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前几个月详细写了田坑类和水坑类的各个小石种介绍,从今天开始,会详细介绍有关山坑类各个石种的内容,因为山坑的石种最为丰富,数量最多,因此感觉最后介绍会比较合适一些。
来自高山矿脉的石种,我们一般称它为高山石,高山位于寿山南部偏西,山势较高矿洞密布,是寿山石开发最早,也是产量最大的一个产区,色彩及纹理变化丰富、质细而艳丽,诸如和尚洞、大健洞、世元洞、太极头、水洞、嫩嫩洞、四股四、大洞、油白洞、玛瑙洞等及近期开采的荔枝洞、鸡母窝和新洞等。《寿山石考》曰:白而晶,红而艳。崇桃兮,炫昼;积李兮,缟夜。
高山石色彩变化丰富、质细而艳丽,莹洁而通灵,有些含稍粗的萝卜丝纹、杂纹或水流纹,有些则无明显丝纹;大多质地略松的高山石天气过热或过于干燥易产生裂纹及渣点,需时常拭油以泯润泽,愈盘养愈稳定、通灵,等石质稳定后,愈显得古朴润泽,不输任何他坑所产山坑石;缺点是油养后,原来明亮的色泽会略为变得沈暗、牙黄;因新石嗜油性强,常需人伺候,故又被称为(财主石)。
纯白如蜡或通透如冻,偶带砂絮或疏粗纹者为白高山;色黄偶含色块及纱纹者为黄高山;红艳如烛,偶带条纹或砂点者统称为红高山,有晚霞红、瓜瓤红、马肉红、美人红、肉红、酱红、朱砂红;通体含粗朱砂点、有数处通明如晶者,为高山朱砂冻;色灰蓝如淡墨,偶含浓淡灰黑水流纹理者,称为虾背青;色白含黑色纹斑或灰赭黄斑块者,为乌地高山,又称砚水冻;若此石大部分色灰黑带赭黄,含金属砂点、水流纹或网纹者,则为高山牛角冻;色白带淡黄,有象牙纹,不辨为石者为象玉;多色交杂,巧雕成品者为巧色高山;外有淡黄或黑色石皮,内质细致内含较粗直萝卜丝纹,似白田石或鹿目者,为掘性高山;一面紧贴岩石面,前后两色各异者,为黏岩高山。高山石中通灵者,统称为高山冻,莹澈者称为高山晶。《寿山石考》曰:肌肤若冰雪,绰约似处子之藐姑仙子,藐姑为山名,乃神仙聚居之所。
其实田黄也源自于高山,只不过长期受地热所蒸,较为细结温润;而坑头与高山亦属同一矿脉,因此水坑所产各种色象纹理的冻石,高山几乎都有,故同样也有水晶冻,但通常不如水坑莹结;桃花冻则冻质不如水坑清澈,红点疏密不一多连结;黄冻通体铬黄或呈黄白二色,黄处偶带土黄筋络,白处则清明晶莹,隐见棉絮纹;天蓝冻则略浑浊且呈灰蓝色调,含疏离状金属细砂点;其它如玛瑙冻、牛角冻、环冻等,也色粉质松比不上水坑石莹澈坚结。为与水坑石区别,各种冻石前均冠上(高山)二字,如高山水晶冻、高山桃花冻及高山牛角冻等。
下一篇开始小菜会把每个高山石种跟大家详细的介绍,包括颜色,石质等特征,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