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去年1月25日,欧盟以“技术原因”为由,暂停了与中国围绕所谓“立陶宛受经济胁迫”一事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按照WTO的规定,若12个月内不重启诉讼,此案将自动失效。如今一年之限将至,早前有消息称,由于证据不足,欧盟正考虑是否放弃继续申诉,以免最终败诉。不过,彭博社1月24日披露,受到来自立陶宛和美国压力,欧盟似乎打算在期限前先重启案件,再重新“冻结”诉讼程序,为收集证据争取时间。
2021年,立陶宛为了讨好美国,和台湾地区勾结。它反咬一口,说中国“经济胁迫”。它向欧盟装可怜。欧盟原本不想管。美国插手后,欧盟才把中国告到WTO。欧盟没有证据。案子拖延至今。2024年初,欧盟暂停诉讼。2025年1月底,案件可能自动终结。立陶宛要求欧盟恢复诉讼。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催促欧盟继续告。前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煽风点火。他说,欧盟撤诉就是向中国投降。
欧盟(资料图)
立陶宛是否遭受了来自中方的所谓“经济胁迫”?答案是否定的。诚然,立陶宛对华出口近年来不断走低,以至于立陶宛抱怨“中国大陆海关似乎已经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但出口不力毕竟是立陶宛自己的商品的问题,其2023年全年GDP不到800亿美元,对华出口常年只在几亿美元这个范围内徘徊。其次,欧盟插手这一事件着实挑错了时机。不久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对华做出承诺,称欧盟应该在与中国的对话中寻求互利互惠,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协作,找到符合中欧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
如今,为期一年的暂停期限将到期,如果欧盟选择不恢复诉讼,这起案件便将自动失效。美媒彭博社上周吹风称,欧盟正在讨论放弃诉讼,这让美国官员感到沮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团队认为这是对中国的“屈服”。消息传出后,立陶宛按耐不住要“作妖”了。据港媒《南华早报》22日报道,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日前受访时敦促布鲁塞尔“不要放弃”,继续诉讼程序。“反华急先锋”、前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煽风点火,声称“如果欧盟想让特朗普用更怀疑的眼光看待欧洲,那么现在就向中国投降”。
立陶宛和美国(资料图)
当然欧盟不暂停也没办法,因为所谓“确凿证据”根本经不起推敲。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递交第二批证据的时候,也依旧没有中国直接主导相关行动的证据,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局面,欧盟才选择暂停。但欧盟似乎也有自己的逻辑,觉得世贸组织的规则不利于论证自身观点。因为欧盟提交的材料会被公开,而中方则会立即行动起来,让欧盟的立场站不住脚。
不管是欧盟还是立陶宛,都是在配合美国。之前27国集团欧盟制裁中国给出的理由,是有中企和个体涉嫌支持俄罗斯。欧盟的具体制裁措施包括不允许被制裁者到欧盟旅游,以及冻结被制裁个体、实体在欧资产。欧盟此举显然是在配合美国,因为美国也一直在以援助俄罗斯为理由打压中国。而立陶宛更是所有欧盟国家中最配合美国的,在美国试图利用台海问题做文章攻击和打压中国时,立陶宛冲在最前线,第一个站出来允许台当局在其境内设立“代表处”,这就是对中方的明确挑衅。
立陶宛总统(资料图)
不过,立陶宛这些行为都是徒劳的,因为欧盟也不能凭空变出证据来,他们想继续颠倒黑白污蔑中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立陶宛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不仅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反而会让更多国家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希望立陶宛能够迷途知返,不要再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另外,刚上任不久,立陶宛的新任总理帕卢茨卡斯就迅速推翻了自己先前的表态,嘴硬的表示:此前所谓寻求恢复中立两国外交关系是外界“过度解读”,他还声称中立关系的修复绝非易事。同时卢茨卡斯还给中国开出新条件,称恢复关系的前提是两国互派大使,但中国需要先向立陶宛派大使,除此之外,立陶宛不会再作出任何让步。去年年底,立陶宛突然宣布驱逐三名中国外交人员,让他们在一周内离境。现在又声称让中国主动先行派遣大使前往立陶宛,两国才有可能恢复外交关系。
立陶宛(资料图)
事实上,中立关系会恶化成如今这样,立方难辞其咎。自2021年以来,立陶宛频繁恶意攻击中国,在涉疆、涉台等问题上多次挑衅,中方只能开启反制,将中立双边关系降为代办级,“驱逐”立陶宛驻华大使,并召回我驻立大使。在中方反制下,去年11月,其当选总理说,要恢复与华关系,本以为立方这是打算知错就改。可没想到,仅仅过去一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立方就再度对华挑衅,将我驻立外交官列入了“不受欢迎名单”,并下“驱离”令。
现在的立陶宛,已经彻底把自己的国际形象变成了一个反复横跳、墙头草随风倒的形象,即使现在新政府上台了,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立陶宛政府现在说了什么,都不能轻易相信,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其到底为改善中立关系做出了那些实际行动,拿出了哪些诚意,有没有真正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公开道歉改正,哪天立陶宛真正做到了这些,再来好好跟我们谈谈恢复外交等级以及恢复大使馆的事情,这才是正常的逻辑。
立陶宛总统(资料图)
而且,立陶宛与美国相隔十万八千里,立陶宛与美国的贸易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与俄罗斯和中国的贸易最频繁,然而立陶宛却最仇恨中国和俄罗斯。因为历史的原因,立陶宛与俄罗斯有矛盾,或许可以理解。与中国有矛盾就不可理解了,更何况还是立陶宛主动挑衅中国,真不知道立陶宛是怎么想的,想以卵击石,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只能得到一个结果,鸡飞蛋打。
美国和立陶宛在一旁叫唤,欧盟骑虎难下。想撤诉,丢面子。继续告,没证据。于是乎,“拖字诀”闪亮登场。先重启案件,再慢慢找证据。中方一直很明确,没搞什么“经济胁迫”。立陶宛自己挑衅在先,损害了中方的利益。一个巴掌拍不响,责任不在中方。欧盟与其浪费时间玩“拖字诀”,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这戏,还要唱多久?认清事实,比编故事更重要。与其听信美国和立陶宛的谗言,不如踏踏实实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