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台媒如同一只蚊子,悄悄地在夜空中叮了一口,带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大S的死讯。
那消息沉闷得仿佛是一声闷雷,隔着厚重的空气,才传入耳中。她的家人简单地说:“最亲爱善良的姐姐熙媛,因得了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开了我们。”这一句话,简洁得如同一张白纸,但却浓缩了千般无奈与沉痛。这场离别没有戏剧性,没有叙述性,只有空洞的字句,冷冷地击打在心头。
四年前,她退圈了。
谁会记得她曾是那个曾经被捧上天的明星?她逐渐隐没在城市的角落里,安静地消失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以为,她的名字已经和过往一样,被风吹散了,消失在某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可偏偏,当她真正离去时,我们才意识到,她一直没有离开,仍在我们的记忆中占据着一个空洞的角落,难以抹去。
从“杉菜”到“侠女”,她的角色仿佛总是与时代不和谐地共鸣。她身上有一种固执的力量,像铁锤砸在骨头上,不断撕裂着世间的缝隙。她总是与这世界格格不入,带着一股疯狂的气息,仿佛每个动作都在挑战着常规。网友们曾调侃她,像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幽灵——精神“领先了二十年”。她也曾笑得似乎自信满满,觉得所有的冷嘲热讽都不值一提,然而,真相却从未被揭开。
她的离世,没有浪漫的悲壮,也没有英雄的叹息,只有一片空白与沉默。48岁的她,像一棵过早凋零的花朵,突然无声地陨落,悄悄地带走了属于她的全部。她的离去让人震惊,但更让人愕然的是:竟然在那一瞬间,我们才发现,她曾是我们心头的一块石,刻在我们不肯承认的地方,遗忘也不敢遗忘。
“风吹过了,谁能记得它曾经停留的痕迹?”这是她的离去带给我们的唯一答案。
01
大S,总是以一副无懈可击的面容出现在众人眼前。皮肤如玉,白得几乎透明,身段纤细,仿佛一只微风中飘动的柳枝。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天衣无缝,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可是谁会知道,这个漂亮的女人背后,竟藏着一颗从未为人知的心。她的美,仿佛就是她的隐匿武器,一道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却无法触及其内。
她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却依旧沉浸在古老风俗中不肯醒来的家庭。父亲徐坚生来是个“幸运儿”,家中有七个姐姐,终于在他出生后迎来“传宗接代”的儿子。
然而这份幸运却如一块烫手的山芋,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心头。黄春梅,那个一生疲于应付丈夫的母亲,深知自己生来不是为了幸福。她本希望子嗣得以传承,却连续生下三个女儿,渐渐被丈夫的冷眼与暴力压垮。
这家中的不和谐,自大S尚未出世便已埋下了根源。
大S在那个家庭中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几乎被忽视,然而她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倔强。父亲不喜欢她,母亲更是心力交瘁,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她自小便知道,家里的一切问题,都无法指望从任何人那里得到解答。于是,她用她那从未显露的力气,将母亲的痛苦一再压在心底,自己默默承受,早早地学会了用沉默与固执来抵挡那些伤害。
每当父亲发脾气,愤怒的拳头挥下时,黄春梅常常是低着头躲在角落里,而大S,总是在最前面冲上去,用不顾一切的勇气去保护母亲。她从来不怕父亲的威胁,不怕任何人的指责。她常常站在母亲面前,背挺得笔直,眼神中流露出一股无言的决绝。她会问母亲:“如果婚姻已如此不堪,为什么不走?”母亲总是低下头,轻轻摇头,她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去改变任何事。
但即便如此,这并没有摧毁大S。没有什么能真正摧毁她。原生家庭给她的伤害深刻,但也成就了她某种不言而喻的力量。她的内心早早便被训练成一座冰冷的堡垒,外面多么的风雨飘摇,里面却始终保持一种淡漠的从容。她的勇敢,不是因为她没有痛苦,而是因为她在痛苦中找到了生存的意义。那些曾经的风暴与压迫,早已被她的坚韧所消解成了过去,她早已学会了用冷静来面对一切。
她的每一次反抗,似乎都是一次无声的宣告:她并非受害者,她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她站在那个家庭的最前面,背负着母亲无法承受的重担,却依然如那棵挺拔的树,毫不退缩。人们总以为她是生活中的“战士”,可谁会知道,这个“战士”从未停下过内心的悲伤。
每次她站出来,挡在母亲与父亲之间,她的身体便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保护了那个薄弱的母亲。可她又能保护什么呢?她并非能改变什么的英雄,她只是那个心里装着无法言喻的沉重的人,默默忍受着每一滴泪水,每一声未曾发出的呐喊。
她看透了这一切,但又从未放弃。大S的坚韧,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一种注定要承受痛苦并从中汲取力量的宿命。而这份坚韧,在她的笑容背后,悄然生长成了一棵无法言说的孤独树。
02
青春的火焰在大S心中悄悄点燃,带着刺眼的执拗与倔强。她如一匹野马,早早挣脱了父母无形的缰绳,哪怕那缰绳是用爱与期待编织而成。
15岁时,她瞒着黄春梅报考了国光艺校,当时那份固执,似乎就预示着她的未来,所有的选择,都将由她自己决定。第二年,她又因为不满学校管理而心生退学之念,恍若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1994年,姐妹俩的故事开始交织在华岗艺校的校园里。她们比同龄人提前走进了成年人的世界,放学后的广告短片拍摄和各种通告成了她们日常的写照。而此时,大S的名字已经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悄悄传开,那个瘦削的身影,脸上带着成熟的冷漠,似乎早已经准备好去面对这座城市的复杂与嘈杂。
她有一种天生的存在感,一种摄人心魄的气质,制作人陈国钦看中了她,想把她签下来。但黄春梅却坚持让小S也一起上,怕大S一个人孤单,也怕她那股锋利的气质会在娱乐圈中折戟沉沙。因此,1993年,大S与小S以S.O.S(SiSterS of Shu)的身份出道。她们如一对翅膀齐飞的姐妹,在生活的风雨中拼尽全力,带着不安的情盈和沉重的责任。
然而,命运并非如她们所愿。即使是拥有如画的面容和天赋的她们,也不过是在那一堆广告和通告中渐渐迷失了方向。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光鲜背后,藏着更为深邃的孤独。
而生活并没有给她们更多时间沉溺于这些轻飘的梦想。大S知道,梦想的美丽是短暂的,必须用脚踏实地去支撑起自己的世界。为了维持生计,她与小S在台北东区百货商场租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开始卖衣服。她依旧是那个没有退路的女孩,带着苍白的笑容和坚硬的决心,用她细瘦的双手去抓住属于她的每一份可能。
她曾说过,她是“狼”——“狼从未曾示弱,而是不断追逐着自己的猎物,直到最后才明白,那一场奔跑,不过是为了活得更好。”
大S从来不掩饰自己是“狼”的事实,狼性并不是她在残酷的生活中学会的,而是她与生俱来的。她不曾忘记那种从破碎家庭中汲取的勇气,勇气中带着一股冷彻骨髓的锋利。她早早地明白,活得精彩与不屈,往往需要一些冷血的决心与坚韧的骨气。
她的心,永远没有归宿。她的青春,也许并不如所有人所幻想的那样灿烂无瑕。她的孤独没有人能够触及,她的眼泪没有人能够为她擦拭。可这并不妨碍她依旧勇敢地去迎接每一个晨曦,哪怕她带着无尽的迷茫与无奈。
她并不奢求任何人理解她的选择,因为她早已明白,选择本身就意味着孤独。
03
1996年,命运像是悄然给了她们一次再生的机会。
大S和小S,如同过早沉沦的演员,终于站到了舞台中央。制作人王伟忠为她们量身定制了《娱乐百分百》,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也像是天上的星星忽然掉进了她们的手心。这个节目,成了台湾的收视炸弹,几乎是每一晚都响彻每个家庭的客厅。
这对姐妹的言辞尖锐、毫不保留,她们总能说出任何不该说的事,任由观众捉摸不定。有一次,大S穿了一件略显性感的衣服,小S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想拍色情片?”大S假装要打她,气氛有些紧张,随即却用一种近乎坦率的语气承认:“是。”那时,20岁的她,甚至连羞耻心都在这一刻被调侃成了无用的笑料。
她们的生活在镜头下被无所忌惮地展示。从她们的家事到每一段随便的谈话,仿佛没有什么是不能公开的。她们的话题无奇不有,时而怪诞,时而无厘头。
那时的她们,像是从那个不再年轻的年代里走出的两个话痨,她们的灵魂被暴露在一片无所畏惧的光亮中。
这就是她们,两个女人的荒诞与脆弱,在光鲜的外表下像是磨损的宝石,显得不合时宜却又不容忽视。她们依旧执着于自己的标准,哪怕这标准如同一场无法停止的执迷。每一场表演、每一次笑谈,她们都在用一种极致的自我,拼命向这个世界宣告:这就是我,毫不妥协,毫不低头。
徐家三姐妹:徐熙娴、徐熙娣、徐熙媛(从左至右)
正如所有的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可以把世界吃掉,直到发现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让步的空间。而大S和小S,便是这样,在荒诞的青春里寻找自己的意义,无论是通过坚硬的外表,还是内心深处未曾曝光的柔软。
她们活得像是一场极端的梦,而梦里总会有些刺痛的痛感,让人清醒得太早,又迟迟无法脱离。
仔细回想一下两姐妹的职业生涯,其实她们从一开始便没有太多选择,命运的钟摆摆来摆去,似乎早已锁定了她们的轨迹。
人们透过屏幕看她们,既像是看电影中的角色,又像是生活中真实的人。那种距离感,在《娱乐百分百》里,迅速被打破。
华冈艺校时期的徐熙娣、柳翰雅、徐熙媛
当节目一开始,大小S便把自己的家事、恋情、丑事,甚至最私密的心事都毫不保留地呈现给观众。没有过多的掩饰,只有直白的讲述,仿佛一场舞台剧的前言。她们有时讲得毫无忌惮,甚至让观众觉得惊讶与不适,但也恰恰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坦率,使得观众欲罢不能。每一场讨论,都像是对生活中陈词滥调的反叛,挑战着常规,打破了习以为常的底线。
而当谈及那些年,她们那种直言不讳,甚至带着点儿荒谬的气氛,成了大众的谈资。她们聊着自己的感情,聊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哪怕是减肥、打扮,甚至偶尔用轻蔑的口气批评对方的审美和价值观。大S说自己想要瘦成“35公斤”,这种话在今天的观众眼中,也许依旧是一种病态,但当时却不无理智——那是一种在暴力市场中挣扎的生存欲望,一种对被审视和消费的依赖。
但在所有看似疯狂的言辞背后,她们的理性却如潜藏在深处的暗流。她们明白,娱乐圈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游戏,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从其中挣脱出来。大S曾说过的一句话,在那时无人注意,却成了她之后人生的隐秘注解:“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别忘了回家过日子。”她比谁都清楚,生活背后的规则,远比镜头前的热闹来得复杂得多。
她们早早开始了分道扬镳的过程。小S仍然徘徊在主持人这个舞台上,逐渐变成了一个大众心中的“话题女王”,而大S则选择了演员的道路。这不是一个多么特殊的选择,毕竟在那个年代,演员代表着更多的风光与荣耀。然而,大S的离开《娱乐百分百》,似乎是对所有浮华的厌倦,她不再满足于仅仅用言辞与风头吸引眼球,她要用演技、用形象,去承载更多的可能性。
那时她回顾过去与妹妹走过的路,淡然说道:“鸡蛋别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当时我们形影不离,后来妹妹去主持节目,我去演戏。无论如何,我们当中得有一个能养家的。”
这句话流露出的,不只是亲情的深厚,更是一种清晰的自我认知。在这个充满未知的行业里,竞争与机遇总是交织着,然而对于她而言,真正的底线,是能确保生计,能给家庭带来安稳。这是她对自己的深刻审视,而这种审视恰恰也成为了她站稳脚跟的力量源泉。
大S曾说过的一句话,被传颂为她的人生座右铭:“勿沉迷,乖。” 这句简单的话语,或许是她穿越了那些光鲜与荒唐之后,给自己做出的最清醒的提醒。
在风光与烟火的背后,她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穿透了娱乐圈的喧嚣,仿佛是站在了一个更远的地方,俯瞰着这场闹剧。而她自己,依旧在游戏中,游刃有余。
04
1997年,那个时代的美梦早已成了骨灰。大S站在命运的边缘,注视着电视屏幕里那一群年轻演员,而她自己却被无情地排除在外。她没有遗憾,或者至少不敢承认遗憾。
那时,《还珠格格》还只是一个计划,而大S的招风耳成了她无法跨越的障碍。她记得自己曾在镜子前久久注视,心里想着,这样的耳朵,难道真不适合穿上古装吗?她曾愤怒过,曾想过去做个耳朵手术,然而那些想法像气泡般被吹散,她比谁都明白,命运的磨砺,才是最终的洗礼。
2001年,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听天命的姑娘。
她知道,生活不会因她的无聊焦虑停滞,而她自己,依然选择高傲地面对,选择做那个从命运中咬下来的一块糖。
于是,25岁的她在《流星花园》中扮演了杉菜,那个不拘小节的女孩,仿佛是命运送给她的一场机会。她真的放手一搏了,什么病痛、什么辛劳,统统不重要,拍完一场戏赶去直播室,几乎让自己在高烧中生死之间挣扎,所有的劳累和压迫,她都不在意。她常说:“演员就是这样,我自己选择的。能怎么样?”
她从不容许自己放松,剧组的进度如果稍微慢下来,她会冲进去,眼神像猎豹一样犀利:“现在卡在什么地方?”她知道,在这条路上,慢下来,就等于自杀。她与其让自己停下来不如让自己拼到死。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这是她选择的活法。
然而,外界看见的她,永远不懂她心里的疤痕。她愿意将所有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拿出来,给这个冷酷的世界一看。为了“白”,她吃凝血剂,给自己白得像纸一样的肤色;为了“瘦”,她禁食水煮菜,不管自己瘦成什么样,都觉得不够。为了完美,她对身体像对待一台机器,按照精密的标准来要求。她痛恨一切不精致的东西,哪怕是身上的每一寸肉,都不允许赘生。
她的身体,成了她最亲密的敌人。她是这样形容自己:“我的大脑就像个酷吏,不断鞭策我的身体,要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率完成工作。” 是的,疲劳、痛苦、伤害,这一切都不过是她要追求的成功路上的暂时障碍。她不觉得难受,反倒享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两年后,她的《美容大王》成了台湾少女的圣经,那本书就是她的力量宣言,是她把自己所有的“美”的经验撒播给世界,给那些渴望像她一样“完美”的人。她的成功,并非没有代价,但她从不在乎。
2008年,她又一次在电影里与古天乐合作,演出《保持通话》,得到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她似乎与命运从未分开,离开时是带着荣耀,而走的时候,是带着破碎的爱情。
然而,在这个光环四射的背后,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成功而变得完美。她的感情总是热烈却短暂,她的每一段恋情都像一场烈火,在炙热与激情中燃烧,最后只留下余烬。
对于她而言,爱情并不是最终的归宿,名利也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条属于自己的路上,不急不躁,不妄图拥有过多,而是享受每一份得失带来的真实感。这条路,或许充满荆棘,但也成就了一个更坚韧、更果敢的大S。
05
在大S的世界里,妥协似乎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它时刻影响着她的生活,尤其是在与汪小菲的婚姻中。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激情和冲动,但最终却被妥协和现实打磨得支离破碎。
故事的开端,看起来像是梦幻一般的安排。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如同命中注定般迅速决定了彼此的未来。汪小菲的求婚简直没有太多铺垫,几乎是在他们相识后的第三次见面,大S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婚礼安排也很简单,去买了戒指,站在教堂前拍几张照片,但这背后,却隐匿着一丝急躁和仓促,仿佛彼此的爱情已经是最坚固的保障。
然而,婚礼过后,所有的浪漫和美好很快被现实的琐碎与妥协所代替。
为了怀孕,她开始放弃15年坚持的素食,吃肉汤、打催卵针。体重从80多斤涨到116斤,镜中的自己,变得越来越陌生。备孕三年,依旧没有怀上孩子,大S忍不住向小S诉说自己的绝望:“我没希望了。”但命运给了她第二次机会,她终于怀上了汪希玥,而几年后,又迎来了儿子汪希霖。
然而,随着家庭的变化,汪小菲和大S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显现,触摸到时,只剩下指尖的冰凉。那些曾经的柔情蜜意,在冷漠的时光里逐渐枯萎,剩下的只是她寂寞的影像,站在那个空荡荡的角落,凝望着过去。
离婚后不到三个月,她便与具俊晔重新走到了一起。这个决定,仿佛是从她心底溅起的一滴水,快速荡漾开去,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冲击力。外人惊讶不已,因为他们之间已多年未曾联系,甚至那个决定也是在几个月前,一场不经意的网络之后。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闪电,照亮了沉寂的夜空,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久久回不过神来。
她的母亲和妹妹小S也有些愣住了,惊讶之余却最终送上了祝福。或许,这一切在她眼里都是一个悖论,然而人一旦走到了情感的尽头,总会发现,外界的声音再大,也无法与心中的震动相比。
具俊晔回忆起与她重逢的那一刻,温柔地说道:“她的爱,太多了,太强烈了。”她的情感如此赤裸,像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坦诚,仿佛她愿意用自己的真心去拼接所有破碎的过去,带着对生活的无限渴望,去填补那些曾经失落的空缺。她的选择,充满了温柔和力量——一种只属于她自己的力量。
网友们对这一切议论纷纷,有人赞成,有人怀疑,有人质疑,有人抨击。她几乎没有回应,那些言语,仿佛是一阵过眼云烟。
对她而言,爱情从来不需要完美,她相信,即便在最灰暗的时光里,最真实的感情也依然值得追求。在她的生命里,每一次选择,都是她对自己的承诺。她的路径,不曾平凡,却也从不后悔。她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学会了在跌倒后迅速站起,学会了在所有不确定中,坚定地朝着那个模糊却炙热的方向前行。
06
回首大S的生平,宛如翻阅一本厚重的书,字里行间写满了坚强和隐忍,她的每一页都暗藏着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她的生活,仿佛从一开始便注定了要担负起那些本不该属于她的责任,替别人挡风遮雨,却从未学会为自己停下脚步,喘一口气。
少女时,她便已成为了家中的支柱。父亲的暴力,曾是家里的常客,而在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暴力中,总是她,不动声色地站出来,做出那个看似无所畏惧的选择。她的坚强,像是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血液,沉默却执着。
有多少个夜晚,大S都在自己默默背负着属于她自己的沉重。她照顾姐姐的小孩,像是自己的母亲一般,用爱与关怀缝补破碎的世界,却从未停下来问过自己,是否愿意被温柔地照顾一回。
那些年,她或许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脆弱”,她习惯了这种自我强化,习惯了迎风而上,甚至是忽视内心的疲惫与辛酸。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出:“有我呢。”
然而,不管她怎样装作无所畏惧,生活的现实依然毫不留情地揭开她的面纱。汪小菲的闪婚,曾被外界解读为她的生活转折,或许她从未真正准备好面对这份婚姻的重量。在《泡沫之夏》中,她的演技被讥笑为“烂片女王”,那时的她或许已经在承受着无数的挫败感,而选择了一条看似平静却充满艰辛的生活道路。
即使到了多年后的今天,她仍然保持着她那一贯的体面,带着一丝强迫的优雅,面对这些外界的猜测和批评,她依旧没有多言,只是简单地说:“我静待岁月流逝。”
大S的生活,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她身上有太多的裂缝,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但她始终坚持将这些裂缝掩藏在体面的外表下,坚信即使是破碎的也可以被拼接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然而,生命终究有尽头,今天,她走了,带着一生的故事。
她曾说,“人总要学会放下,而我,却永远放不下。” 如今,她终于放下了所有,不再背负那些无形的重担,仿佛一只飞翔的鸟儿,终于找到自己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