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八零后的年轻人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了
作者/孙树恒
一
最近,我发现身边不少八零后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阅读《毛泽东选集》。女婿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工程师,闲暇时就手捧选集,细细研读,还告诉我他的同事们也在读,这让我颇感意外。昨晚与同事聚餐,几个八零后的年轻人也谈起了学习《毛泽东选集》的心得,他们给出了三条理由:一是坚定的信仰,毛主席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始终坚定的革命信仰,从未动摇,这种精神力量让他们深感敬佩。二是战略的智慧。毛主席在战略决策上的远见卓识,对敌我、阶级的精准划分,无不不展现了毛主席智慧的光芒。三是理性的应对时局,毛主席在危机关头的冷静与智慧,如何理性面对困难,寻找解决之道。
我查阅了当当网上的《毛泽东选集》订购情况,发现订购量颇丰,这无疑证明了人们对这部著作的热爱。或许,尤其是八零后年轻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他们不再浮躁,回归理性,更加珍视那些能够指引方向、给予力量的智慧之光。而《毛泽东选集》,正是这样一部能够启迪心灵、指引前行的经典之作。
二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步入了人生的花甲之年。回望过去,学习《毛泽东选集》曾是我青年时代的重要一课,那些激昂的文字、深邃的思想,曾无数次激励着我前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宝贵的理论似乎逐渐淡出了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遥远的记忆。直到最近,与一些年轻朋友的交流,让我重新拾起了那些尘封已久的书籍,特别是《毛泽东选集》中的几篇文章,让我重温后有了更深的感悟。
比如《矛盾论》教会我们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毛主席在文章中深刻剖析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各种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不仅对于革命战争有着指导意义,更在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则是一记警钟,毛主席时刻提醒我们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忘记了深入调查、了解真相的重要性。毛主席的这篇文章,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只有亲身调查,才能掌握真实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愚公移山》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励志篇章。毛主席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篇文章在我们人生的低谷时期,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为人民服务》则是一篇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阐述。毛主席在文章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态度,更让我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论持久战》则是一篇关于战略眼光的杰作。毛主席指出,在面对长期、复杂的斗争时,我们需要有远见卓识,需要制定长期战略,并坚定执行。这种思想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尤其是在面对长期项目或复杂任务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而《统一战线》则教会了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毛主席指出,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需要学会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建立统一战线。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更加珍惜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注重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尤其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题目直接明了,聚焦文艺工作的方向与实践。毛主席鲜明的指出: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既阐述文艺理论,又指导文艺实践;二是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反映人民心声;三是语言平实而深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文艺的阶级性、民族性等重大问题;四是充满辩证思维,既肯定文艺的积极作用,又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引导文艺健康发展。这些特点体现了毛主席对文艺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对于我们当前从事文艺工作的人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
重拾《毛泽东选集》,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些文章和思想观点的不朽价值,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人生的旅途中,毛泽东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年轻人也拿起《毛泽东选集》,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的缘故吧。
我重拾起那本泛黄的《毛泽东选集》,那些曾经熟悉的文字,如今却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我深刻体会到,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更是指引我个人前行的明灯。
在这些经典篇章中,我感受到了毛主席那深邃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关于矛盾、实践、群众路线以及对文艺的论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世界认知的新大门,我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与实践。毛泽东思想让我明白,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结果。
生活中,毛泽东思想更是精神支柱。它告诉我,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都要保持一个作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映人民心声,敢于追求梦想,努力前行。这些思想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