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月3日清晨,俄乌冲突第1074天,距离冲突满整整三周年只21天

这一天,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是:知名记者卡尔森爆料美国试图暗杀普京之际,英国主流媒体《经济学人》还给出了惊人预测。有观点指出,这是典型心理战;也有观点认为,黎明之前最黑暗,俄罗斯要小心了……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接下来局势又将何去何从呢?



当地时间2024年2月8日,央视新闻:信息量大,普京近两年以来首次接受美记者采访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敏感时期:美记者爆料美国曾企图暗杀普京之际,英媒还给出了惊人预测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尽快结束冲突已经成为美国新任总统班子的共识,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乌克兰已经不再是特朗普的第一要务了:在这种背景下,按理来讲,即使特朗普没能就职24小时内结束冲突,但6个月内结束问题应该大.....

然而,现在来看,这种看法可能仍然过于乐观了,甚至很可能是忽视那隐藏在深海深处的汹涌暗流



当地时间1月31日,英国主流媒体《经济学人》突然发文称,莫斯科将在二月被鲜血淹没

显然,这似乎是一个颇为诡异且重要的信号………

基于谨慎原则,不作过多评论,也还需要加以核实



这配图着实过于挑衅........

但不管怎样,眼下,这个时间节点,确实颇为敏感——特别是经济学人这个发文之际,国际上还传出了一个令人侧目的消息

是的,这个消息就是由美国知名记者卡尔森揭露的——“拜登与布林肯曾试图暗杀普京”

他的原话是:

“托尼·布林肯不遗余力地推动了真正的战争,比如试图杀死普京。拜登政府做的事情,是他们试图杀死普京。”



不过呢,卡尔森并未提供细节和相应证据,但即使这样,俄罗斯也已开始高度重视了,概括而言,主要是:

俄国家杜马议长维亚切沃洛金强调,卡尔森是美国公民,是参与政治进程的知名记者,有自己的信息来源,对此要认真对待,并应进行彻查。

俄国家杜马则明确要求美国国会和联合国彻底调查卡尔森关于暗杀普京的消息,并强调,如果这一消息得到证实,有罪之人必须受到不可避免的惩罚。

显然,这似乎昭示:特朗普的百日和平计划有可能要泡汤了

毕竟,不管美国方面是否做了相应准备,俄罗斯都必会追究到底。同时,这个突发事件很可能还让俄罗斯对乌克兰和美西的原本脆弱的信任度再次暴跌!



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

就在当地时间2月1日,今日俄罗斯RT报道称,日前,乌克兰议会议员贡恰连科在欧洲委员会议会的一场讨论会中大放厥词,历数杀死俄罗斯总统普京给德国、法国和匈牙利等国民众带来的好处。

而更重要的是,现在回过头看,在拜登任期最后两个月,确实可能是发生了一些很危险的事情,或者说不排除有极端分子准备进行极端尝试

毕竟,就在前二周,也就是在1月16日晚间,舆论场便突然大规模流传:俄罗斯出大事了,据说普子被暗杀,飞机和推特上也都在说这事……

而现在来看,这似乎是——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

那么,这种观点有道理吗?接下来,局势又将何从呢?



二、俄罗斯可能要小心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果断、谨慎和坚定

客观说,回顾俄乌战争,不难发现,这场人类社会最近五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冲突,其实是有过许多危险时刻.......

根据《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披露,2022年10月,俄罗斯曾非常接受想要动用战术核武对乌克兰实施沉重打击:因为当时时局确实不利于俄罗斯,甚至还迫使普京宣布了局部动员30余万人.....



而之后,就个人来看:

其实还有一些大事件导致局势骤然升温,甚至已有失控迹象....

比如,22年9月26日,北溪管道突遭炸毁,自此彻底冻结了俄欧关系,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紧接着,同年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被严重破坏导致罢工数月,随后俄罗斯果断于10月10日起对乌克兰开启长达25天的能源大空袭.......

等到了22年12月,又传出基辅脏弹事件,这导致五常国家的防长进行了紧急通话......

可以说,这几个月局势其实是高度紧张的





而及至2023年和2024年,俄乌局势同样是诡险莫测的......

甚至在这两年,外界已经开始普遍有意识地将俄乌冲突替换成俄乌战争了

毕竟,纵观这两年,双方对抗烈度并没有降低,相反似乎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互相袭击对方重点城市和重点目标,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甚至这其中就连核电站、水库大坝等高风险目标也竟然都在打击目标之内



2023年6月6日,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突遭严重损坏,数十万居民遭遇洪灾

而更最危险的时刻,可能莫过于2023年5月9日左右,当时乌克兰无人机还直接袭击克宫和红场。

当然,之后,俄罗斯同样也导弹袭击泽连斯基位于基辅的办公室附近

某种程度上来看,双方似乎都已经摆出要实施斩首行动的架势,尽管截止目前双方实质并未宣战

可以说,种种迹象着实令外界感到担忧。



直到2023年6月24日凌晨,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突然宣布要“清君侧”,美西才开始普遍意识到一旦俄罗斯失控,局势到底会有多危险:

毕竟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库,若是掌握在一个容易失控的人身上,世界到底会遭遇什么,真的很难预测——而这也是当时美西和乌克兰罕见保持观望和冷静的主要原因.......



而之所以提及这些,是想强调:

千万不要低估俄乌战争的外溢风险.......

而基于历史和现实,纵观人类社会的大规模战争,往往是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和即将步入尾声之时,最为危险......

从这个角度看,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正好符合关键十字路口和拜登政府即将离任的条件,

而在这两个月内,美记者卡尔森突然爆料“拜登与布林肯曾试图暗杀普京”、舆论场突然传出普京遭遇不测以及经济学人突然发表令人费解的言论,似乎也没有那么奇怪了,但这无疑是疯狂的



当然了,话说回来,不得不说,尽管特朗普一上台便同样摆出要颠覆国际秩序的姿态,又是挥舞关税大棒,又是剑指格陵兰岛和巴拿马,但人们还是应该欢迎他

——至少他多次提及要避免三战,并一再声明要尽快冲突.....



而对于而言,则可能确实要小心了!

归根结底,眼下,明眼人都看出乌克兰形势有点不妙了......

而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和美西不仅赢得战争的可能越发渺茫了,而且大概率俄乌战争最终结局将会类似朝鲜岛式,即使这意味着乌克兰必须做出重大妥协



1月31日,乌专业军事网站《战争之泪》:截止目前,乌军阵亡66.7万人,其一线部队还有41万士兵

——而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极端或狂热之辈,可能会进行没有底线、不顾全世界安全的危险尝试,以期拉美北约下水,或者让俄罗斯社会大乱,以期瞬间扭转战局

但关键问题是: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和战术核武都已经上膛,谁也不敢保证,当遭遇极端情况时,它会如何抉择......。

何况对于基辅和美西而言,别说拦截俄罗斯的大杀器,其就连最近俄试射的中程导弹都拦截不了(此前一周,西尔斯基接受采访时也亲自承认)



2024年11月22日,普京证实,俄使用一枚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代号“榛树”对乌军工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



结语

总之,期待早日结束冲突。或者说即使一时半会儿还结束不了,那各方也应该加强危机管控,避免战争风险的外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