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愿望是希望世界和平,两岸安好,大家早日团圆。”近日,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返回祖籍地——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阮埇村,与乡亲一起拜谒祖先,参观祖屋,聊家常,吃团圆饭。

近年来,区桂芝曾多次痛批台湾启用所谓“108课纲”,与台湾教育界人士声讨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教育政策,一度引发两岸社会强烈共鸣。

回顾过去一年,区桂芝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她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致力将被“108课纲”排除在课本之外的文学大家的生平事迹及经典文章整理汇编,最终成书命名为《课本中消失的文学生命与千古追求》。


区桂芝返乡吃团圆饭。

返乡祭祖吃团圆饭

在台湾基隆出生长大的区桂芝,对广东并不陌生。她告诉南都记者,她父母的祖籍地都在广东,从小父亲就教她和姊妹们讲广东话。父亲过世后,母亲每年都回老家过年,后来思乡心切的母亲甚至决定定居广东。这几年,区桂芝也因此经常往返于粤台两地之间。

在此次返乡的行程中,区桂芝特意将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纳入计划之中。她告诉南都记者,对于每一位在台湾求学的人来说,只要有机会,都应前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进行缅怀,因为那里镌刻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这次返回佛山市高明区阮埇村祭祖的行程,也给区桂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与故乡的亲人一起拜谒祖先,聊家常,吃团圆饭,也参观了祖屋,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照片。

“村子正在进行有规划的活化利用,这让我对这座古村落的未来有更多的憧憬。”区桂芝说。

区桂芝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有自己的理解,她表示,“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智慧不会消亡。台湾年轻人的人生需要闯关,成功秘诀就在我们的经典当中。对中华文化,我有信心。”

回顾过去一年,区桂芝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致力将被“108课纲”排除在课本之外的文学大家的生平事迹及经典文章整理汇编,最终成书并命名为《课本中消失的文学生命与千古追求》。

她表示,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台湾教育,为岛内教育和孩子们的发展做出一些改变。

多次痛批“去中国化课纲”

2023年12月初,区桂芝在“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记者会上发言,怒批民进党推出的“108课纲”删掉顾炎武《廉耻》一文,混淆学生的价值观念,是“无耻课纲”,在两岸引发巨大反响。

此后,她持续与台湾教育界人士共同声讨民进党当局实行的“去中国化”课纲,引发两岸社会强烈共鸣。

据悉,台湾的教科书版本不统一,只是在同一的课纲指导下编写,也就是“一纲多本”。台湾在2019年启用的所谓“108课纲”,以主题式取代时序教学,仅仅以“从古典到传统时代”一个单元,就把从商周到隋唐宋元数千年间的大事一笔带过,还以东亚史取代中国史等,目的是想彻底切断台湾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南都此前报道。

区桂芝在2024年初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曾表示,“执政者企图获取眼前短暂的政治利益,把黑手伸到教育里搅浑‘学海’,其心可诛。”区桂芝说,面对攻击,她不仅从曾经的经典古文中获取了“浩然正气”,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鼓励。马英九就曾三次致电她,给予鼓励的同时,纠正了她发言中的小错误。

2024年5月,区桂芝也曾向南都记者透露,“课纲事件”在岛内外发酵后,岛内许多志同道合人士找到她表达支持。现在,她计划以每周录制15分钟短小课程的方式,讲述古文、国学知识分享到两岸及海外中文学校,给学中文的小孩,或对有兴趣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提供一点小帮助。

如今她的国学课堂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少大陆网友在评论区为她点赞称,“传播优秀文化,导人向善,这就是师道!”

“新春开讲”系列策划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韦娟明 张倩寒

本期采写:实习生 吴潇然 南都记者 杨苓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