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社
春寒料峭!
北方,尤其东北、西北等部分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大幅偏低,且这种冷冷冷的状态还将维持四五天。像哈尔滨、长春3日起最高气温将降至-15℃左右,比常年同期的正常水平偏低7℃左右,最低气温更是会维持在-20℃以下,哈尔滨最低甚至会接近-30℃,是真正的天寒地冻。
降温同时,北方地区还会刮起4-5级风、阵风7-8级,风寒效应将加剧体感寒冷程度,春运出行及返程一定要注意防风御寒。
什么是风寒效应?
风本质上是空气的流动,当空气流动很快的时候,会快速带走人体皮肤的热量,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2月3日06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2月3日08时至4日08时,西藏大部、青海中南部和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和西部等地将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其中西藏北部、青海南部部分地区风力可达6~8级、阵风9~10级。
全国大风预报图(2月3日08时-4日08时)
另外,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小雨,黑龙江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
华南地区降温将更加剧烈。由于近日暖湿气流加持下,气温被推高,这就给之后冷空气到来预留了更大降温空间。预计未来几天华南不少地方过程降温可达到6~10℃,隔天如换季!
今天不仅是立春,也是大年初六,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不少朋友已经准备返程,或正在路上。
3日起雨雪天气都会明显缩减,4日起南方也将大范围放晴,总体来看4~5日(初七-初八)我国雨雪不多,利于返程;不过,6~7日(初九-初十)南方降水会再次增多,后期关注。
“堵得发黑”
第一批春运返程的人已经堵在路上了......
2月3日,大年初六,多地迎来春节假期返程高峰,不少网友发帖称,自己被堵在了路上。记者注意到,地图导航软件显示,极少数路段已经“红得发黑”,一段不到2千米的路段,已有400多人“在线拥堵”。
根据“公路保通保畅系统”的实时数据可以看到,从3日零点到此刻,全国共有3695.09万辆次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相比昨天同一时段,增加13%。
数据表明,高速公路流量逐步增长,春节返程高峰持续,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研判,预计整个春节高速公路的流量峰值出现在春节假期倒数第二天,也就是今天,车流量预计将达到峰值。
多地出台相关举措应对返程高峰
记者注意到,来自沈阳交警、辽宁高速等部门的避堵信息显示,2月2日至4日是春节假期的返程高峰,外出游玩探亲的市民将集中返家,京哈、京沈、沈丹、沈吉等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可能出现明显增长,沈阳绕城高速收费站及连接道路交通流量相对集中,如西江街收费站、三台子收费站、沈阳收费站等。相关部门提醒驾车返程的朋友要提前检查车辆状况,路面仍有结冰和积雪,一定要小心慢行注意交通安全。
福州市警方根据交通大数据平台研判也发布交通出行提示,春节后期(2月2日至4日)福州当地将迎来车辆返程高峰,进出城通道总体流量较平时大幅上升,拥堵路段集中在祥谦、福州南、福州西、荆溪方向以及城区二环、三环、五四路及火车站、汽车站周边道路。
杭州公安高速交警也发布消息称,2月2日(大年初五)开始,返杭车流量陆续增加,其中杭新景高速、杭徽高速往杭州方向车流量上升明显。警方还提醒,春节返程期间杭州多降温降雨,雨天行车要牢记“降速、控距、亮尾”,切忌急打方向、急踩刹车、车速过快。
据报道,根据火车站、机场客流情况,北京市交通委适时启动地铁运力提级保障机制,10条地铁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或提前开门。站区公交运行则匹配地铁延时运营情况,动态调整公交车次和发车间隔,延长日班线路运营时间,加密夜班线路运营间隔,增加夜班运力。在返程高峰阶段,备班应急摆渡车43辆,开行14条夜间免费摆渡线路,助力旅客快速离站。
返程温馨提示:
返程前后,别忘健康,调整身心,循序渐进开启工作状态!
1、返程做好计划和准备。避免过度疲劳,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2、旅行归来初期,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不带病上班。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
4、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居家环境清洁卫生。
5、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调整作息,保持身心愉悦。
中国新闻社综合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央视新闻、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