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动摇的“阿片类药物危机”…美国每年夺走10万条生命的“史上最恶毒的毒品”,是否会传入日本?
曾经宣告阿片类药物泛滥为“紧急状态”的特朗普总统
前所未有的死亡人数
大约是去年年底时,电视上播出了芬太尼使用者的画面。“他们被称为僵尸”等报道中,确实,这些人看起来像电影中的僵尸,实际上在美国也是这么叫的。【瀬戸晴海/前厚生劳动省麻醉药品管理部部长】
大约十年前,“合成大麻”(Synthetic Marijuana)(在日本属于危险毒品的一部分)被称为“合成大麻素”,以“K2”和“Spice”等商品名在多个国家流行,导致大量死亡。日本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超过100人的死亡事件,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美国,数万人因此丧命,那个时候使用者被称为“僵尸”,受污染的地区也被戏称为“僵尸镇”。即使如此,当时的“僵尸”不会轻易在街头死亡。虽然也有人突然暴怒或在驾驶中发生僵直症(身体僵硬无法控制)导致惨烈交通事故,但我从未见过有僵尸在街上死去。然而,近年来,在美国,受芬太尼侵蚀的新“僵尸”们正接连失去生命。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公布了2019年11月到2023年10月之间的数据,显示在这段期间内,因过量使用包含芬太尼在内的阿片类药物(麻醉镇痛药)而导致死亡的人数约为27万人。特别是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的这一年中,死亡人数达到了107,735人,其中50岁以下的美国男性死因居首位。7次获得格莱美奖的摇滚明星Prince、曾为摇滚乐队“Tom Petty & the Heartbreakers”歌迷们熟知的Tom Petty、说唱歌手Mac Miller、洛杉矶天使队的投手Tyler Skaggs、演员Philip Seymour Hoffman以及罗伯特·德尼罗的孙子Andro DeNiro也因芬太尼或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丧命。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多的牺牲者?
“从中国通过墨西哥和加拿大大量流入的合成毒品芬太尼,正在夺走大量生命,摧毁无数家庭。我将大幅增加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关税。”
大家可能已经知道,这是特朗普总统在1月20日连任后多次提到的话。这些话似乎与非法移民问题和经济政策相关,但听到这番话,很多读者可能重新认识到了芬太尼问题的严重性。
那么,为什么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会在美国蔓延呢?特朗普总统未来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一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稍后的时机进一步探讨。在此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些常见的关于芬太尼的疑问和我的看法。
(1)为什么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会造成如此多的牺牲?
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是属于抑制型药物,使用后会出现呼吸抑制、呕吐、头晕、头痛、便秘、幻觉、排尿障碍等副作用。如果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且需要不断增加用量才能起效,这就是所谓的“耐药性”。抑制型药物通常在产生耐药性后会逐渐加重,导致使用者增加剂量。芬太尼的致死量极其少,只有2毫克(相当于10至20粒盐的重量)。使用量一旦过大,会导致过量中毒,迅速引发呼吸抑制,并最终导致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芬太尼往往会被混入其他毒品中,譬如劣质海洛因、大麻,甚至苯二氮平类安眠药中作为“增强剂”。芬太尼也常常出现在仿制的止痛药中,如奥施康定等。其混合方法极为粗糙,甚至有些已经超过致死量。使用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服用了这种致命的混合毒品,结果直接导致死亡。
(2)为什么不是海洛因,而是芬太尼蔓延?
海洛因作为“毒品之王”,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海洛因的制造依赖于罂粟这一植物原料,首先从罂粟中提取吗啡,然后通过密制工艺将吗啡转化为海洛因。也就是说,海洛因的生产量和价格受限于非法种植的罂粟产量。而植物的生长直接受到气候变化(如高温或异常降水)的影响。相对而言,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不需要植物原料。由于合成技术已经成熟,只要具备相关技术和设施,就能够大量生产且成本低廉,这使得芬太尼在市场上得以以低价提供。
(3)芬太尼是如何被摄取的?它有什么通用名称?
芬太尼可以通过注射、像可卡因一样吸入鼻腔、吸烟、口服等多种方式摄取。类似于LSD,它也可以浸泡在纸上,通过口腔粘膜吸收,或者将其涂抹在贴纸(贴片)上,贴在手臂等皮肤上进行吸收。此外,芬太尼还有许多不同的俗称,如:阿佩斯(Apes)、中国女孩(China Girl)、中国城(China Town)、舞蹈狂欢(Dance Fever)、朋友(Friend)、好伙伴(Goodfellas)、大熊(Great Bear)、海曼(He-Man)、头奖(Jackpot)、国王象牙(King Ivory)、谋杀8(Murder 8)、毒药与唐戈与现金(Poison and Tango and Cash)、蓝药丸(Blue Pill)、M30s等。在拉丁美洲,它也常被称为“白色”或“合成海洛因”、“N”、“小恶魔”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到芬太尼不仅具有极高的致死风险,还因其价格低廉和生产方便,迅速蔓延,并导致了大量的死亡和家庭破裂。
(4)本来是“医用”药物,为什么需要制造如此强效的毒品?
麻醉药物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人们。即使是麻醉性镇痛药,开发时也应追求能够以更小剂量发挥足够效果的药物,并尽可能减少副作用(所有副作用)。这正是帮助重症患者的关键所在。芬太尼的衍生物之一是“雷美芬太尼”(Remifentanil)。它比芬太尼更强效且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广泛用于全身麻醉的引导和维持,成为手术现场必不可少的镇痛药物。某篇文献中提到,“即使是长时间使用,也很少在体内积累”,“在镇静和镇痛剂量调节上具有优异的可调性”,“呼吸抑制持续的风险较低”。
(5)为什么在电视中看到的美国芬太尼使用者像僵尸一样,呆滞、不动?他们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我并不是药理学家或专业医生,无法给出完全准确的解释。但可以推测,使用芬太尼后,首先是药效消退所带来的痛苦被缓解,同时,使用者可能也沉浸在由抑制性麻醉药物带来的愉悦感中。使用者在这一瞬间享受着快感,而可能此时他们的呼吸变得缓慢,或陷入嗜睡和昏迷状态。无论如何,使用者显然已经受到非法芬太尼的侵害。
(6)芬太尼和其他强效药物被混合在一起非法售卖,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这是真的吗?
确实如此,芬太尼被非法与一种名为“特兰克”(Trank)的动物用药混合出售。特兰克的成分是“氯噻吨”(Xylazine),这是一种动物麻醉药,加入它后,芬太尼的效果会延长,但这种说法的证据并不充分。另一方面,氯噻吨并非阿片类药物,因此,常用的解毒药物纳洛酮(Narcan)无法对其起作用。这意味着,这种混合物的危险性要远高于单纯的芬太尼。在美国东部地区(如马里兰州、康涅狄格州、宾夕法尼亚州等),最近约3000名因芬太尼过量死亡的使用者中,检测出了氯噻吨的成分,这一发现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此外,氯噻吨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血管收缩,并引发严重的皮肤溃疡。我们曾采访过一位曾经使用过这种药物的人,他身上依然残留着疼痛的脓肿和皮肤溃疡痕迹。还有一些人的四肢因为坏死而被截肢。这使我深刻意识到,“这已不再是毒品使用的世界,毒品的破坏力竟然如此之大”。
(7)是谁、为了什么目的制造这种可怕的毒品?
虽然细节省略,但主要是墨西哥的犯罪组织“锡那罗亚贩毒集团”和“哈利斯科贩毒集团”,以及加拿大,最近还包括“金三角”地区的非法制造与走私组织,都参与其中。美国联邦执法机构如DEA认为,这些犯罪集团在夺取使用者生命的同时,获取了相当于小国财政预算的犯罪收益。尽管细节尚未公开,但可以确定,制造这些毒品的技术专家被雇佣来指导非法生产。
(8)癌症患者若反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是否会导致依赖症或死亡?
对于癌症等严重炎症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处方药并不会导致依赖或死亡。实际上,患者不应忍耐痛苦,应该积极使用止痛药。癌症的疼痛缓解遵循“WHO癌症疼痛治疗法”,其中镇痛药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疼痛的强度来决定。对于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对于中度到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也有可能结合使用非阿片类和阿片类药物。
(9)日本是否有芬太尼流行的迹象?
幸运的是,目前并没有出现这种迹象。我没有接到关于芬太尼走私的消息。但确实发生过以下一些事件:
2025年1月,仙台市的一名麻醉科医生因非治疗目的注射医用芬太尼被逮捕(他在更衣室倒下)。
2023年2月,一名47岁的女性因涉嫌将芬太尼贴片(含芬太尼并通过皮肤吸收的药物)多次贴在交往对象的男性身上致其死亡而被逮捕。
另一方面,日本的毒品流行趋势大多和美国的音乐或电影文化类似,几乎所有毒品(除冰毒外)都是从美国传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芬太尼是否会流行也不能排除。它可能被混入其他走私毒品中,或者以不同的名称进入日本。最近,欧美市场上出现了被称为“彩虹芬太尼”(Rainbow Fentanyl)的彩色药丸。它看起来像时尚的MDMA,但一旦这种毒品进入日本,我认为将是非常危险的。它甚至可能被用作他杀。因此,整个国家需要严密关注毒品流通,收集、分析各种信息,并持续发出警告。毒品问题应该被视为高优先级的议题。
近年来中国警方多次破获新型毒品案件
其中一些毒品被伪装成糖果、奶茶、咖啡包、软饮料等零食,甚至还有包装精美的“跳跳糖”“果冻”“巧克力”。这些新型毒品往往含有合成大麻素、氟胺酮、依托咪酯等成分,具有极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
常见伪装形式:
1.糖果类(如“跳跳糖”“软糖”):看似普通零食,可能含有合成大麻素或其他致幻成分。
2.饮料粉(如“奶茶”“咖啡包”):内含致幻剂或兴奋剂,遇水溶解后服用。
3.果冻、巧克力:包装精美,易误导青少年和儿童。
4.电子烟:含有合成大麻素等新型毒品,容易被忽视。
危害:
• 成瘾性强,短时间内让人产生依赖,甚至一次就可能上瘾。
• 难以察觉,伪装成零食后,易被误食或主动尝试,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 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幻觉、暴力倾向、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
1. 提高警惕,警惕陌生人赠送的零食或饮品,特别是包装奇特、无正规厂商标识的食品。
2. 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伪装毒品的危害,不要轻易尝试陌生食品。
3. 查看包装,正规食品应有完整的厂商信息、配料表和生产许可编号。
4. 关注警方通报,了解最新的新型毒品案例,提高防范意识。
中国警方和海关近年来加大了打击力度,针对这种伪装毒品进行了多次专项行动。不过,这类毒品的隐蔽性强,仍需要社会各界提高警惕,防止其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