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这场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为“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不仅留下了精彩绝伦的体育记忆,更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回溯至3年前,延庆,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益求精的筹备,承担起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重要赛事项目。如今,三年已过,延庆的冰雪故事方兴未艾,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焕发出新活力。从各大场馆的热闹赛事,到冰雪运动的广泛参与,再到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延庆的冰雪热情不断升温。



冬奥遗产“活”起来

2024年11月23日,2024-2025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钢架雪车亚洲杯延庆站及国际雪车联合会钢架雪车世界杯延庆站比赛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同步上演。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名国际国内运动员同场竞技,在冰面上风驰电掣,让“雪游龙”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无独有偶,和“雪游龙”遥相呼应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也迎来了众多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远东杯延庆站比赛、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单板平行大回转世界杯延庆站比赛等火热开赛,运动员们从又高又陡的赛道上疾驰而下,带起一片片晶莹雪雾,引发看台观众一阵阵惊呼、叫好。



这是速度与激情的精彩演绎,也是后冬奥时期延庆积极利用冬奥遗产、发展冰雪体育的有力诠释。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为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延庆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引进举办高水平国内外冰雪赛事为牵引,主动谋划和开展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促进冰雪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早在冬奥会期间,延庆就与国际雪车联合会签署了五年合作备忘录,取得未来五年国际雪车联合会赛事举办权。冬奥会闭幕后,延庆对冬奥场馆进行了合理且高效的利用,历时36天实现了从冬天到夏天、从赛区到景区的全新转换,并于2022年五一假期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本届冬奥会后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赛区。



三年来,延庆充分利用冬奥场馆群的软硬件资源,持续加强与国际雪联、国际车联、国际橇联等冰雪组织,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北京市体育局等部门的沟通对接。“雪游龙”“雪飞燕”在保留奥运赛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学改造与优化,承办了16场国际国内高级别冰雪赛事,吸引众多顶尖运动员在此展开激烈角逐,延续奥运赛场的激情与荣耀。

而在非赛事时段,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也积极探索创新场馆赛后利用新途径,向广大滑雪爱好者敞开大门,努力释放后冬奥时代奥运遗产可持续利用潜能,促进冰雪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与发展。



冬奥会闭幕后,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开放了多条冬奥赛道和大众滑雪场,无论是初涉雪场的新手“小白”,还是技术娴熟、追求速度的“发烧友”,都能在这儿找到适合、喜欢的雪道。今年雪季,长度近2200米、最大坡度64%的冬奥滑降项目训练道“瑞雪大道”也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给高水平滑雪爱好者提供了一次极具挑战性的“打卡”机会。同时,以往备受滑雪者喜爱的海陀穿越、彩霞雪道、岩石雪道等也继续开放,让滑雪者们畅享“刷道”的快乐。至此,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从初级到专家级的全级别雪道已全面开放,伴随着各项配套服务设施的全面升级,为游客带来了更高品质的滑雪体验。



此外,非冰雪季,园区也积极推动场馆及设施的常态化利用,开放冬奥场馆、冬奥村、高山索道等主要接待设施,完善集散广场、中间平台、山顶出发区等主要游览区域功能,推出了研学教育、“海陀之夜”等特色活动。同时,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一方面引进打造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高山户外嘉年华、高山三人篮球挑战赛等系列户外赛事,另一方面,结合当下潮流趋势,开发出“高山滑车”“波浪桨板”“皮划艇”“卡丁车”等系列具有消费引领的户外体验项目,实现了四季运营,也实现了奥运遗产全民共享。



据统计,自2022年5月起,园区累计举办会议、会展1200余场,承接团队活动1500余场,开展研学培训达4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我们将以‘全方位展示后冬奥经济活力,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为目标,在做好赛季系列冰雪活动保障工作的同时,为广大游客带来集‘吃喝玩游赏’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并通过深度挖掘文旅IP、加强战略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冰雪经济、赛会经济、研学经济等,积极推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红艳说。

冰雪运动“燃”起来

冬奥会不仅对全球冰雪运动员来说意义非凡,对普通群众也是一次观念上的提升与更新。

借助冬奥会筹办举办契机,延庆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以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为核心,联动用好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万科石京龙滑雪场等京张冰雪资源,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赛事活动、推广普及冰雪运动。自2022年以来,相继举办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全国滑冰U系列中小学校际联赛、北京滑雪公开赛、京张大众滑雪交流赛、“延海杯”短道速滑邀请赛等63场冰雪赛事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越来越多的延庆人从冰雪运动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如今,延庆的大街小巷,冰雪运动氛围愈发浓厚。中小学校和各大冰雪训练场馆内,冰雪运动课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2017年,区体育局和区教委联合组建了延庆区短道速滑、双板滑雪、越野滑雪三支青少年冰雪训练队,为延庆冰雪运动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2023年2月,在三支青少年冰雪训练队和半支区体育局委托社会俱乐部代为培养的青少年冰球队基础上,延庆区启动了冰壶队、U6冰球队和女子冰球队的建队工作,将区冰雪队由原来的“三支半”发展到“六支半”。



开展陆上专项、体能提升,认真学习滑行、加速等动作……这几年,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六支半”队伍的冰雪少年们都坚持不懈练习基本功。为了提升竞技水平,延庆区还组织优秀队员远赴天津、哈尔滨、七台河等地,开展外出拉练,在与高水平运动员交流切磋中,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实力。

日常训练和寒暑期集训相结合的训练模式,以及聘请高水平教练、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活动等措施,让区冰雪队在不断“厚积”中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使延庆区冰雪运动实现了“弯道超车”。截至目前,延庆区冰雪队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共斩获167金、168银、170铜,并成功培养1名运动健将及22名一、二级运动员,展现了延庆冰雪运动的强劲实力与蓬勃生机。



此外,区教委副主任王京奇告诉记者,近年来,延庆还通过建设各级冰雪特色学校、创新体教融合培养模式等措施,不断提升学生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目前全区拥有9所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1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3所市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城区中学已全部成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我们每年都会有计划地组织不少于3000名学生参加滑冰、滑雪培训课程。同时,积极开展小学二年级普及滑冰项目、四年级普及滑雪项目,受益学生已达4.5万余人。”王京奇说。



孩子们在冰上训练、在雪地里撒欢。社区中,丰富多彩的冰雪趣味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勾勒出一幅幅温馨欢乐的冬日图景。区总工会广泛开展职工群众性冰雪运动,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完成750人次职工参与滑雪普及活动。区残联也成立了“放飞梦想”残疾人滑雪运动表演队,队员们在雪场上不断挑战自我,用坚毅的身姿和灿烂的笑容诠释着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冰雪运动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进村庄……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运动,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热潮,在延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冰雪之约”正成为备受市民推崇的新时尚。



据区体育局副局长马志勇介绍,截至目前,2024-2025赛季,延庆已成功引进2024-2025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钢架雪车世界杯及亚洲杯、2024-2025赛季国际滑雪和单板滑雪联合会高山滑雪单板平行大回转世界杯、2024-2025赛季国际雪橇联合会雪橇世界杯、2025亚洲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等5场国际冰雪赛事。“我们将紧抓发展机遇,坚持从高端赛事和大众冰雪两端发力,在申办更多高级别国际赛事的同时,继续办好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巩固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马志勇说。

冷资源“热”起来

随着冰雪运动的日益普及,延庆的冰雪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三年来,延庆深入落实全域旅游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冬奥遗产,着力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国际滑雪旅游度假胜地。

围绕冰雪主题,延庆不断推出新玩法、新亮点。这几年,一到雪季,最美冬奥城延庆便化身为一片银白的欢乐海洋。精彩纷呈的冰雪欢乐季整合冰雪运动、冰雪赛事、美食住宿、景区景点等资源,在活动形式与内容深度上持续出新,每年都会策划璀璨冰灯、冬趣研学、冰瀑狂欢等百余项文旅活动,带来一场又一场与冰雪结缘的狂欢盛宴,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万科石京龙滑雪场、八达岭滑雪场拥有专业的雪道和完善的设施,为冰雪运动爱好者提供极致畅快的滑雪体验。世园花灯艺术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光影盛宴,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浪漫的童话世界。龙庆峡冰灯冰雪嘉年华,持续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时尚场景,并推出山体投影秀,在产品供给上不断升级。玉渡山、云瀑沟、野鸭湖等冰雪乐园也争相推出新玩法,雪地摩托、冰上拔河、亲子雪橇等项目,满足亲子、阖家、团建等多种需求。



据统计,目前,延庆已拥有130万平米滑雪场、30万平米室外冰场和9万平米室内冰场,每个雪季游客接待量400万以上,滑雪人数30万左右。依托丰富优质的冰雪资源,延庆在加强全区资源互联互通和丰富消费场景等方面不断加劲,持续开发新产品、新项目,让“冷资源”释放出“热效应”。同时,持续加强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相关单位协作,积极探索“冰雪+”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激发冰雪运动产业新活力,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注入新动能。如今,延庆冰雪消费市场日益壮大,“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建设稳步推进,“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这片土地上转化为生动实践。



得益于冰雪运动的普及,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也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踏上发展快车道。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关村延庆园已吸引506家企业入驻,涵盖冰雪运动推广、装备研发制造、赛事运营等多个领域。入驻企业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以奇点体育为例的冰雪运动领域、铭星冰雪为例的冰雪装备制造领域增长显著,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此外,为支持企业发展,延庆区及中关村延庆园还制定印发了《关于培育和促进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延庆区体育产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积极提供产业链资源对接、技术创新支持以及市场推广渠道拓展,助力企业在冰雪产业链中形成更强竞争力。

北京2022年冬奥会虽已过去三年,但冬奥遗产的红利却在持续释放,“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也始终鼓舞着人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三年来,延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重要嘱托,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动冰雪与体育、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实现了从“冰雪资源”到“冰雪经济”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延庆将进一步凝聚奋进力量,接续冬奥荣光,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书写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