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台媒报道,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这再次提醒我们,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尤其对于重症高危人群,它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流感有啥症状?它和感冒有什么关系?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多是鼻病毒等引起的,症状主要是低热,发热一般不超过3天,而且不伴有寒战,更常见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比普通感冒,流感患者起病更快,持续时间5~7天,发热以高热更为常见,体温可达39.0~40.0℃,常伴有畏寒、寒战,而且全身症状比较重,例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还可能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流感是可以致死的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流感后,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耳痛、胃部不适、呕吐、腹泻症状。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不要掉以轻心丨自制
担心自己感染,要不要做检测?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如果你身边出现了流感病人,你近期又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其密切接触过,又或者开始出现流感样症状,那可以做检测看看自己是否感染了。
一种方法是,做好防护、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做流感病毒核酸或快速抗原检测,两者都适用于流感的早期诊断。去医院的好处是,除了诊断,医生还可以根据个体情况,看是否需要药物介入等。
不过考虑到就诊的时间成本,以及医院内人群聚集、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可以先在家自我检测,这是另一种方法。目前市面上有流感相关的检测试剂盒,可以辅助流感的初步诊断,通过正规渠购买就好。
流感检测,在家做省时间、不容易交叉感染,到医疗机构做方便治疗 | 图虫创意
得了流感硬扛行不行?
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多数流感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发热在3~5天后逐渐消退。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先居家观察,期间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可针对高热应用对症治疗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部分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应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这部分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不建议发病后在家“硬扛”。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服用免疫功能抑制等;
过度肥胖者,即身体质量指数(BMI)>30;
妊娠及围产期女性。
不属于以上重症病例高危人群,但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属于重症病例,建议尽快就诊:
重症病例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反应迟钝、嗜睡、躁动等神志改变,或者发生抽搐;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我需要用抗病毒药物吗?
以上流感重症病例高危人群和重症病例,通常需要尽早接受抗流感病毒治疗。其他人群应由医生评估风险和收益,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目前主要有两种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奥司他韦(达菲)与玛巴洛沙韦(速福达)。它们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这两种药物的作用原理不同,不过它们都可以阻止流感病毒在人体内扩散,从而起到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奥司他韦需要连续使用5天,而玛巴洛沙韦一般只需要服用单次剂量。
这两种药物都要求尽量在症状开始后的48小时内开始服用,用药越早效果会越好。如果过的时间太久,病毒已经在体内广泛扩散,吃药的收益就会减少很多。对于重症患者,发病时间>48小时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吃药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钙离子会影响玛巴洛沙韦的吸收,所以这种药不能和牛奶、酸奶等富含钙的食物一起吃,也不能和矿物质补充剂同服。
在很多复方感冒药中,还含有一种名叫“金刚烷胺”的抗病毒药。这种药物在得流感时不建议吃,因为它大概率不会有效果。
在过去,金刚烷胺确实是一种可以治疗甲型流感的药物,但是因为它非常广泛地使用了很多年,所以流感病毒对这种老药已经发展出了非常严重的耐药。早在2000年代,研究就已经发现了流感病毒样本对金刚烷胺耐药率达到100%的现象。
玛巴洛沙韦不能和牛奶、酸奶等富含钙的食物一起吃 | 图虫创意
已经得了流感,是不是最近不会再中招了?
人感染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中的H1N1、H3N2亚型,乙型流感中的Yamagata、Victoria谱系,是4种最为常见的、引发人季节性流感的病毒类型。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后,可获得免疫力,在短时间内预防同一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这种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衰减程度与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保护作用消失后,可再次感染同一亚型/系的流感病毒。
另外,同一流感流行季可出现不同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一个亚型/系后获得的免疫反应,可能不能对另一亚型/系提供保护。
因此,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流感,仍然建议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进行接种。
流感疫苗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①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又细分为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
②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又细分为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
③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
乍看起来很复杂,但最主要的差别其实就三个方面。
一是“疫苗类型”的区别,有灭活和减毒之分。灭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经被杀死,不再具有活性;减毒活疫苗中的病原体经过特殊处理,毒性减弱。两者都可以有效触发人体的免疫反应。
二是“价数”上的区别,有三价和四价之分。四价流感疫苗与三价相比,就是多了乙型流感中的Yamagata谱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多预防了这种谱系)。
三是“制备工艺”上的区别,灭活疫苗有裂解、亚单位两种制备工艺。简单来说,裂解疫苗去除了灭活病毒中大的蛋白质和遗传物质,主要留下了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抗原;亚单位疫苗则在裂解疫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纯”了关键抗原成分。
选哪种疫苗接种更好?
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以上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不过在适用人群、接种方式上,不同疫苗间可能有细微差异,具体见下表。
适用人群、接种方式上,不同疫苗间有细微差异丨自制,信息整理自《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近几年来,全球流感监测系统中,几乎没有再检测出乙型流感的Yamagata谱系,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接种三价流感疫苗,已经可以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
不过具体选择哪种疫苗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在符合接种条件的前提下,个人可根据当地具体的疫苗供应、方便程度、经济条件等选择,毕竟比起接种哪种,更重要的是接种本身。
哪些人需要打疫苗?
目前我国建议的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人群包括:
① 医务人员
②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③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④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⑤ 孕妇
⑥ 6~59月龄的儿童
⑦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⑧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工作人员)
由此可见,建议优先接种人群,要么本身是流感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要么是由于工作性质、生活环境,会接触很多人或者是高危群体。
关于孕妇接种疫苗再多说一句,这也是各类社交平台上被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孕妇罹患流感后重症、死亡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高。为尽可能降低风险,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因此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孕妇便可尽早接种。
即使不属于上述优先接种人群,有条件的话最好也接种流感疫苗。《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更是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虽不能完全避免流感,在健康成人中,研究估计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 50%~60%的流感 ,但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不幸感染,接种疫苗可以减轻症状、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当整个人群中更多的人接种了疫苗,群体的免疫屏障也会更牢固,接种过的你说不定就暗中保护到了其他的人。
我去年打过了,今年还要打吗?
要!人体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衰减程度与年龄、身体状况、疫苗抗原等多种因素有关。
比如有研究显示,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对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8个月,接种一年后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降低。另外一项针对儿童的研究估计,流感疫苗接种后每个月效果约下降2%~5%,接种后0.5~2个月时疫苗效果估计为79%,至接种后7~9个月时疫苗效果仅余45%。
另外,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每个流行季的毒株可能不完全相同,接种与当前季节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多数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季推荐的流感疫苗组份会更新一个或多个毒株,疫苗毒株与前一季节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存在。不过,即使流感疫苗组份与前一季节完全相同,鉴于多数接种者抗体滴度已下降,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起到保护作用,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作者:代天医、黎小球、窗敲雨
编辑:odette