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微博、各大新闻平台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大S在日本去世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又是哪个营销号在博眼球,结果很快就被证实了,是真的。唉,才48岁啊,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不是因为我有多喜欢她,而是因为,怎么说呢,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突然离开了,总归是件让人唏嘘的事情。而且,她还那么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紧接着,各种评论就铺天盖地而来。有人感叹生命的无常,有人惋惜她英年早逝,也有人开始讨论她和汪小菲的往事,甚至还有人开始八卦她的遗产分割问题。当然,也少不了那种“酸葡萄”心态的评论,说什么“一个艺人而已,有什么好关注的,科学家、劳模才值得关注”。
说实话,看到这种评论,我有点想笑。不是嘲笑,而是觉得这些人可能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好像他们关注科学家、劳模就是多么高尚的事情,而关注一个艺人的生平就是低俗的、不值得的。
其实,我觉得,老百姓关注大S的去世,这事儿本身没什么可奇怪的。首先,大S是个公众人物,她的一举一动本来就容易引发关注。其次,她和汪小菲的那些事情,确实也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再说了,谁还没个好奇心呢?人嘛,天生就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对别人的命运感到好奇,这很正常。
而且,我们关注大S的去世,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关心科学家、劳模了。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科学家、劳模的贡献确实伟大,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其他领域的新闻感兴趣。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关注点自然也会不同,这无可厚非。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们关注大S的去世,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一种思考。我们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突然离去,会感到震惊和惋惜,会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会更加珍惜眼前人。这种反思和珍惜,难道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吗?
当然,我也承认,有些人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可能会带着一些八卦的心态,可能会过度解读一些细节。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和看法。只要我们能保持理性,不造谣、不传谣,不恶意攻击他人,这种讨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
所以,与其批评老百姓“不务正业”,不如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关注点,我们不需要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人。与其把精力放在指责别人身上,不如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大S的去世,或许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新闻事件,但它也提醒我们,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这才是我们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得到的启示。
大S走了,我们之所以如此在意,是因为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都会对生命产生思考。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种人性的体现。让我们带着这份思考,继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