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影,让我在观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6年的南海危机,这部电影就是《蛟龙行动》。
2013年1月,在美国的鼓动和支持下,菲律宾单方面就中非南海争议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仲裁,并且在2016年,两国局势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但是就是这时,美国却不嫌事大,于2016年1月30日,派遣“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了西沙中建岛的海域,当年5月,美国的“威廉·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更是得寸进尺,进入中国南海海域12海里,7月12日,“本福得”号再次闯入中国海域。
当年,我们的海军力量还不够强大,但是面对嚣张的美国,我们却从未退却过半步。
9年以后,中国海军不断强大,《蛟龙行动》也应运而生。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年国力不敌的遗憾,也提醒了很多人中国仍被很多人虎视眈眈。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不只是精美震撼的超级特效、高燃热血的打斗场面和很多从未见过的新型武器,更是影片中所蕴含的回首过去和警示未来的重要信息。
这部电影主要围绕着“龙鲸号”核潜艇展开,讲述海军截获了敌军的情报,得知了他们要开展一项叫“恒星计划”的行动,旨在攻击整个亚太地区。
敌方先是利用海上钻井制造小冲突,然后小题大做,进而派出了核潜艇,甚至还想动用核武器。
面对敌人的挑衅和虎视眈眈,我军始终保持克制但寸步不让的态度,尤其是“龙鲸号”和蛟龙小队,更是在深海里完成了和敌人的对峙和对抗,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于有所牺牲。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似曾相识,看完电影后又想了很久,突然意识到,影片的内核应该是取材于2016年的南海事件。虽然电影里中国海军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蛟龙小队和潜艇队所面对的危机和当年的情况真的很有几分相似。
2016年南海事件的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菲律宾单方面发起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这一手段和电影里的钻井平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题发挥、无理取闹。
而正是凭借着这个所谓的仲裁案,美国海军舰队高调进入南海,其里根号、斯坦尼斯号两个航母战斗群气势汹汹地逼近,大有剑拔弩张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挑衅,中国政府态度坚决,立场坚定,绝不退让半步。中国海军迅速集结,严阵以待,各种先进舰艇、战机枕戈待旦,向世界展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在这场对峙中,中国海军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过硬的军事素养。他们在南海的波涛中坚守岗位,顶着巨大的压力,与敌人进行着一场场无声的较量。
而这,与电影《蛟龙行动》中的场景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电影里,蛟龙小队和潜艇小队在面对敌人时,同样是毫不畏惧,为了祖国的安全,不做出丝毫的让步,最终凭借着高超的战斗能力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化解危机。
有人说《蛟龙行动》里那么危险的战争离我们很远,是臆想,是科幻,但其实类似的事情早有发生,只不过我们被国家、被解放军保护得太好了,有些人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紧张和焦灼。
这部电影非但不科幻,反而非常的现实,我们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许多人的虎视眈眈,他们都在伺机而动。
电影是近未来的故事,但也是如今现实的写照,就像当下的我们,同样觉得天下太平,却不知安宁的背后,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而这些人就是电影里的蛟龙小队和潜艇小队,更是电影外的解放军战士们。
很多人如今能够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观点,哪怕是吐槽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能够平静地享受每一天的阳光,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坚实守护。中国军人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将一切潜在的威胁阻挡在国门之外。
所以电影《蛟龙行动》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它更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英雄们的身影,传递出了国家对人民的守护以及人民对国家的深深信赖。
《蛟龙行动》让我们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更深刻认识到军人们的伟大和不易。它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人在背后默默付出、流血牺牲换来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通过《蛟龙行动》去了解电影之外那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感受到中国海军的伟大与担当。只有我们正视过去,才能在近未来到来的时候,更有底气去面对!
都去看《蛟龙行动》吧,真的是一部很好看又很有意义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