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2月1日,福蛇献瑞·巳巳如意——中国·荔波2025年第二届陀螺文化节暨民族文化体验周、荔波县2025年第七届春节黔桂两省区陀螺争霸赛在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瑶山古寨景区展开。


开幕式航拍。何密海摄

开幕式上,陀螺场中央的猴鼓舞者率先打响鼓点,随着鼓手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飞,激昂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四周的百面铜鼓齐奏,声声响彻山谷,用喜庆热烈、气势磅礴的鼓声,表达瑶族儿女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猴鼓舞。

赛场上,齐聚来自贵州荔波瑶山瑶族乡、广西南丹里湖乡等黔桂边界地区的共14支队伍140名瑶族陀螺高手。他们如约前来,以陀会友,共叙民族团结佳话。


猴鼓舞。

陀螺展演开始。选手们一手握竹竿,一手放陀螺,长线将陀螺带动旋转。一声令下,场内100多支陀螺瞬间在地上开始旋转,大家盯得目不转睛,圈围得越来越紧,为一个个旋转的陀螺欢呼。

“地上陀螺”让人叫好,“手上陀螺”的展演更是一绝。大型的彩陀成为中心,百名陀螺手将陀螺转到手掌心后,纷纷举着陀螺向中心汇聚,预示着陀螺将大家的心连结在一起,也象征着民族团结一家亲。


四面铜鼓。

比赛现场热闹非凡,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哨响,陀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然后稳稳地落在地上,开始了激烈的旋转比拼。

在竞技陀螺比赛中,每一回合,双方队员互有攻守。守方放陀螺,攻方击陀螺。击中后根据双方陀螺的位置、旋转的时间长短判定1-4分。攻方一举将对方的陀螺击出场外,而且自己的陀螺还能保持旋转,这样就可以得到最高分4分。比赛中只记攻方得分,每轮过后,攻防互换,最终以得分者高为胜。

赛场边,乡亲们围满了里三层外三层。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大家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每一次激烈的碰撞、每一次精彩的比拼,都引发观众们的阵阵欢呼与呐喊。

荔波县瑶山陀螺协会会长、瑶族陀螺竞技非遗传承人谢友明介绍说:“今年赛事的队伍和人数比去年更多了,更加热闹了。每个人都开开心心地来,一大早就穿起自己的民族节日服装,带上自己的陀螺到我们瑶山古寨来参加这个比赛。我们每一年都利用春节,在这里举办陀螺争霸赛,大家来这里交融交流,切磋技艺,共同把我们的陀螺文化传承下去。”


陀螺比赛进行中。

本次盛会,竞技陀螺比赛包括男子团体赛、女子团体赛、成年组男子个人赛、成年组女子个人赛、少年组个人赛五个组别;花样陀螺分为成人组和个人组比赛。此外,还有斗鸟比赛、斗鸡比赛、趣味活动、篮球比赛以及铜鼓舞比赛、瑶王长席宴等民族文化体验活动。

“打陀螺是我们瑶族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今年举办的这个活动,已经是我们第七届举办,我们还邀请到了广西南丹周边等地的瑶族同胞来跟我们一起共度佳节,主要通过活动举办,弘扬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进我们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希望到我们这里的游客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过年氛围,进一步促进发展乡村旅游。”瑶山村党总支书记谢玉明介绍说。

“打陀螺”是荔波瑶山瑶族的年俗之一,瑶山春节陀螺争霸赛已连续举办七届。瑶山村是白裤瑶族聚集村落,在这里,玩陀螺成了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白裤瑶的陀螺是靠玩者的腿、腰、胯等合力通过绳索旋转。如今,打陀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以荔波为传承地命名“瑶族陀螺竞技”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荔波陀螺已成为贵州参加全国民族体育运动会的重要项目,多次在全国获得好成绩,瑶山也被命名为“中国陀螺之乡”。

春节期间,陀螺节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是通过传统非遗项目的展示,传递了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山西游客王同学是一名高中生,跟着家人旅游过节,刚到瑶山来,就被陀螺节的热烈氛围深深吸引,她说“觉得瑶山古寨活动很热闹,特别有年味,感觉村子都非常的古老,瑶族人民很热情,非常朴实。”

荔波市民莫女士常年在外地工作,过年休假回家,正好和她的丈夫来瑶山古寨游玩,刚好遇到陀螺节,看得十分过瘾:“过年想在周边转转,就来到我们瑶山,想感受下我们本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没想到还遇到这么热闹的打陀螺,很激动,推介大家过年都可以过来打卡。”(文/图 蒙莎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