就显得比较「尊」。

另外早期的汽车普遍比较「方」,包括 2000 年的普桑,都是方方正正的,汽车普遍变得越来越流线型也就是这 20 多年的事情。尤其是对于 SUV 来说,只要是「方方正正」的造型上一般都不会太翻车,比如长城的坦克系列,路虎揽胜、卫士。

也就是说 SUV 好看的秘诀有两个:长车头(相较于纯电动车来说)+方正的造型

刚好理想 ONE 和 L 系列符合这两个特征,如果仔细对比侧面的话,会发现理想的 L 系列特别像奔驰 GLS 和沃尔沃 XC90,按照大家已经认可的传统豪华车的造型来造,理想的成功非常合理。



这里举一个反面例子的话,就是奔驰的 EQ 系列了,奔驰 EQS SUV 的车身太圆润了,完全没有一辆大型 SUV 该有的气势。



上面这两条定律放到小型车上也符合,比如奇瑞的 iCAR 03 和 V23 系列,小型纯电 SUV 配上了「方盒子」的造型,一个新品牌卖得也还不错。

风阻和空间——纯电车的第一性原理



但是到了电动车时代,没有了发动机、油箱和排气系统这些,电机体积小且布局灵活(可以放到后面),因此车头可以做得非常短,同时电动车对续航非常敏感,因此会做成风阻特别低的样子,比如「邪恶大鼠标」特斯拉 Model Y,像水滴一样的奔驰 EQS。





这里理想 MEGA 和接下来的纯电 SUV 也是这个思路,流线型短车头+溜背的造型,最终带来大空间和低风阻的效果,比如奔驰 EQS 的风阻仅为 0.20,理想 MEGA 仅为 0.215。

因此从纯电动车的产品定义来看,理想 MEGA 和纯电 SUV 系列的思路是对的,是符合纯电动车的第一性原理的。

雷军比李想更「鸡贼」

这里李想对于纯电动车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有时候正确不一定代表就有用。

这里我们再来看雷军是怎么做抉择的。

雷军在采访中自己透露了,李田原给到他的第一版设计造型是一个非常未来、非常科幻的造型,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小米版的奔驰 EQS、小米版的理想 i8。



但雷军还是否了这一版的设计,最后带来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小米 SU7,你也不能说它抄袭,但确实有很多「致敬」的痕迹,「保时米」的外号应运而生。

但是谁又能拒绝自己不到 30 万的车像 100 万的保时捷呢?

现在也可以看到,小米 SU7 一个月的大定达到 4 万辆,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成功的外观设计的功劳。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雷军这次比李想更「鸡贼」,更老辣,不愿意去冒未知的风险,而选择了一条稳妥的道路。

这里李想就有点英雄主义了,选择了更原创的方案,这里就考验「理想教育消费者」的能力了,让消费者愿意接受一个符合第一性原理的纯电造型,如果成功了,那么理想的 i 系列产品就是和特斯拉 Model Y 一样划时代的产品。

Lucid Gravity 是一个方案

当然这里有没有一种方案,能兼顾纯电 SUV 的风阻、空间,同时又比较符合大众的传统审美呢?





这里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造车新势力 Lucid 的第二款车——Gravity。



Lucid Gravity 是一个三排的 7 座纯电 SUV,虽然车头也并不长,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方正的,同时风阻系数也比较低——0.24,最终实现了 EPA 标准下 450 英里的续航,换算成 CLTC 标准的话有 900km+的续航,同时也兼顾了空间。

这里我想起了弗罗斯特的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最后也祝颇具英雄色彩的李想能再次成功,打破所有外界的质疑,就像 2019 年马斯克发布 Model Y 那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