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3日),《康熙来了》节目组发文称,小S(徐熙娣)证实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猝逝日本,终年48岁。
据媒体,大S去世噩耗传出后,记者联系了具俊晔,对于“还好吗”的慰问,具俊晔在电话另一端悲痛表示:“我不好。”并向记者证实大S死讯不是假新闻。
据悉,2022年2月8日,大S与韩国歌手具俊晔结婚。再过5天就是两人结婚3周年的纪念日。
徐熙媛与具俊晔
台媒发布大S病逝时间线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S与家人1月29日到日本家族旅行,她在出发前已经身体不舒服,但还是强撑病体出发,一行人先是到箱根泡温泉,大S身体状况并未好转,1月31日晚上急转直下,被救护车送往急诊,2月1日转往东京,但病情并未好转,2月2日早上再度前往医院就医,然而仍治疗无效过世。
曾谈生死生二胎时癫痫发作“再也不惧怕死亡这件事”
据了解,大S生第二胎时生命一度垂危,所幸最后母子平安。
徐熙媛、汪小菲与两人小孩
她在节目中谈到,生二胎时,因被打入过量麻醉导致癫痫发作。“我生弟弟的时候,就断气了,然后就被送到ICU。”大S回忆,朦胧间,她一心想看到女儿,于是医生让S妈抱着女儿玥儿进加护病房探望她。“那时候我眼睛都张不开,都是模模糊糊的,可是一看到玥儿,我的眼睛都亮了,我就觉得是玥儿把我从鬼门关拉出来。”
大S说,当时担心自己活不下来,于是以眼神示意玥儿。“我永远记得她那个时候,吸收住我的眼神,她接收到我给她的一个求救讯号,就是‘玥儿你要帮忙照顾弟弟’。因为那个时候,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够活下来。”
大S接受采访时也谈到生二胎的艰难,“记得那时候我在医院被急救起来,却因为身体状况,医生不敢帮我打止痛药,所以我每天是痛到流泪,痛到昏迷。”
在鬼门关走一遭后,让大S更加清醒觉悟,“人哪,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挂掉,所以我再也不惧怕死亡这件事,完全不怕!”
社交平台最后留声为丈夫演唱会应援二人结婚未满三年
记者获悉,大S社交平台的最后一则帖子,是为其丈夫具俊晔的演唱会应援。
大S社交平台的最后一则帖子
2024年12月21日,大S在社交平台发文,“Clon forever!DJ KOO你超Cool!”视频内容为其丈夫具俊晔在DJ演唱会上的表演。
2022年3月,具俊晔和大S在中国台湾完成结婚登记。
最后一条微博大S生前陷离婚拉锯战与前夫有经济纠纷最后一条微博回击传言
记者注意到,大S微博最后的内容,是回应前婆婆张兰关于“孩子退学”的相关言论。
2024年5月23日,大S在微博发文称,“对于张兰造谣我的孩子退学一事,在此澄清:孩子在校适应良好,根本不存在被退学的谣言,请张兰停止造谣、道歉;本人已向北京互联网法院申请行为禁止令,禁止张兰继续对我和孩子实施违法行为。”
徐熙媛与汪小菲
公开资料显示,大S和汪小菲于2010年在北京登记结婚,2011年举办婚礼。婚后两人育有2名子女,孩子长期跟随大S在台湾生活。2021年11月22日,大S与汪小菲联合发布声明称,两人已决定解除婚姻关系,并已于近日办理相关手续,未来将继续共同抚养子女。2022年2月8日,大S与韩国歌手具俊晔结婚。
此前媒体报道,大S和汪小菲此后为了离婚协议费用等问题,打起了官司,并多次在网络上指责对方。2021年12月3日,大S在社交媒体晒出账户明细,称台北的两栋房产是她买的,但汪小菲随即在微博反击,贴出法院调解笔录附件中,有关大S住所地址、银行账户账号、房屋贷款,以及两个未成年子女姓名等个人资料。大S不满资料被散布在网络,指责汪小菲涉嫌违反相关法规。
2024年3月19日,两人的纠纷案件首次在台北地方法院开庭,大S方通过经纪人表明不会出庭,汪小菲则现身法院。庭上,汪小菲指责大S“婚内不断使用其信用卡购物并将所买到的东西寄回韩国,花费的金额庞大”。大S方称汪小菲“涉嫌指示司机将放在大S住处的四件高价艺术品搬到汪小菲的S Hotel”。
大S于2024年3月20日再发声明,爆料汪小菲婚内出轨、家暴、欠钱不还。22日,汪小菲现身台北市警察局三张犁派出所,声称要举报大S长期滥用药物。
2024年3月27日,国台办发言人就两人的纠纷回应称,“两岸一家亲,通婚亲上亲。我祝福所有的两岸婚姻,希望有缘人能够白头偕老。对于极少数的失败婚姻,我也希望当事人能好聚好散,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流感高发期,专家提醒:高危群体48小时内用药选药不可马虎
目前正值流感高峰期,又遇上春节大“迁徙”,专家提醒:出行注意个人防护。老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建议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用药,预防发展成重症。当前无论国产还是进口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产量、医院的储备量都是充足的。
不过,专家也提醒,流感、新冠分别有循证证据特别充足的药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需要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不能乱用、滥用。
莫放松防护
流感可能到3月才“过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师谷丽教授介绍,流感一般从12月份进入季节性流行期,持续到次年1月底,集中高峰期约为1.5个月,全程约2.5个月~3个月。3月会呈散发,流感才算“过季”。
流感病毒大多数人易感,主要影响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且通过咳嗽等产生的飞沫进行传播,“呼吸道飞沫沉降到地面之前可‘飞’1.5米”。人流密集处,社交距离近,流感因此容易传播。她呼吁,流行季在机场、火车站这样的公共场所,飞机、火车这样的密闭空间,不要放松防护,春节出行期间直至2月中下旬流感下降期,都要提防感染传播风险。
我国今年流感与往年无异
普通人群无需惊慌
很多人反应感染流感后出现多种症状,如发热、咳嗽,症状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此次流感和既往是否有不同,是否更严重?
国家疾控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流感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谷丽教授表示临床一线感受今年流感与既往无本质区别:“疾病特征突出,包括重症高危人群在内的患者出现急性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的症状较多。一般呼吸道感染表现出的流涕、鼻塞等局部症状反而较少。”尽管如此,年轻人在自限性恢复期由于酸痛、乏力,也需要休息。
流感是古老的疾病,人类对流感比较熟悉,流感病毒无法彻底消灭,需要科学应对。
对于普通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谷丽教授建议,可以购买流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鼻、咽拭子检测;也可由第三方公司上门,采样后进行核酸检测。抗原试剂诊断十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核酸报告在采样后两三小时出结果。在医院流感检测也是采取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这两种办法。
“在流感流行期,呼吁年轻人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可居家观察、选择合适药物,没有必要一有不舒服就跑医院排队”。谷丽提醒,医院诊疗量激增,更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家使用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恢复。
流感威胁高危人群生命安全
建议48小时内用药
专家提醒,流感季需要格外重视存在重症高危风险的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人、免疫缺陷、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因病正在使用激素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者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化疗后、肥胖人群,尤其是超胖的,体重指数大于30的人群。
这些人群因自身特点导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此类人群可能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重症症状不怎么突出,反而表现为嗜睡、不吃不喝、精神差,容易被忽略。
“对于高危人群,需要快速检查,积极治疗。”谷丽教授解释,呼吸道感染从临床症状上无法判断感染了哪些病原,需要通过多重核酸检测(PCR)才能鉴别是流感、新冠还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捣乱”,从而进行积极治疗或缓解症状。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在48小时内用药治疗,如果吃药期间高烧不退,或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高危群体48小时内用药不能乱用、滥用
得了流感,要吃药吗?是不是要启动抗病毒治疗?谷丽教授表示:并不主张人人吃抗流感病毒药物。绝大多数患者的自限期约为一周;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建议积极地、早期地尤其是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以降低住院率或住院后重症发生率。
目前抗流感病毒药物可及性好,选择多、储备足。可选择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三种:
血凝素抑制剂:识别并阻断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宿主细胞,比如阿比多尔,目前还不是被广泛应用于一线的抗流感药物;
RNA聚合酶抑制剂:抑制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进行病毒核酸复制,比如法维拉韦、玛巴洛沙韦;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阻止病毒体内合成后要脱离宿主细胞再去攻击新宿主细胞,比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奥司他韦适应性范围广,儿童到怀孕、哺乳的妇女都可使用,但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减量;
帕拉米韦是静脉用药,孕产妇适应症不如奥司他韦口服适用范围广;
玛巴洛沙韦目前也不推荐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使用;
法维拉韦,目前主要是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使用,研究显示其在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可上下滑动阅览 ↓ )
流行性感冒如何治疗
(一)基本原则
1. 按呼吸道隔离要求进行治疗。
2. 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任意1条):
(1)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2)符合重型或危重型流感诊断标准。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应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留取标本送检病原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6.合理选用退热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原则:
(1)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2)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学阳性,仍应抗病毒治疗。
(3)有传播给高危人群风险的流感患者,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
(4)重型/危重型患者根据病原学结果,疗程可适当延长。
(5)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和增加药物剂量。
2.抗流感病毒药物:
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① 奥司他韦:奥司他韦胶囊/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适用于2周龄以上儿童及成人。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1岁以下儿童推荐剂量:2周~8月龄,每次3.0mg/kg;9~11 月龄,每次3.5mg/kg。1岁及以上年龄儿童推荐剂量:体重≤15kg,每次 30mg;15kg<体重≤23kg,每次45mg;23kg<体重≤40kg 者,每次 60mg;>40kg 者,每次75mg。上述均为每日2次,疗程5天。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② 帕拉米韦:成人:一般用量为300mg,单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有严重并发症者,可用600mg,单次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40分钟。症状严重者,可每日1次,1~5天连续重复给药。儿童:每次10mg/kg体重,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1次,也可以根据病情,连日重复给药,不超过5天,单次给药量的上限为600mg。要根据体温等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要持续给药,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须根据肾功能损伤情况调整给药量。
③ 扎那米韦(吸入喷雾剂):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用法:每次10mg,12小时1次,疗程5天。不推荐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吸入性扎那米韦。不推荐扎那米韦吸入粉剂用雾化器或机械通气装置给药。
(2)RNA 聚合酶抑制剂
① 玛巴洛沙韦:玛巴洛沙韦片剂适用于≥5 岁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适用于5~12岁儿童,均为单剂次口服。剂量为:体重≥80kg者80mg,20kg≤体重<80kg 者40mg,体重<20kg者按2mg/kg给药。
② 法维拉韦:适用于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的治疗,但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用法:口服,第1天,每次1600mg,每日2次;第2~5天,每次600mg,每日2次。
(3)血凝素抑制剂
阿比多尔: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疗程5天。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今年1月22日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
抗流感病毒药物的耐药性问题,随着流感高发而备受社会关注。谷丽教授介绍,从国家到国际都有对流感进行监测,一是流行病毒株监测,二是常用药物耐药性监测,从目前数据看,针对抗流感病毒三大机制的药物,耐药发生是极个别的。只有少数毒株亚型存在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的情况,玛巴洛沙韦研究中有较高的耐药率,但目前监测到的现实情况较少,同时证据显示所有毒株均对法维拉韦敏感,尚无耐药情况。
不过她提醒,流感、新冠分别有循证证据特别充足的药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需要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不能乱用、滥用。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 | 极目新闻、红星新闻、中新网、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编辑 | 刘睿珺
这道名菜被全网盯上了!
网友:这口锅里到底装的啥?!
男孩“炸翻”8辆车,要付天价赔偿?
当地回应:预估受损金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