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特斯拉公布24年四季度以及年度财报。

考虑到25年已过1个月,我们重点还是放在对24年的整体分析以及25年的展望上。

接下来enjoy。

01交付和利润

2024年全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约177.3万辆,交付约178.9万辆。

对比之下,2023年特斯拉全年生产电动车约185万辆,交付约181万辆。

24年没有实现马斯克所说的复合增长,甚至还出现下滑。

销量下滑的原因有很多。

从大面来看:

1、行业竞争在加剧,如果放在三四年前,市面上能和特斯拉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抗衡的车企很少,但是现在不一样,国内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强势车企,比如比亚迪、小鹏等,他们通过性价比优势和快速技术迭代抢占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对特斯拉销量形成挤压。

2、细分市场饱和。目前随着Model 3参数图片)和Model Y的热卖,这两块市场已经成为车企必争的红海市场,以Model Y为例,去年9月,国内车企们推出了一系列新品,比如极氪7X、智己LS6、岚图知音、阿维塔07等,只为围攻Model Y。现在这一块市场已经极度饱和和内卷。



从特斯拉自身来看:

1、产品进入周期瓶颈,Model 3/Y已经上市多年,设计和技术迭代幅度有限,五六年才来一次焕新升级,和国内基本一年一改款的节奏相差太多,产品和配置上差距在变小。

2、产品断层,目前虽然特斯拉已经有S3XY以及Cybertruck,但是目前主要靠的还是Model Y,Cybertruck量产爬坡也有点问题,Model 2也没及时续上,这就导致出现产品矩阵断层,进而影响销量。

不过,特斯拉表示:今年汽车业务会恢复增长。

利润方面,特斯拉2024年净利润为70.9亿美元,下降53%,直接腰斩,这是因为为了提振销量刺激需求,特斯拉采用了息贷款和降价等手段,影响了利润。

2024年,特斯拉毛利率为17.9%,2023年为18.2%,相比之前,下降不少。

对于特斯拉单车利润率以及整体利润的下降,很多人表示担忧。

其实完全没必要。

于特斯拉而言,短期的销量下滑利润下滑只是阵痛,动摇不了根基。



在全球价格战之下,为了应对更激烈的竞争,产品价格下调无可厚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要指出的是,尽管毛利率从30%降至18%,但特斯拉成本控制已见成效,单车成本降至3.5万美元以下。

而且相比绝大部分厂商亏损卖车,特斯拉已经做到了成本和效率的平衡,同时还在赚钱,这是别家比不了的。

此外,特斯拉还能有大量资金进入尤其是以AI为代表的诸多新技术的投入中去,进一步增强了特斯拉能力。

一个数据,2024年,特斯拉全年研发总投入再度刷新纪录,约329亿人民币(45.4亿美元),2023年这一数字为39.69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累计投资约为 50 亿美元。



制造、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将是特斯拉近几年投资重点。

扛把子特斯拉销量的下滑,也释放出一个信号,电动车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进入「淘汰赛」阶段,技术、成本控制、生态整合能力将成为存活关键。

02智驾进展

目前,大家最关注的还是特斯拉FSD进度。

作为行业明灯,特斯拉在全球首开端到端,并在FSD V13上开启真正的点到点智驾(即从停车状态开始自动驾驶,并可执行倒车、停车动作)。

特斯拉在纯视觉+渐进式路线上,越走越远,依然为各家车企和智驾公司提供了技术发展方向。

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部署了约50000个H100训练集群Cortex,更大的算力集群帮助特斯拉在智驾上实现领先。

根据特斯拉自己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使用Autopilot技术的特斯拉车辆在事故之间行驶了594万英里,创下第四季度最佳纪录,而美国平均水平为70万英里。



截至2025年1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累计行驶里程超48亿公里(30亿英里)。

这个路测数据增长速度真的非常夸张,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有这样的表现。

算力+数据,这是特斯拉智驾取得突破的灵药。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无疑就是FSD入华问题。

此前,特斯拉已经带来智能召唤功能ASS,技术其实与FSD同源,可以确定的是,今年FSD就会进入国内。和国内一众车企以及智驾公司开始同台竞技。

从目前国内各家智驾进度来看,2025年头部智驾公司在技术上会从端到端+VLM切换至端到端+VLA。

而在落地方面,也会逐渐实现真·车位到车位的智驾,打通包括园区、ETC等场景,同时L3也会成为今年各家车企落地的重点。



(图片来自网络)

技术方面,目前特斯拉智驾硬件是AI 4,算力高达720TOPS。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特斯拉将会推出AI 5,能耗将提升至当前的4-5倍,而算力将达到现有等级的10倍。

如果真是这样,那意味着AI5算力将飙到恐怖的7200TOPS?算力超过任何一家现有智驾芯片算力,AI5将瞄着L4、L5自动驾驶能力进发。

特斯拉无人驾驶测试已在进行中,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每天有数千辆特斯拉汽车在无人的情况下自主行驶,这些车辆并非固定路线行驶,而是根据交付需求动态规划路径。比如,它们会从生产线末端自主驶向指定停车位等待交付。并且很快也会应用到德克萨斯工厂。

奥斯汀工厂也将在6月推出无人驾驶付费服务。

现在V13已经发布,V14也已经在路上,V14大概率就是无监督的FSD,2025年特斯拉FSD将成长到何种地步,真的让人非常期待。

03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今年1月,特斯拉焕新Model Y上线,从目前来看各项升级都挺不错,在用户能感知的绝大部分层面(舒适、驾乘、能耗、续航等)都做了不小的提升。

据报道,焕新Model Y5天拿下7万订单,你不得不佩服特斯拉这强悍的品牌影响力。

而从过去销量组成来看,Model Y已经成为特斯拉最大销量奶牛。不过,过度依赖单一明星产品,这是特斯拉目前最大问题。



想要破题,就要多条腿走路。特斯拉给出的答案就是Model 2。

作为售价2.5万美元的明星产品,这台车热度非常大,它将把特斯拉带入一个更大的产品区间,甚至能为特斯拉带来远超Model Y的销量和营收贡献,

根据特斯拉的说法,这台车将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

总的来说,特斯拉2025年销量能否实现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斯拉能否在20万推出爆款车型,自动驾驶技术能否形成护城河以及在动荡局势下其全球供应链的韧性。

此外,在机器人方面,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又有了新进展,2025年,启动试点生产计划交付数千台人形机器人。



马斯克表示,长期来看,Optimus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0万亿美元。到那时,即使投入5000亿美元的训练算力成本,也很划算。

不得不夸马斯克的高瞻远瞩,从很早开始已经布局机器人,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国内已经涌现一堆具身智能创业公司,此外越来越多车企也开始布局机器人赛道。

「通过自动驾驶汽车和类人机器人,已经看到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公司(市值超过全球排名前五公司总和)的路径。」

在马斯克看来,2024年是铺垫之年,2025年持续推进,将会是特斯拉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而2026到2028年将会是爆发期。

总之,特斯拉的2025年,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值得期待。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